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論年齡都可參與!用「法式滾球」下一場棋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5月26日09:24 • 發布於 05月26日09:24 • 出處/康健雜誌 文/ 梅緣緣 圖/ 陳德信攝
不論年齡都可參與!用「法式滾球」下一場棋

法式滾球(Pétanque)簡單易學,適合所有年齡層參與。2025年世壯運將法式滾球納入競賽項目,雙人及三人賽共計有約1,250人次參與。

一群中高齡長輩圍著框成一塊長方形的砂石地,有人拿著拳頭大小般的小鋼球,深吸了一口氣便由後往前拋擲,正好落在一顆螢光橘的小球旁。丟球的人吆喝一聲,隨後陷入一陣沈思,撇頭和旁邊的人講幾句悄悄話,場邊有人邊看邊叫好。陽光斜灑進其中一面場地,時間在這裡好像暫停了。

這,就是法式滾球。

中華民國滾球協會理事、龍華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助理教授王素君表示,法式滾球在法國已流行逾百年,在當地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台灣則在2006年開始逐步推展,現在無論是國小、大學還是中高齡族群間,玩法式滾球愈來愈常見。

無論老幼高矮胖瘦,都能在碎石場地中玩上一場滾球。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許多年輕時接觸過法式滾球的人,即便已經成家立業,也會因法式滾球帶給他們很多歡樂,而持續參與練習和比賽。

世界運動會於2009年在高雄舉辦時,法式滾球在當地及台南也曾掀起一陣旋風,但隨著熱潮過去,現在發展較成熟的地區以桃園蘆竹,以及台北天母兩地為主。王素君點出,法式滾球納入世壯運項目,對這項運動的推廣與曝光有一定幫助,「希望滾球能成為『國球』,每一個人都能玩,」她說。

Q1.不太擅長運動也能玩法式滾球嗎?

可以。法式滾球不同於一般球類,幾乎沒有體能及技術限制,因此不僅參與者沒有年齡限制,比賽時也可以老中青三代一同較勁。

「只要有興趣,每個人都能玩法式滾球,」王素君說,法式滾球雖然是運動,但重在策略及合作,每次與對手較勁,就像在下一盤「會滾動的棋」選手須隨時根據戰況變化,在腦中構思對應策略,再透過投擲出的球化解危機,同時給對手壓力。

Q2.法式滾球的比賽規則是什麼?

根據世界滾球運動聯合總會(WPBF)與國際法式滾球運動總會(FIPJP)比賽規則,法式滾球競賽多半在長15公尺、寬4公尺的碎石地或沙地上舉行。以三人賽為例,雙方隊伍分別有定位手(Pointer)、支援手(Middler)及射擊手(Shooter),每名選手可拿2顆球(Boules)。

由先攻方投擲出目標球(Jack)到距離約6~10公尺處定點,再由定位手站在投擲圈中,將鋼球投擲至目標球旁,後續支援手及射擊手會依據場上的球與目標球的距離,判斷該投出支援定位手的球,或擊打對手的球。同隊的選手須運用技術與戰術,讓自己的球盡量靠近目標球,同時讓對手的球遠離目標球。

當雙方隊伍手上的球都投擲完畢,即計算該局得分。擲出最靠近目標球的隊伍可獲得1分,在以目標球為圓心畫出的圓形範圍內還有其他球,則每顆球再加1分,最先獲得13分的隊伍獲勝。

此外,也有單人及雙人賽,單人賽為每隊1名選手投擲3顆球,雙人賽則為每隊選手投擲3顆球,獲勝條件與三人賽相同。

Q3.玩法式滾球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視情況須加強上肢及下肢肌力,在戶外比賽時也須注意防曬。

相較於棒球、足球及羽球等強調「動」的球類項目,法式滾球相對靜態,因此對服裝規範沒有特別限制,連穿高跟鞋或比基尼「攏欸賽」。由於法式滾球不會有肢體碰撞,也無需跑跳,運動傷害小,非常適合中高齡族群參與。

如果想要從事強度較高的賽事,因比賽可能一比就是一整天,須訓練下肢肌力及體力。另因法式滾球仰賴上肢擺臂擲球,上肢的肌力訓練也很重要。不過,一般初學者在技術面不會有太複雜的動作,無需過度擔憂。

Q4.想參加法式滾球該如何入門?

