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這些痛都不用忍了!全台近9百萬人狂吞止痛藥 1療法偏頭痛、膝痛、腰痛全解

健康2.0

更新於 12小時前 • 發布於 6小時前

45歲的張小姐是上班族,公司沒有電梯,每天都要爬樓梯上班,但爬樓梯時膝蓋痛情況愈來愈嚴重,吃藥、打「PRP」都沒效,她擔心可能得要換人工關節了。同事小華推薦她看疼痛治療,接受神經阻斷術,疼痛竟然完全消失,不再怕爬樓梯了!

根據統計,約每4個人就有1人有慢性疼痛問題,到了中老年,更有50%的人有慢性疼痛問題!健保署統計顯示,健保給付藥費2431億元,使用人數最多的藥物是成分為乙醯氨酚的止痛藥,使用人數達898萬人,近9百萬人受疼痛所苦。國泰醫院疼痛中心主治醫師陳世鴻表示,疼痛問題擾許多患者,尤其是膝關節疼痛。因為現代人長時間站立、走路或運動後,常容易出現疼痛問題。

神經阻斷術快速止痛 適合無法手術患者

陳世鴻表示,神經阻斷術是透過阻斷傳遞疼痛訊號的神經,達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可以大幅降低疼痛指數。它特別適合用於因關節置換手術高風險而無法手術患者,以及暫時不想或不能手術的人。

神經阻斷治療採用許多不同的療法,陳世鴻說,神經阻斷術是採用超音波導引並利用高頻熱凝治療等,這類利用藥物或高頻電流進行精確的神經阻斷,或是高濃度血小板、玻尿酸注射等等。

神經阻斷疼痛治療可止很多痛

陳世鴻說明,該院的疼痛中心提供多種慢性疼痛的替代性疼痛控制,包括以下疼痛,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1.顏面部神經疼痛、難控制的偏頭痛

2.慢性肌肉疼痛,如慢性腰背痛、肩頸疼痛等

3.特殊周邊疼痛,如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等

4.特殊癌症疼痛

5.膝關節、薦髂關節等特殊關節疼痛

6.足底筋膜炎、網球肘等特殊肌腱疼痛

7.神經根病變

神經阻斷術優點多 但非治本之道需定期復健

陳世鴻指出,神經阻斷術的好處很多,如在治療後疼痛能明顯減輕、比起大型手術其風險低、恢復活動能力等等。如果這種方式效果良好,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對止痛藥的依賴。

但要注意的是神經阻斷術並非治療疾病本身,若無適當復健及保護,例如膝關節退化的患者仍會繼續磨損,且原本損傷的膝關節也不會因神經阻斷術而修復,若已經過度磨損,神經阻斷術效果並不會太好,最終仍需手術治療。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膝蓋痛最常見的原因

陳世鴻提醒,近年來因為膝關節退化疼痛進行疼痛治療的民眾不只變多,甚至愈來愈年輕化,提醒大家應該注重保養膝關節。

他說明,膝蓋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退化性膝關節炎,這是因軟骨磨損所導致的退化性疾病。而在年輕族群來說,最常見的是外傷,例如車禍或是運動傷害引起,而一般民眾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如痛風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也是造成關節提早退化的原因。

對於膝蓋痛的初期治療,大多以藥物止痛和復健為主,目的是降低關節進一步磨損,配合適當的運動,可以大幅度的緩解疼痛並且延緩膝關節損傷。

但當保守治療無法有效緩解膝蓋疼痛時,可以考慮數種其他治療,例如類固醇、玻尿酸注射、高濃度血小板注射(PRP)、神經阻斷術或是手術。

維持健康體重、選對運動 有助減緩關節退化

陳世鴻建議,雖然膝蓋退化無法完全避免,但生活中一些習慣可以幫助減緩這個過程。首先,維持健康的體重非常重要,因為體重越重,膝蓋承受的壓力就越大。

其次,選擇對膝蓋負擔較小的運動,例如游泳、散步或騎自行車,能強化周圍的肌肉並保護關節。此外,避免長時間蹲坐或站立,平常穿著有支撐力的鞋子,也有助於保護膝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陳世鴻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2種食物最傷腎!醫:「吃這些」對腎臟有益,現在開始還來得及

感覺「口乾」不一定是水喝太少,小心4疾病警訊!研究:早上起來先別喝咖啡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輕忽0.5公分肺結節!30歲女教師一年後確診末期肺癌

中天電視台
02

35歲男歌手心梗猝逝!其實有跡可循 「4症狀」危險了

三立新聞網
03

血便以為是痔瘡!他天天吃「排骨便當」釀大腸癌肝轉移

中天電視台
04

20歲女大生常「曬太陽、爬山」仍骨鬆!醫揭「1致命習慣」害白做工

三立新聞網
05

年輕人大腸癌主因不是肉!醫揪「2大致癌推手」 過度防曬入列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女生必看!來自「黃體」的重要提醒:這5個日常動作,超容易讓我受傷!

