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卵5次才添丁 醫學會揭人工生殖3階段各有艱難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3日電)林小姐自40歲起備孕3年,經5次取卵才成功添丁。醫學會調查發現,備孕女性在人工生殖3大階段各有艱難,呼籲勿獨自面對,適時求助專業,有助找出最適個人化方案。
林小姐今天在「備孕路上不孤單 找到你的樂孕尋寶後援隊」記者會上分享,原想自然懷孕,卻1年肚皮都沒消息,檢查才發現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值)非常低,為極端少卵個案,因此她轉向生殖醫學,開始與時間賽跑,然而經過4次取卵僅取到2顆,植入也不成功,過程讓她身心俱疲,也曾暗自哭泣。
「本來連我都想放棄了」,為她看診的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回憶,當時適逢政府人工生殖擴大補助上路,因此與林小姐討論再次取卵,結果成功取出2顆,也順利植入胚胎,讓林小姐誕下可愛男嬰。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在今年4到5月間,針對備孕中的78名男性、76名女性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在人工生殖備孕療程3大階段,都有讓備孕夫妻想放棄的原因。
黃貞瑜說明,在排卵刺激階段,45%受訪者覺得自己下手打排卵針有心理壓力;有的則因45%要定時使用排卵藥,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行程;36.4%會因為吃排卵藥、打針會導致身體不適副作用想要放棄。
取卵階段,黃貞瑜表示,調查發現46.1%備孕者會因取卵數量比其他人少而想放棄;因取卵手術疼痛,或因沒有第一次就成功取到卵想放棄的,也各有40.9%。胚胎植入階段,高達57.1%會因胚胎沒辦法養到第5天想放棄,憂心胚胎品質的也不在少數。
林口長庚醫院生殖中心醫師吳憲銘說明,其實過度的排卵藥物刺激不利子宮受孕環境;療程中如有不適,也有調整藥物選項。取卵數雖與活產率正相關,但若超過15顆,活產率將起伏不定,並非越多越好。
胚胎品質部分,吳憲銘說,雖然分級較高的確實可以植入1顆就讓懷孕率達到69%,但比較差的胚胎懷孕率也可達到40%,「讓他繼續走下去,中段班的還是可以出人頭地」。尋「寶」之旅需醫病雙向溝通與合作,呼籲備孕女性不必將療程中的困難與失敗,全數歸咎於己。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全台女性,第一胎平均生育年齡已從20年前的27.7歲增加5歲,且平均有1/7夫妻不孕。政府推動試管嬰兒擴大補助計畫,累計至今已有13萬對夫妻通過審查、誕生2萬9700多個寶寶,且其中2000多對夫妻已經申請第二胎、共生下600多個寶寶,更有4、5對已經申請第三胎。(編輯:李亨山)1140813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