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川普大砍藥價,台灣卻可能漲價?一文看懂「最惠國藥價」怎麼影響你吃藥與荷包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5月15日04:23 • 發布於 05月15日04:23 • 出處/康健雜誌 文/ 邱玉珍、謝佳君 圖/ Pixabay
川普大砍藥價,台灣卻可能漲價?一文看懂「最惠國藥價」怎麼影響你吃藥與荷包

美國總統川普將砍藥價,推動「最惠國藥價」政策,要求美國藥價不得高於其他國家的最低價格。這聽起來對美國人是一大福音,但卻可能讓台灣藥價變貴、用藥變難。為什麼美國壓低藥價,台灣卻可能遭殃?什麼是最惠國藥價?

川普大幅調高各國進口關稅後,再度揮刀,這回瞄準的是處方藥。他對美國人得負擔全球最貴的藥價感到不滿,於美東時間5月12日宣布了1項名為《為美國病患實施最惠國藥品定價》的行政命令,將在美國導入最惠國(Most Favored Nation,MFN)藥價制度,宣稱此制度實施後,藥價可望下降高達59%。

但別以為川普藥價政策只影響美國人,因為一顆全球流通的新藥,將牽動全球定價與供應邏輯。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鴻仁提醒,台灣長期依賴健保與國際藥廠的新藥引進制度,應盡早因應這波國際藥價重構的壓力,否則受衝擊的,將是病患與健保的財政。

什麼是「最惠國藥價」?

早在川普上屆擔任總統期間,他就強力主張調降美國藥價。他認為,美國是全球研發新藥最多的國家,卻要讓國民承擔全球最高的藥價,這根本說不過去。「美國的藥價長期居高不下,約是其他國家的3~4倍,」張鴻仁表示。這次川普宣布的行政命令中,最具殺傷力的就是「最惠國價格政策(Most Favored Nation Pricing)」,勢必衝擊全球藥品定價,台灣也難以置身事外。

這項政策主要針對美國聯邦健保(Medicare)所支付的新藥價格,一旦實施,將重塑藥廠的全球定價策略。因為當美國藥價被大幅壓低,藥廠勢必要在其他國家調高價格,以彌補利潤缺口。張鴻仁說,台灣作為高度仰賴原廠藥的市場,自然可能成為首波受衝擊的對象。

美國壓藥價,為什麼台灣藥價會漲?

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川普壓低美國藥價,與台灣有何關係?但張鴻仁指出,台灣長期以相對低價購入美國藥品,站在川普的立場,這種「吃虧」的狀況恐怕早就看不下去。「當他發現美國藥廠在海外市場賣得便宜,回到國內卻價格高昂,一定會想討回這筆帳。」

換句話說,當美國強勢要求全球藥價「向下對齊」,藥廠勢必得重新計算利潤來源,而像台灣這類低價市場,很可能變成被調漲的對象。張鴻仁表示,若藥廠重新調整全球價格,台灣藥價可能面臨2~3倍的漲幅。

藥價怎麼訂?為何市場小更吃虧?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沈麗娟說明,台灣健保訂定藥價時,會與10個已開發國家的價格進行比價,目標是壓在中位數或最低價,避免過度支出。「但如果美國也要求成為『最惠國』、搶最低價,將進一步擠壓其他市場的空間,」她分析,尤其對經濟體規模較小的國家來說,未來在專利新藥、癌症用藥的取得上,難度恐將增加。

業界也有相同擔憂,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祕書長陳全文指出,美國藥價若開始參考他國價格,將牽動全球藥價排序。若藥廠擔心台灣藥價被納入美國比價依據,可能選擇延後新藥在台上市,以避免台灣成為「價格錨點」。

「尤其像癌症用藥、罕見病或重大疾病新藥,一旦推遲進入,受影響的將是有急需用藥的病患,」陳全文說。雖然目前既有藥品價格已定,短期內不至於缺藥,但新藥引進的時程與可得性,將可能成為下一個風險點。

台美制度差異大!是否納入參考仍待觀察

陳全文也補充,美國是否會將台灣納入比價國,仍有許多變數。台灣為全民健保體系,由單一公部門與藥廠協議價格;美國則以私人保險為主,各家保險公司與藥廠各自議價,制度落差極大。此外,兩國的國民所得與物價結構差距亦大。

「美國政府能否強力介入藥價,本身就值得觀察,」他表示,即便藥廠想拉齊價格,「也不太可能將台灣藥價拉高到與美國一致,」因為市場規模與支付能力落差太大。

邊緣化風險高,政府應超前部署

雖然川普這項新政策細節尚未明朗,但可以確定的是,勢必對台灣藥價帶來衝擊。陽明交通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特聘教授康照洲指出,藥廠考量整體利益,可能將資源集中在利潤較高的國家,相對來說,像台灣這類價格較低、利潤有限的市場,恐怕會被邊緣化。

