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元宵、湯圓差異?湯圓「午後吃」最好消化!冬至習俗禁忌、養生必吃 5 食材,補氣祛寒助便祕,皮膚發光紅潤變漂亮 | 柯夢波丹

柯夢波丹 COSMOPOLITAN

更新於 02月12日03:03 • 發布於 02月12日03:02 • Amanda Peng

PHOTO CREDIT: IG@jinsolllllllshin,Getty Image

元宵跟湯圓的差異是什麼?為什麼元宵節要吃元宵、冬至要吃湯圓?

冬至在24節氣中代表「寒冬正式的到來」,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同時也是進補、暖身祛寒的最佳時機!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湯圓」,象徵圓滿跟團聚的傳統,但吃多了容易脹氣、不好消化,天氣變冷連腸胃也變得脆弱敏感。從冬至湯圓怎麼吃,到習俗禁忌、養生必吃 5 大食材,利用節氣補氣、補體能,養出漂亮紅潤肌膚!

冬至習俗禁忌、必吃養生食材 重點整理

  • 冬至湯圓什麼時候吃最好?「午後」是人體消化功能最為活躍的時間,這時間吃湯圓最好消化
  • 湯圓、元宵差異?製作方式揉、滾動不同,表皮跟口感也會有些許差異
  • 冬至 3 大習俗:祭祖、吃湯圓團圓,吃餃子感謝豐收,食補調養身體
  • 冬至 3 大禁忌:避免熬夜,避吃生冷食物,適量居家運動
  • 冬至養生必吃 5 食材:紅棗、黑糖、薑、山藥、枸杞

>>瘦身減脂必看!火鍋推薦「健康進食3順序」,湯可以喝嗎?哪些火鍋料絕對不能吃?冬季火鍋最強避雷指南

湯圓、元宵的差異?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Laurentia Negoitescu / 500px

冬至跟元宵節都會吃的傳統食物,「湯圓、元宵」的差異在哪?

湯圓是糯米粉揉成麵團,麵團再包裹花生、芝麻等餡料;元宵則是將餡料先揉成團,再在糯米粉上「滾動技巧」形成團狀。兩者熱量差不多,口感則是湯圓較光滑細緻,元宵有些微顆粒、層次食感。

湯圓「午後吃」最好消化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insjoy

冬至習俗是在晚餐後吃湯圓,晚上吃完團圓飯再享用湯圓,寓意團聚圓滿。但湯圓屬於精緻澱粉,加上甜食容易刺激胃酸的分泌,而過多的胃酸刺激會引起胃痛、胃食道逆流,遵循傳統晚餐後品嘗湯圓,份量就不宜過量。

「午後」是人體消化系統最活躍的時刻,身體會分泌大量消化酶來分解食物,午後吃湯圓應景又能避免難消化、增加身體負擔。

冬至 3 大習俗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Edwin Tan

1.祭祖表達感謝、湯圓象徵團圓

冬至還有祭祖的習俗,擺出一桌子的菜象徵豐收與平安,感謝祖先一年的保佑。湯圓也有「團圓、圓滿」的寓意,就是桌上常出現的菜餚之一 。

2.吃餃子感謝豐收

冬至除了吃湯圓還有「吃餃子」的習俗。家人一起團聚包餃子,增進感情,而餃子把餡料包進麵皮,象徵著豐收、幸福和希望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hqrloveq

3.食補調養身體

冬至傳統中也適一年最寒冷的時節,依據養生食補的概念,這時要增強免疫力、暖身補氣,避免過度節食與減肥,會吃火鍋或是養生食材滋養身體。

>>瘦身減脂必看!火鍋推薦「健康進食3順序」,湯可以喝嗎?哪些火鍋料絕對不能吃?冬季火鍋最強避雷指南

冬至 3 大禁忌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Artur Debat

1.避免熬夜

冬至象徵寒冬來臨,氣候變化開始更大、氣溫更低,要注意睡眠品質、避免熬夜,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2.避吃生冷食物

體質較虛弱、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冬至後應該盡量避免「生冷食物」,像是生魚片、冷飲跟沙拉類,小心過度刺激腸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等問題。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10'000 Hours