姊妹淘

肺動脈栓塞不可輕視的隱形殺手 北榮桃分院籲提高警覺

台灣好新聞

08月14日 夢還在等你

Heho健康

散裝蛋怎麼挑才不會買到臭雞蛋?靠1工具3方法觀察

健康2.0

量血壓前別喝1種水!避開3飲料以免血壓升高

健康2.0

出現「5症狀」恐是腸漏症警訊!專家教你吃6營養素顧腸道、緩過敏

健康2.0

關稅影響美國櫻桃價甜美!助眠、降血壓 櫻桃大小單位怎麼看

健康2.0

沈玉琳驚爆罹血癌 為什麼得白血病?家裡堆放紙箱雜物恐藏毒

健康2.0

不是醫師!揭密失智照護關鍵推手,她讓家屬不再單打獨鬥

康健雜誌

不是複製台積電!翁啟惠:台灣生技應效法「波霸奶茶精神」走向世界

康健雜誌

科技海綿暗藏危機 研究:每月恐釋出數兆塑膠微粒流入環境

CTWANT

肺癌篩檢早期占比逾8成

中華日報

北榮×紐大 推動胰臟癌重粒子治療

中華日報

與死神拚博11次,仍不放棄病人!行醫半世紀的他,還沒打算放下手術刀

康健雜誌

視茫茫常跌倒 翁揪黃斑部病變

中華日報

無糖低脂一定很健康? 醫揪出「常見陷阱」:人工添加劑恐摧毀腸道系統

太報

凱格爾運動+陰道雷射 改善漏尿

中華日報

變矮駝背下背痛 當心脊椎壓迫性骨折

中華日報

無牙恐成身心功能障礙? 醫師解析全口重建最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非人傳人! 疾管署揭「感染症狀&防蚊要點」

健康醫療網

【大象醫師-周維薪】多囊只遺傳女生?妳的多囊特質其實可能來自於爸爸!

問8健康諮詢網

肺癌蟬聯台灣癌症頭號殺手 專家籲50到65歲普篩

中央通訊社

取卵5次才添丁 醫學會揭人工生殖3階段各有艱難

中央通訊社

試管嬰兒補助擬年底前放寬!3 族群迎聖誕大禮

Heho健康

AI 輔助副作用!研究:醫生短期內技能退化、癌症辨識力降 20%

科技新報

40+開始潮熱盜汗、情緒不穩?掌握更年期6大警訊,中醫教你從生活、穴位調理

姊妹淘

黃斑部病變險奪光明 長者視力惡化別輕忽

民視新聞網

楊柳颱風來襲!疾管署:颱風過後別輕忽...3步驟降低傳染病風險

信傳媒

吃錯蛋白質「可能讓你越減越肥」!營養師揭4大陷阱,實測2個月甩油2公斤

姊妹淘

攝護腺肥大治療新選擇 微創手術助擺脫排尿不順之苦

健康醫療網

蜂窩性組織炎隱形殺手不容輕忽 9大高風險族群要當心

NOW健康

6成肺癌患者沒抽菸習慣!肺癌權威揭「3件事」才是降低死亡率關鍵

優活健康網

愛吃鮪魚、鯊魚!婦血中汞濃度驚人 新生兒恐智力障礙

TVBS

不孕夫妻想懷孕該怎麼做?醫揭備孕療程失敗3原因:取卵不是越多越好

優活健康網

楊柳來襲防疫3步驟! 裝備齊全、水煮沸及清除孳生源

NOW健康

用香水蓋體味落伍了! 網友實測6種方式讓體味變清新

NOW健康

怕變「臭臭人」狂擦止汗劑?食藥署:反而可能中暑

中天電視台

視力突模糊、扭曲?當心黃斑部病變上身…2年內恐失明

中天電視台

跑步新手必看!「女性跑步裝備」怎麼準備?一次盤點3大必備物品

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