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常感覺累又煩?你可能吃錯食物了!名醫洛桑加參推薦12個「靜心食物」養身還養心,超市都找得到~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4年09月13日01:00 • 洛桑加參

當人們感到不適,有時並非真正生病或情緒控制不佳,而可能是因為食用了對身心不利的食物。印度教和佛教瑜伽士在修行期間,便會選擇純淨且富含能量的食物,例如悅性飲食(Sattvic Diet),旨在降低身體的消化和代謝壓力,從而更好地促進身心靈的整合。

您是否曾想過,為何像宗教家、氣功大師和修道之人這樣的靈修人士通常看起來不顯老,並且鮮少生病?在洛桑加參醫師的著作《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中,他不僅強調了修煉的重要性,還提到了一個關鍵因素:他們懂得選擇對心靈修持有益的食物。這並不是指去新餐廳嚐鮮的那種懂吃,而是深刻理解食物對身體和心靈的影響。洛桑加參醫師提醒我們,某些食物會拖累身體,使心靈淨化變得困難,例如含有過多調味料、反覆加熱的剩菜、碳酸飲料等。這些食物可能導致我們感到昏鈍、抑鬱、情緒不穩、煩躁不安甚至疲倦。那麼,這樣的飲食智慧對於追求身心靈健康的我們,又有何啟示呢?

吃錯東西身體難受,選對食物助身心康復

當人們感到不適,有時並非真正生病或情緒控制不佳,而可能是因為食用了對身心不利的食物。這些不當食物需要巨大努力才能代謝排出,對於正在康復的人來說,選擇正確的食物尤為重要,以減少身體的負擔和能量耗損。印度教和佛教瑜伽士在修行期間,便會選擇純淨且富含能量的食物,例如悅性飲食(Sattvic Diet),旨在降低身體的消化和代謝壓力,從而更好地促進身心靈的整合。

靜心好食清單,養身又養心

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真正能帶給你滿滿元氣的好食物:

◎酪梨:含有能保護你的優質油脂,益腦顧心,營養價值媲美母乳。不過酪梨熱量高,有減重需求的人,建議和朋友一同分享。接受酪梨滋養,願你重拾真誠無憂的赤子之心。

◎香蕉:攝取微量礦物質的絕佳來源,這對你的心緒安定尤其重要。憂鬱的、睡不著的、背負創傷與壓力的,幾根黃蕉下肚,將為你迎來金燦燦的快意人生。

◎莓果:提供生命力的能量寶石。小小一粒,掌握著抗氧化的祕密。我不會說「吃草莓、藍莓的女人不會老」,但肯定老得比隔壁那個愛生氣的慢。

◎不加糖的新鮮柳橙汁:有人美稱它是「上帝做出來的蒸餾水」,意思是勸人與其生病時才來喝藥,不如在健康時就把它當成預防疾病的飲料。更棒的是,它還很好喝!請盡量選擇現壓現榨的,並在半個小時內喝完。

◎無花果:除了搭配起司很美味,它還能幫腸道除舊布新,趕走壞的,留下好的。身心靈大掃除就靠它吧!向無花果學習怎樣去蕪存菁,斷捨離為自己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

◎奇異果:低GI,助你告別血糖失衡所引起的情緒暴衝。世事已無常,若再加上雲霄飛車式的喜怒無常,那做人還真難。圖個細水長流的快樂,請試試奇異果!另提供一個舒暢祕方:果皮刷洗乾淨,連皮帶肉吃,便祕有解。

◎木瓜:萬一吃了暗黑食物別太擔心,木瓜會救你。肚子鬧脾氣、情緒有點糟,何以解憂?唯有木瓜。木瓜富含酵素,堪稱顧腸胃神器。人體中負責傳遞幸福訊息的血清素,有八九成來自你的消化器官。要能感受幸福,記得補充天然酵素,別讓腸胃不開心。

◎十字花科家族:地表最強的防癌家族。空污來襲,它們還能顧好你的肺。家族成員包含:綠的白的花椰菜、紫的白的高麗菜,白菜、蘿蔔、甘藍……,有機會不妨到菜園裡看看,花開四瓣成十字型的就是。

◎香草家族:鼠尾草、迷迭香、百里香,在家種幾盆,可造景、可入菜、可聞香,一舉三得。我特別看重它們的抗菌力,希望由它們來幫你增強對環境的適應力與抗壓力。此外,烹飪善用香草,調味料還能少用一點,減少鹽分攝取保護血管,多好。

◎地瓜:老少咸宜好入口,還能預防多種因消化問題所引發的疾病。想減肥,該放棄的是精緻澱粉,手握剛烤好熱騰騰的地瓜,那種好療癒、好滿足的感覺,就不該放棄。現在要買現成能吃的地瓜也挺方便,烤的、蒸的,超商都有。

◎薑黃:最天然的鎮定劑,緩解慢性發炎,提供開創新循環的契機,助你脫離痛苦的慣性迴圈。你不一定非靠薑黃素補充劑不可,好吃的咖哩裡面就有很多薑黃。

◎蜂蜜:可提升對流感的抵抗力,並帶來甜美、愉悅的感受,是你身心靈強而有力的後盾。我最愛的是紐西蘭的麥盧卡Manuka 蜂蜜。然而臺灣好蜜也不少,想吃甜又怕精製糖傷身,就吃天然蜂蜜吧!