3.適量居家運動

運動雖然是必要,但氣溫變化會讓人體抵抗力下降,運動疲累加上流汗沒立刻處理,再吹風容易著涼受寒,建議選擇室內居家運動。

>>滑手機也能瘦!6個「日常瑜伽招式」:天鵝式、大貓式、青蛙式…超簡易居家運動,滑手機也能改善假跨寬

冬至養生必吃 5 食材:紅棗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Caroline Pang

紅棗可以補血益氣,對氣血、皮膚都是很好的食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鐵跟礦物質,可以改善手腳冰冷跟提亮、紅潤氣色。

經過乾燥後的紅棗糖份含量高,搭配湯圓記得適量即可,以免熱量過高。驅寒溫補的紅棗,非常適合冬季養生食補。

>>多吃「黑白食物」養肺護胃,老薑改善手腳冰冷…,秋補「絕不生病」養生關鍵

冬至養生必吃 5 食材:黑糖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HUIZENG HU

黑糖是甘蔗加工後的糖類,相較精緻白糖更健康。尤其對於血液循環、改善經期不適很有感,可以活絡身體中的氣血,讓身體暖起來。

冬至吃湯圓推薦用黑糖取代冰糖,微甜口味更健康也能活絡氣血,喝一碗黑糖湯圓湯,整個人都充滿能量了!

冬至養生必吃 5 食材:薑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Stefania Pelfini, La Waziya Photography

薑暖身驅寒的效果很好,適量補充可以改體質、改善手腳冰冷,也能增強免疫力,降低冬季感冒的機率。

特別適合跟生冷性質的食物一起烹調,像是炒大白菜、蒸魚時加入薑絲,或是泡熱水煮湯喝。

冬至養生必吃 5 食材:山藥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kaorinne

山藥屬於低GI食物的一種,含有澱粉不宜多食,但同時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尤其對腸胃的養護很有幫助,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進而改善便秘。

建議可以搭配蛋白質、蔬菜一起吃,減緩身體對澱粉的吸收,也能增加飽足感,充滿營養消化更順暢。

冬至養生必吃 5 食材:枸杞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YuanruLi

枸杞是天然的抗氧化食材,中醫它也可以補肝益腎,另外還能改善氣血循環,養顏美容、紅潤氣色。

枸杞加入紅棗、薑片沖泡熱水,或是在湯圓中加入枸杞,養生食補又不上火,清甜口味非常好入口。

【延伸閱讀】

PHOTO CREDIT: Cosmopolitan

日本人換季穩膚保養,面膜上再塗乳液?網友口碑最愛 6 款「不致敏面膜」推薦,冬季「奢養膚」靠穩膚面膜!

瘦身減脂必看!火鍋推薦「健康進食3順序」,湯可以喝嗎?哪些火鍋料絕對不能吃?冬季火鍋最強避雷指南

小紅書爆紅的「小低高」跑步法是什麼?日本跑步專家石春健曝養生跑法3關鍵:小步幅、低心率、高步頻,好處、正確跑法一次看
❤️ 加入COSMO LINE 所有慾望一次滿足 立即加好友

*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 COSMOPOLITAN LINE@ 好友,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沈玉琳突罹血癌沒前兆?醫曝「3大症狀」勿輕忽:中1項快檢查

TVBS
02

「1便當神菜」抗癌、控糖!營養師激推:全家都該多吃

三立新聞網
03

你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有「長女病」!精神科醫師揭「蠟燭型人格」壓力真相,快檢視是否陷入 3 問題

Heho健康
04

不是只有男生才要補鋅,女生也需要!10大「鋅」食物排行榜!不是生蠔、第一名竟然是「這食物」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05

【圖解健康】屈公病由蚊子傳染 發燒/皮疹/關節劇痛折磨人

LINE TODAY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納豆紅麴人人吃,但你買得安心嗎?直擊國家級實驗室,揭開「安心膠囊」的3大幕後關鍵

