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中醫助攻延緩骨質疏鬆!70多歲骨折婦重拾遛狗樂趣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6月02日09:58 • 發布於 06月02日09:58 • 出處/康健雜誌 文/ 梅緣緣 圖/ Unsplash
中醫助攻延緩骨質疏鬆!70多歲骨折婦重拾遛狗樂趣

全台50歲以上骨質疏鬆比率為8.1%,65歲以上更提高至14.1%。骨質疏鬆危險多,不只身高倒縮,骨折、失能、死亡都可能步步進逼。治骨鬆除西醫,中醫有什麼方法治療及延緩?

今年70多歲的阿娟長期有坐骨神經痛的問題,本身也有骨質疏鬆,T評分(編按:是指WHO針對骨質疏鬆症的分級方式,當T評分為0,表示你的骨質密度等於健康年輕人的平均值;T評分小於0,則用負數表示,負數值愈大,表示骨質密度愈低,未來發生骨折的風險愈高)落在-2.7。雖然西醫開立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但阿娟因擔心服用藥物,可能導致顎骨壞死的副作用,即便拿藥也不太敢吃。

某次,阿娟的坐骨神經痛到幾近寸步難行,家人決定帶她到中醫診所嘗試針灸。X光一照,竟發現腰椎第5節因骨質疏鬆,已經出現壓迫性骨折,於是透過結構治療搭配針灸,慢慢將肌肉及關節復位。再加上龜鹿二仙膠、六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等處方,約2個多月的時間,不只將阿娟的T評分提高至-1左右,更讓原本走樓梯很吃力的她,現在出門遛狗也不成問題。

人老腎氣衰骨鬆來敲門!疼痛、骨折中醫用藥2個月有感

根據國健署統計,50歲以上每10個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65歲以上則每7人就有1人有骨鬆問題。許多患者在發現有骨鬆情形時,會尋求西醫治療,但也有不少患者希望尋求西藥以外的治療方法,因此到中醫門診報到。

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中醫婦科主任鄭為仁表示,中醫自古認為腎主骨,年紀漸長,腎氣衰、腎虛,骨質疏鬆都有可能找上門。除了腎氣衰,如果體內陽氣太旺導致慢性發炎,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也可能削弱骨質密度導致骨鬆。

昌盛堂中醫診所院長劉佳祐表示,骨質疏鬆最怕手腕舟狀骨、腰椎、髖關節等3處骨折。如果髖關節骨折,有80%的患者會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且1年內死亡率高達24%。

面對骨鬆,中醫其實有不少可以治療的方法,鄭為仁指出,例如使用淫羊藿、杜仲、黃柏、補骨脂等,可促進成骨細胞分化及生長;丹參、骨碎補、黃連、生地黃則可達到抑制破骨細胞的雙向調節作用。

除了單味中藥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葉祐安指出,中醫在協助患者診治骨鬆時,也會使用6個常見藥方:

1. 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

2. 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

3. 龜鹿二仙膠(丸):滋陰填精、益氣壯陽

4. 養血壯筋健步丸:補益氣血、強壯筋骨

5. 濟生腎氣丸:溫腎化氣、利水消腫

6. 八味地黃丸:溫補腎陽

民眾通常會擔心中醫療效慢,可能需要一年半載才能見效。對此,鄭為仁表示,多數患者其實在服用藥物2個月左右,疼痛即有明顯改善,骨折受傷處也明顯癒合。

骨鬆不可逆但可緩,黑白食材入菜補腎又健骨

骨鬆雖可延緩但不可逆,要延緩骨鬆造成的傷害,日常的飲食及作息至關重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洪裕強說明,平時可以透過在飲食中多攝取黑色及白色食物,既補腎也能健骨。

補腎食物包括黑豆、黑芝麻、核桃、山藥、枸杞等,民眾可以將食材搭配煮成美味的料理,例如:杜仲黑豆排骨湯、核桃黑芝麻糊或山藥枸杞粥等。不過,葉祐安強調,市面上對應骨鬆的中藥多,但不要認為中藥溫和就自己進補,建議先至中醫門診諮詢醫師,否則可能愈補愈上火。

預防或延緩骨鬆除了均衡飲食,也要攝取足夠鈣質(約1000~1200mg)及維生素D(800~1000IU),並養成規律負重運動、定期檢查骨質密度及避免危險因子的習慣。尤其女性40歲以後腎氣漸衰,建議在更年期或停經前就該存骨本。