飲食清淨心自寧,日常靜心妙法生

除了上述十二種靜心好食,當我的飲食清單以這些食物為主時,即便沒有太多時間靜坐、持咒念經,我也能一整天心平氣和、輕安自在。優化日常飲食後,相信你也能獲得更上一層樓的靜心體驗。

書籍介紹

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
作者:洛桑加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10/22

作者簡介
洛桑加參

現任
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

學經歷
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
臺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
世界抗老化醫學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
臺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
京妍生技董事長

二○一六年於臺北大直創辦「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與「睡眠調理」。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時報出版。

「欲醫身體的病,先解心裡面的毒」洛桑醫師說。佛教醫學裡講的八萬四千種病,皆起源於對宇宙實相的種種誤解。透過轉化心念、改善飲食、養成種種利生習慣,以及每日的靜心練習,能從根本上使身心靈回歸平衡。藉此強化自體再生與免疫機能,達到預防疾病、阻斷惡化的目標,使人逐漸降低對藥物的依賴,令所有疾病不藥而癒。從心出發,重返健康,人人都有可能成為不生病好命人!

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洛桑加參)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02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03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04

07月30日 請記住你正在走的路,是你曾經夢想抵達的地方

Heho健康
05

抽筋不停好煩惱!醫師提醒半夜抽筋主因是「這個」多吃2食物有助放鬆肌肉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大象醫師-周維薪】長期憋尿又很少喝水!該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

問8健康諮詢網

小孩臉圓長大更漂亮?陳裕恩院長解析「天生美女骨相」:3大特徵藏優勢

姊妹淘

新手爸媽必看!女嬰腳趾遭頭髮纏繞險壞死 醫說明「頭髮止血帶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

冬病夏治 中醫三伏貼調整體質

中華日報

心血管疾病發作前12年活動量就可看出端倪

明日科學

得過帶狀疱疹也可能再復發 醫籲:疫苗接種是防治關鍵

健康醫療網

近年大麻濃度提升 10 倍,罹精神病風險高安非他命近 4 倍

Heho健康

吃醋好處多!醫揭6大健康奇效 但「這樣喝」恐損牙傷食道

三立新聞網

【哺乳心樂園】乳房手術後的哺乳,在挑戰與希望中取得平衡!泌乳顧問可協助媽媽了解自身狀況,建立客製化的哺乳計畫

媽媽寶寶

河南婦上吐下瀉!檢查發現胃藏大量「一級致癌物」 元凶竟是筷子

CTWANT

【長庚醫師團】我的孩子被告知有心雜音,該怎麼辦?兒心醫師:有心雜音未必心臟有問題,即使有先天性心臟病,預後大多良好

媽媽寶寶

50 歲左右加速老化,研究:最明顯的是主動脈

科技新報

夏天失眠關鍵在體質?中醫解析3大「失眠型」症狀,教你對症調理有好眠

姊妹淘

台男精液無用比例逼近8成! 醫師:這些雷點導致「蟲蟲」品質下滑

藝點新聞

傳染力堪比新冠!廣東屈公病擴散 R0值達7專家憂蔓延速度快

TVBS

肝指數正常就沒事?一張表算出B肝帶原者的肝癌風險

康健雜誌

獨步全球!台灣「臨床AI驗證中心」如何將AI煉成全能醫師,走向全世界?

康健雜誌

連 5 年近千人遭蛇吻!8 月高峰注意「5 要 5 不」原則

Heho健康

35歲女靠「劉亦菲減肥菜單」狠甩8公斤!5天這樣吃,不挨餓也瘦身成功

姊妹淘

不開胸也能切腫瘤 她靠「1手術」切除胸腺瘤三天就出院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 雙和研究:傷腎傷心風險增

NOW健康

泡澡泡出「浴缸毛囊炎」?醫:洗前必做1動作、洗超過15分鐘更乾燥

康健雜誌

小麥的健康筆記/騎車別穿夾腳拖!專家爆:腳跟斷了救不回

中天電視台

家中長者「量六力」了嗎? 國健署推及時評估監測健康

NOW健康

心偲教育率28家中小企業攜手獻愛!「孩子,請多指教」公益野餐9/27登場

永續幫

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專家解析診斷方式、治療重點與預防對策

中華日報

頭暈、肩緊、精神差?芳療中醫師教:薑茶+刮痧+精油對抗「冷氣病」

中華日報

以為只是消化不良!43歲男腹脹…一查確診直腸癌第三期

中天電視台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中華日報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中華日報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中華日報

乳房腫塊突快速變大竟是少見「葉狀瘤」 嚴重恐皮膚潰瘍壞死

健康醫療網

失戀難走出? 專家建議「分手後第一步」:丟棄舊情人物品,更快釋懷與重新開始

常春月刊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鼻噴劑沒用?醫揭3關鍵原因

中華日報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魚皮、魚頭、魚內臟,竟隱藏「這些」風險?營養師揭:4要訣「吃魚安心法則」

華人健康網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NOW健康

久睡有害健康!每天睡逾9小時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34%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第一!高醫取得美國HIMSS第七級國際認證,獲智慧醫療最高榮耀

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