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紅燈成常態-專家揭三大關鍵守則強化身體自我防禦力應對環境挑戰
近年來台灣空氣品質持續亮紅燈,空氣污染問題成為全民健康新隱憂,
環保署數據指出,受重工業排放、氣流滯留與交通密度升高影響,國內多地空氣品質指數(AQI)頻頻突破警戒值;專家提醒,除外部防護外,民眾更應重視身體的「內在防禦力」,從日常飲食與營養補給著手,建立應對環境壓力的健康機制!
空污四大主因夾擊 健康拉警報
根據空品監測資料,空氣品質不佳的主要原因包括:
- 新屋裝修與家具釋出甲醛,加劇室內空品危機
- 西部重工業區高污染排放,如石化與鋼鐵業
- 氣流下沉與擴散不良現象,導致污染物滯留
- 都市車流與排氣大增,造成局部空污熱點
面對外在污染與季節轉變的雙重壓力,私域圈健康管理師張恆恩表示:「空污會讓身體承受更多自由基傷害與免疫調節負擔,因此從生活習慣與營養補給建立自我保護,是相當關鍵的預防手段。」
三招提升防護力 從內而外築起健康防線
私域圈健康管理師張恆恩進一步指出,提升身體自我調節力可從以下三大策略進行:
一、日常飲食中建立「隱形防護網」
建議補充具有抗氧化與抗壓性的營養來源,如酵母、莓果類等富含多酚與花青素的天然成分,能減緩空污帶來的自由基累積,維持細胞穩定性與免疫平衡。
二、強化體力代謝應對挑戰
適度運動可提升心肺功能與血液循環,也可透過綠藻、維生素B群、礦物質等營養素幫助促進能量轉換,提升整體身體活力。
三、持續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支援體內調節系統
維生素A、C、E及鋅、鐵等礦物質,具備促進新陳代謝與維持免疫調節功能的效果,與日常飲食搭配攝取,將有助於穩定身體狀態。
結合生活節奏打造日常營養支援系統
隨著保健意識提升,不少品牌針對空污與現代環境壓力推出更貼近生活型態的營養補給品,其中有保健品牌便導入多元植萃與酵母萃取,便融合天然莓果、綠藻、植萃維生素等元素並強調日常可攝取性與溫和配方,協助建立體內的健康平衡;像是近期品牌 SENGI 所提出的複合營養策略,逐漸受到關注。
雖無法立即改變空氣品質,但透過規律作息、運動與合適營養補給,仍可有效強化對抗環境壓力的能力!
健康管理師張恆恩提醒,選擇具清楚來源、適合體質與成分標示完整的產品最為關鍵,並應搭配整體生活型態調整,方能真正達到「防禦內建化」的保健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為健康資訊整理與專家建議彙編,不具療效主張。
產品使用效果依個人體質與生活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若有特定疾病或長期不適,建議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資料來源:
-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
- 國民健康署《空氣污染與健康手冊》
-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植物營養素與保健應用研究彙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