可至蘆竹光明河濱公園光電法式滾球場觀摩。王素君表示,桃園蘆竹已經將法式滾球發揚光大,其中又以蘆竹光明河濱公園光電法式滾球場最熱鬧。法式滾球容易入門、好玩又能促進人際互動,讓不少長輩接觸後就愛上,幾乎天天到滾球場報到。

無論平日還是假日,球場上都可以看到各年齡層玩滾球的身影。桃園市蘆竹區體育會法式滾球委員會指出,法式滾球為當地許多中高齡帶來歡樂,也帶來健康,不少人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寒流,仍天天報到。她表示,不少社區長輩腦中已經內建一張活動表。天一亮就到滾球場打球,打到上午8點回家休息準備看股票,看完再到球場打到11點後吃午餐,下午1點又再出來打到晚餐時間,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延伸閱讀:

全台追星跑秀場、104歲還在殺球!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林友茂:有掌聲,我就開心!

羽絨外套怎麼洗不扁塌?洗衣機、烘乾、送洗與去污技巧一次看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02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03

別再看體重!「1數字」才決定健康:太多害心梗、三高

三立新聞網
04

男左腹痛月餘,竟是直腸癌第3期!無血便、便祕、無家族病史,也要提高警覺

華人健康網
05

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1男嬰發燒後「隔日死亡」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增2例 4天大男嬰染伊科病毒不治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黃麴毒素超標 竹市衛生局令停產開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酷聖石冰淇淋「漂白水當白開水」供客人飲用2人就醫 台中食安處勒令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想靠肉毒變美?盧建勳醫師公開「9大黃金部位」:調對位置很重要!

姊妹淘

與死神拔河成功 44歲壯年男奇蹟重生

台灣好新聞

「夏季憋尿」恐釀泌尿道感染!醫示警7、8月飆高峰 5類人注意

TVBS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氣管癌找上門!切除氣管與螺旋式重建手術,重拾健康

華人健康網

在飯店「光腳洗澡」也會染HPV?「病毒疣」成因、預防方式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陸男小便不停尿出蟲子 檢查揪出元兇:出在內褲上

CTWANT

孩子最愛的風味優格、早餐穀片不健康?!哈佛醫生揭露8款「偽健康食品」:容易造成腸道發炎

媽媽寶寶

夏天也會著涼?中醫推薦五大生活法,避免寒氣從冷氣、冰飲入侵

姊妹淘

暴雨釀災!類鼻疽創歷年新高:4大傳染病齊發,你該懂的雨災防疫3關鍵

康健雜誌

夏季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5大高風險因素,反覆感染恐「2疾病」跟著來

華人健康網

打造無歧視醫療!桃醫愛滋照護 9成感染者達U=U目標

中天電視台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條文8月1日上路 6大配套1次看

NOW健康

52歲男為投票忍牙痛引蜂窩性組織炎 家人急送醫保住一命

健康醫療網

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其中1名早產男嬰死亡

NOW健康

薑不只是配角!營養師曝:每天攝取適量…可控血糖降發炎

中天電視台

中醫看低血壓 常見4種不良習慣引起

康健雜誌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網
影音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影音

子宮瘜肉、肌瘤會影響受孕!醫揭「3成女性當心病變」非經期出血是警訊

優活健康網

陪伴出院、長照不中斷 亞東推「Home Easy Go」專案

NOW健康

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切除新利器!拋棄式子宮鏡冷刀精準又安心,守護子宮

華人健康網

研究揭「黃金睡眠區間」!每少1小時增9%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4人誤喝消毒水掛急診 醫師:絕對不要催吐

NOWnews 今日新聞

久站族注意!腳麻腰痛是警訊,5大久站族職業病及正確的居家舒緩方法

有醫靠

模擬人腦學習記憶! 陽明交大研發晶片仿人腦神經突觸

NOW健康

南部暴雨!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NOW健康

家族病史、重度吸菸2關鍵族群 肺癌篩檢3周年翻轉期別

NOW健康

誤將漂白水當開水下肚!醫示警正確急救1招

NOWnews 今日新聞

日走7000步享6大好處 蒼藍鴿:CP值最高

NOWnews 今日新聞

遺體泡水塔12小時!醫:飲用恐害腸胃感染 煮沸也不安全

中天電視台

誤用「假壯陽藥」不只傷肝腎! 藥師:恐引起2大致命疾病

潮健康

新生兒腸病毒再添2重症!5天大男嬰染「伊科11型」不治

中天電視台

暴雨狂炸中南部!災後積水「恐釀11種疾病」醫警告:4種可能致命

造咖

睡眠品質差小心腦淋巴系統功能下降!影響記憶力恐失智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每口都是挑戰!近7成長者吞嚥困難、邊吃邊嗆:避開3種NG食物+3招軟食技巧,讓爸媽吃得香又營養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加熱菸解禁!「2家業者14品項」有條件過關 未依規定最重將撤銷核准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