姊妹淘

從蘿蔔到苗條曲線!營養師親測「傳太醫」大推:代謝力助陣,讓我變更美

姊妹淘

喝什麼可以降血糖?1天然降血糖神器 專家教你怎麼吃穩當降糖

健康2.0

缺這維生素!30+女血壓突飆高 運動女不知腎臟出問題 以為血壓計壞掉

健康2.0

廚房水槽清潔術!排水管這樣清 除臭不長果蠅 1小物避免水管卡油

健康2.0

心衰竭是心臟癌?91歲的日本上皇也心衰竭住院 醫:脖子血管變粗是徵兆

健康2.0

護理師甩肉33公斤!下班練肌肉變健美選手 減重菜單公開

健康2.0

午餐一吃就想睡?原來這些食物是元兇!醫:避免下午愛睏,這時間喝咖啡最好

健康2.0

二手菸險奪2命!武漢19週孕婦聞菸味「突發咳血」 醫護及時救治保母子平安

CTWANT

20歲女「一天多次不由自主高潮」困擾多年 醫揭恐與多巴胺失衡有關

CTWANT

嘉義首例震波碎石 救治三度心梗患者迎重生

台灣好新聞

魚刺、骨頭不是廚餘!環保局揭迷思 違規最重罰6000元

CTWANT

想隆鼻又考慮預算?盧建勳醫師解析隆鼻方案:選對療程,小資族也能變美

姊妹淘

長輩吞嚥困難適合吃什麼?把食物切碎是解方?營養師來解析!

健康醫療網
影音

運動前後怎麼吃?空腹運動瘦更快?

好食課

35歲女賣飯糰包到手麻痛 醫揭「腕隧道症候群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

你家狗狗的背上,藏著你沒聽過的「微型寄生蟲世界」

明日科學

70歲「勇伯」老村長雙腿無力 解開致病真相外加刺激腦皮質重新走路

聯合新聞網

響應長照 3.0 推醫養合一,中醫大「老人復健綜合醫院」 9 月試營運

Heho健康

椅子瑜珈逆轉熟齡人生!74歲陳冬蓮帶50+動出健康與自信

Heho健康

吃辣真的能抗老! 研究曝:每週吃辣椒3-5天,腎臟竟年輕2歲

姊妹淘

沈玉琳自曝白血病病情! 長年抽菸「餵養癌細胞」害血癌,醫嘆:影響恐遍及全身

潮健康

日本研究證實!「4類食物」助抗老、長壽 簡單又實惠

三立新聞網

父親節大餐藏熱量陷阱 醫籲5招避免聚餐變負擔

聯合新聞網

醫起看/吃1口也不行!每天食用加工肉 大腸癌風險飆升7%

EBC 東森新聞

中年男全身4處同時長出腫瘤 醫師用「這個方式」徹底清除

健康醫療網

車禍送醫反成救命契機 53歲男意外「撞見」極早期肺腺癌

壹蘋新聞網

為愛的人做一道菜》一場凝聚記憶與情感的星級餐會,匯集7位星級主廚重現家的味道

康健雜誌

產後回診守護媽咪身心健康,有健康的媽媽,家庭才有幸福可言!新制已上路,請媽媽按時回診,掌握身心狀況

媽媽寶寶

住院找不到看護找到又像拆盲盒? 北醫團隊推媒合平台望解家屬痛點

Heho健康

達成慈善基金會捐救護車予桃園市府 強化生命防護網

桃園電子報

這類簡訊正瘋傳!一不注意錢就飛走了,4招教你防詐

康健雜誌

你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有「長女病」!精神科醫師揭「蠟燭型人格」壓力真相,快檢視是否陷入 3 問題

Heho健康

從台大兒科缺人到五大皆空危機》142位醫師「匿名報告」 揭台灣醫療職場留才困境

信傳媒

別再誤當泌尿道感染!年長女性來不及如廁小心「急迫性尿失禁」

Heho健康

打火英雄快撐不住了!消防員7成失眠、3成壓力破表,救災防護網失靈中?

康健雜誌

腰圍超標恐致病!國健署曝40歲以上國人5成過胖 小心被「代謝症候群」找上!

CTWANT

以為身體好沒糖尿病!翁「糖化血色素達13%」險失雙腿

中天電視台

水果發霉削掉能吃?醫示警「毒早滲入果肉」…蒜頭怎樣算發霉、水果摔傷也算嗎?常見Q&A一次搞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醫揭沈玉琳血癌治療路需過「四大難關」 五年存活率五成

中天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