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醫護出走!健保投入逾 40 億留醫護人力
台灣急診醫療人力緊繃,根據急診醫學會統計,今年更已經有 66 名急診專科醫師離職,引發醫界憂心斷崖式人力流失。針對急診醫師流失問題,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政府已在今年 5 月投入超過 40 億元,調升急診診察及護理費用,6 月開始分發給醫院,目標是改善醫護待遇與工作環境,此外,他也表示會請醫院做好病床調配及區域整合,減輕急診壓力。
急診的壅塞、病床難以轉換 急診專科醫壓力風險升高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儘管目前急診專科醫師總人數約維持在 1700 人,甚至較 5 年前略有成長,但更大的隱憂是「年輕醫師投入意願驟降」,這是急診人力的風險,這反映了壓力跟風險導致年輕醫師不願意選急診專科。
洪子仁進一步表示,急診專科醫師的平均年齡層有往上升的狀況,尤其急診塞爆、病床難以轉換,加上醫療風險高,都會造成急診醫師長期過勞和心理壓力;這種高壓環境勢必會嚴重影響醫師的工作意願,尤其年輕醫師面對這樣的挑戰,更容易選擇離開或不進入急診領域。未來半個月內,隨著新冠疫情連續多周上升,醫師工會警告急診塞爆問題將更嚴重,洪子仁提醒,政府除了增加經費與調整政策外,還要重視醫師年齡結構和年輕人投入意願,否則急診人力斷層問題恐將持續惡化,危及醫療安全,最後民眾也會因為醫療資源的崩潰而得不到優質的照護。
健保 6 月開始 發放逾 40 億
邱泰源說,衛福部目前有 3 個做法,第一是院方調配床,第二是區域整合和合作,分級分流的體系一定要落實,第三是健保給付方面,在 5月時政府已經有投入 40 幾億元, 6 月開始發放,目的是希望給予醫界合理的待遇。
針對健保給付關於「 40 幾億的預算給予醫護人員依勞務不同之合理待遇」,健保署在今年 3 月就已經決定調整急診加護等相關給付,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也表示,急診診察、護理費用同步調升 10%,急診觀察床護理費一口氣調升 6 成並增列診察費,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給付也調升,整體投入費用增至逾 40 億元,但是前提是醫院必須達成薪資調整、急診收治改善等指標才會給錢。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