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野菇盛產!誤食毒蕈恐喪命 專家:勿輕信辨識App
近日連續降雨加上高濕度環境,全台各地野生蕈類異常茂盛,從高雄市鳳山區中央分隔島的白色菇類,到屏東地區民眾發現的野生木耳,引發民眾關注。
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楊振昌教授兼部主任指出,根據臺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統計,從1986年至2024年間,在台灣誤食有毒蕈類導致的中毒事件,占所有植物及蕈類中毒案例的8%至9%。這些中毒案例主要集中在每年五月至九月的雨季期間。
衛生福利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李凱如護理師兼專責諮詢師表示,台北、台中、南投、高雄及花蓮等地區的蕈類中毒案例較為頻繁,這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提供的年累積雨量中位數分佈結果相符。
其中最常見的中毒原因是民眾自行在野外採摘,並將毒蕈誤認為可食用品種,特別是外觀與食用菇類相似的綠褶菇。
專家強調,台灣已知的毒蕈種類超過六十種,坊間流傳的毒蕈辨識方法,如「顏色鮮艷者為毒蕈」、「具有菌托或無蟲蛀者有毒」、「接觸銀器會變黑」等說法皆缺乏科學依據。
即便近年來出現許多植物與蕈類辨識App,結合人工智慧與群眾資料庫進行即時判讀,但受限於照片角度、光線條件、菇體生長階段等因素,仍可能產生誤判。
楊振昌指出,即使是專家也需要依據完整的型態學特徵與分子鑑定資料,才能準確判定蕈類的種類與毒性。他呼籲民眾切勿因好奇或誤信外觀,擅自採摘、烹調或食用來源不明的蕈類,以免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健康危害。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08月14日 夢還在等你
Heho健康
量血壓前別喝1種水!避開3飲料以免血壓升高
健康2.0
散裝蛋怎麼挑才不會買到臭雞蛋?靠1工具3方法觀察
健康2.0
出現「5症狀」恐是腸漏症警訊!專家教你吃6營養素顧腸道、緩過敏
健康2.0
關稅影響美國櫻桃價甜美!助眠、降血壓 櫻桃大小單位怎麼看
健康2.0
沈玉琳驚爆罹血癌 為什麼得白血病?家裡堆放紙箱雜物恐藏毒
健康2.0
這些痛都不用忍了!全台近9百萬人狂吞止痛藥 1療法偏頭痛、膝痛、腰痛全解
健康2.0
不是醫師!揭密失智照護關鍵推手,她讓家屬不再單打獨鬥
康健雜誌
不是複製台積電!翁啟惠:台灣生技應效法「波霸奶茶精神」走向世界
康健雜誌
科技海綿暗藏危機 研究:每月恐釋出數兆塑膠微粒流入環境
CTWANT
與死神拚博11次,仍不放棄病人!行醫半世紀的他,還沒打算放下手術刀
康健雜誌
無糖低脂一定很健康? 醫揪出「常見陷阱」:人工添加劑恐摧毀腸道系統
太報
變矮駝背下背痛 當心脊椎壓迫性骨折
中華日報
無牙恐成身心功能障礙? 醫師解析全口重建最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非人傳人! 疾管署揭「感染症狀&防蚊要點」
健康醫療網
【大象醫師-周維薪】多囊只遺傳女生?妳的多囊特質其實可能來自於爸爸!
問8健康諮詢網
肺癌蟬聯台灣癌症頭號殺手 專家籲50到65歲普篩
中央通訊社
取卵5次才添丁 醫學會揭人工生殖3階段各有艱難
中央通訊社
試管嬰兒補助擬年底前放寬!3 族群迎聖誕大禮
Heho健康
AI 輔助副作用!研究:醫生短期內技能退化、癌症辨識力降 20%
科技新報
40+開始潮熱盜汗、情緒不穩?掌握更年期6大警訊,中醫教你從生活、穴位調理
姊妹淘
黃斑部病變險奪光明 長者視力惡化別輕忽
民視新聞網
楊柳颱風來襲!疾管署:颱風過後別輕忽...3步驟降低傳染病風險
信傳媒
吃錯蛋白質「可能讓你越減越肥」!營養師揭4大陷阱,實測2個月甩油2公斤
姊妹淘
攝護腺肥大治療新選擇 微創手術助擺脫排尿不順之苦
健康醫療網
蜂窩性組織炎隱形殺手不容輕忽 9大高風險族群要當心
NOW健康
6成肺癌患者沒抽菸習慣!肺癌權威揭「3件事」才是降低死亡率關鍵
優活健康網
愛吃鮪魚、鯊魚!婦血中汞濃度驚人 新生兒恐智力障礙
TVBS
不孕夫妻想懷孕該怎麼做?醫揭備孕療程失敗3原因:取卵不是越多越好
優活健康網
楊柳來襲防疫3步驟! 裝備齊全、水煮沸及清除孳生源
NOW健康
用香水蓋體味落伍了! 網友實測6種方式讓體味變清新
NOW健康
怕變「臭臭人」狂擦止汗劑?食藥署:反而可能中暑
中天電視台
視力突模糊、扭曲?當心黃斑部病變上身…2年內恐失明
中天電視台
跑步新手必看!「女性跑步裝備」怎麼準備?一次盤點3大必備物品
優活健康網
講座報名/眩暈耳鳴反覆惱人? 醫解析成因與保健秘訣
NOW健康
黃斑部病變險奪光明 醫:長者視力惡化別輕忽
台灣好新聞
台人一年吃掉10億顆安眠藥 醫示警:失眠是健康警訊
CTWANT
小時候的胖是胖!台灣每 4 名國小生過重,埋下慢病未爆彈
Heho健康
想預防血癌?專家點名「酪梨」富含葉酸 護血功效佳
中天電視台
快訊/「楊柳」快閃釀災!類鼻疽本土暴增5例 6旬男發燒多次就醫救不回
三立新聞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