洪裕強建議,平時可透過按壓下背肚臍正後方,第2腰椎下方約2指幅寬處的「腎俞穴」,以及位於將腳趾向下捲,腳底板前三分之一凹陷處的「湧泉穴」,作為延緩骨鬆的日常穴位保健。

延伸閱讀:

過碳酸鈉用途指南:比例調配、缺點毒性與清潔注意事項

2025新冠疫苗:預約方法、JN.1疫苗副作用、接種注意事項一次看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02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03

別再看體重!「1數字」才決定健康:太多害心梗、三高

三立新聞網
04

男左腹痛月餘,竟是直腸癌第3期!無血便、便祕、無家族病史,也要提高警覺

華人健康網
05

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1男嬰發燒後「隔日死亡」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增2例 4天大男嬰染伊科病毒不治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黃麴毒素超標 竹市衛生局令停產開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酷聖石冰淇淋「漂白水當白開水」供客人飲用2人就醫 台中食安處勒令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想靠肉毒變美?盧建勳醫師公開「9大黃金部位」:調對位置很重要!

姊妹淘

與死神拔河成功 44歲壯年男奇蹟重生

台灣好新聞

「夏季憋尿」恐釀泌尿道感染!醫示警7、8月飆高峰 5類人注意

TVBS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氣管癌找上門!切除氣管與螺旋式重建手術,重拾健康

華人健康網

在飯店「光腳洗澡」也會染HPV?「病毒疣」成因、預防方式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陸男小便不停尿出蟲子 檢查揪出元兇:出在內褲上

CTWANT

孩子最愛的風味優格、早餐穀片不健康?!哈佛醫生揭露8款「偽健康食品」:容易造成腸道發炎

媽媽寶寶

夏天也會著涼?中醫推薦五大生活法,避免寒氣從冷氣、冰飲入侵

姊妹淘

暴雨釀災!類鼻疽創歷年新高:4大傳染病齊發,你該懂的雨災防疫3關鍵

康健雜誌

夏季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5大高風險因素,反覆感染恐「2疾病」跟著來

華人健康網

打造無歧視醫療!桃醫愛滋照護 9成感染者達U=U目標

中天電視台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條文8月1日上路 6大配套1次看

NOW健康

52歲男為投票忍牙痛引蜂窩性組織炎 家人急送醫保住一命

健康醫療網

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其中1名早產男嬰死亡

NOW健康

薑不只是配角!營養師曝:每天攝取適量…可控血糖降發炎

中天電視台

中醫看低血壓 常見4種不良習慣引起

康健雜誌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網
影音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影音

子宮瘜肉、肌瘤會影響受孕!醫揭「3成女性當心病變」非經期出血是警訊

優活健康網

陪伴出院、長照不中斷 亞東推「Home Easy Go」專案

NOW健康

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切除新利器!拋棄式子宮鏡冷刀精準又安心,守護子宮

華人健康網

研究揭「黃金睡眠區間」!每少1小時增9%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4人誤喝消毒水掛急診 醫師:絕對不要催吐

NOWnews 今日新聞

久站族注意!腳麻腰痛是警訊,5大久站族職業病及正確的居家舒緩方法

有醫靠

模擬人腦學習記憶! 陽明交大研發晶片仿人腦神經突觸

NOW健康

南部暴雨!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NOW健康

家族病史、重度吸菸2關鍵族群 肺癌篩檢3周年翻轉期別

NOW健康

誤將漂白水當開水下肚!醫示警正確急救1招

NOWnews 今日新聞

日走7000步享6大好處 蒼藍鴿:CP值最高

NOWnews 今日新聞

遺體泡水塔12小時!醫:飲用恐害腸胃感染 煮沸也不安全

中天電視台

誤用「假壯陽藥」不只傷肝腎! 藥師:恐引起2大致命疾病

潮健康

新生兒腸病毒再添2重症!5天大男嬰染「伊科11型」不治

中天電視台

暴雨狂炸中南部!災後積水「恐釀11種疾病」醫警告:4種可能致命

造咖

睡眠品質差小心腦淋巴系統功能下降!影響記憶力恐失智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每口都是挑戰!近7成長者吞嚥困難、邊吃邊嗆:避開3種NG食物+3招軟食技巧,讓爸媽吃得香又營養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加熱菸解禁!「2家業者14品項」有條件過關 未依規定最重將撤銷核准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