康照洲進一步指出,若新藥引進時間延長,不僅影響病患取得治療的時效性,也會增加健保在價格談判上的壓力。

從新冠疫情到這波藥價政策變動,陳全文提醒,政府應積極強化藥品供應鏈韌性。「不只提升國內製藥能力,確保進口藥品的穩定供應同樣關鍵,」他表示,台灣應爭取成為國際藥廠的「優先供應國」,以降低未來政策變動下的供應風險。

延伸閱讀:

冷凍減脂是什麼?效果如何?部位、副作用、費用一次看

竊個資最高罰5千萬!政府能保你我不被賣掉?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02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03

別再看體重!「1數字」才決定健康:太多害心梗、三高

三立新聞網
04

男左腹痛月餘,竟是直腸癌第3期!無血便、便祕、無家族病史,也要提高警覺

華人健康網
05

男吞嚥困難竟是雙癌警訊!3個月分階段治療,成功根除食道癌與肺腺癌

華人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5月就驗出黃麴毒素!「福源花生醬」再檢驗仍超標 衛生局勒令停產回收

CTWANT

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黃麴毒素超標 竹市衛生局令停產開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增2例 4天大男嬰染伊科病毒不治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酷聖石冰淇淋「漂白水當白開水」供客人飲用2人就醫 台中食安處勒令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想靠肉毒變美?盧建勳醫師公開「9大黃金部位」:調對位置很重要!

姊妹淘

與死神拔河成功 44歲壯年男奇蹟重生

台灣好新聞

「夏季憋尿」恐釀泌尿道感染!醫示警7、8月飆高峰 5類人注意

TVBS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氣管癌找上門!切除氣管與螺旋式重建手術,重拾健康

華人健康網

在飯店「光腳洗澡」也會染HPV?「病毒疣」成因、預防方式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陸男小便不停尿出蟲子 檢查揪出元兇:出在內褲上

CTWANT

孩子最愛的風味優格、早餐穀片不健康?!哈佛醫生揭露8款「偽健康食品」:容易造成腸道發炎

媽媽寶寶

夏天也會著涼?中醫推薦五大生活法,避免寒氣從冷氣、冰飲入侵

姊妹淘

暴雨釀災!類鼻疽創歷年新高:4大傳染病齊發,你該懂的雨災防疫3關鍵

康健雜誌

夏季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5大高風險因素,反覆感染恐「2疾病」跟著來

華人健康網

打造無歧視醫療!桃醫愛滋照護 9成感染者達U=U目標

中天電視台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條文8月1日上路 6大配套1次看

NOW健康

52歲男為投票忍牙痛引蜂窩性組織炎 家人急送醫保住一命

健康醫療網

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其中1名早產男嬰死亡

NOW健康

薑不只是配角!營養師曝:每天攝取適量…可控血糖降發炎

中天電視台

中醫看低血壓 常見4種不良習慣引起

康健雜誌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網
影音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影音

子宮瘜肉、肌瘤會影響受孕!醫揭「3成女性當心病變」非經期出血是警訊

優活健康網

陪伴出院、長照不中斷 亞東推「Home Easy Go」專案

NOW健康

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切除新利器!拋棄式子宮鏡冷刀精準又安心,守護子宮

華人健康網

研究揭「黃金睡眠區間」!每少1小時增9%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4人誤喝消毒水掛急診 醫師:絕對不要催吐

NOWnews 今日新聞

久站族注意!腳麻腰痛是警訊,5大久站族職業病及正確的居家舒緩方法

有醫靠

模擬人腦學習記憶! 陽明交大研發晶片仿人腦神經突觸

NOW健康

南部暴雨!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NOW健康

家族病史、重度吸菸2關鍵族群 肺癌篩檢3周年翻轉期別

NOW健康

誤將漂白水當開水下肚!醫示警正確急救1招

NOWnews 今日新聞

日走7000步享6大好處 蒼藍鴿:CP值最高

NOWnews 今日新聞

遺體泡水塔12小時!醫:飲用恐害腸胃感染 煮沸也不安全

中天電視台

誤用「假壯陽藥」不只傷肝腎! 藥師:恐引起2大致命疾病

潮健康

新生兒腸病毒再添2重症!5天大男嬰染「伊科11型」不治

中天電視台

暴雨狂炸中南部!災後積水「恐釀11種疾病」醫警告:4種可能致命

造咖

睡眠品質差小心腦淋巴系統功能下降!影響記憶力恐失智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每口都是挑戰!近7成長者吞嚥困難、邊吃邊嗆:避開3種NG食物+3招軟食技巧,讓爸媽吃得香又營養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