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喉嚨也有肌少症?常咳嗽、聲音沙啞...就要注意!名醫洛桑加參教你:4招簡單預防喉嚨早衰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4年09月03日01:00 • 洛桑加參

根據臺灣衛福部國建署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國人至少一成有吞嚥異常困擾,如喝飲料容易嗆到、常常咳嗽、聲音沙啞等,這些都是喉嚨肌少的退化警訊。

你知道喉輪不順可能會對你的整體健康造成多大的影響嗎?在藏醫藥學中,人體最主要的氣脈有三條,分別是左脈(月脈)、中脈與右脈(日脈),三條大氣脈相交處,即為脈輪。

洛桑加參醫師在他的著作《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提出了一種觀點:若你對印度、西藏瑜伽感興趣,很可能就曾看過不少脈輪圖,脈輪數量標示五個到八個都有,印度最常用的是七脈輪解說圖。我之所以教大家煉心修心,主要就是要讓關鍵的心輪能排除障礙、順暢運轉起來。除了心輪,另一個我認為也很重要的輪是喉輪,如果這部分出問題,對整體精微身的能量流動也會是一大阻礙。

喉輪能量受壓制如何淨化重啟

敏感的人可能已經察覺到,當自己被打壓、被消音、無法順利表達自我時,喉嚨常會感到不適。互聯網時代資訊開放,人們的眼界越來越廣,愚民策略、限制思想等行為已被視為野蠻落伍,這反映了人類集體意識的進化。隨著更多人具有同理心並懂得尊重差異,原本受壓制的喉輪能量將得以淨化重啟。透過順利表達自我和講出真心話,是協助喉輪能量運行的方式之一。同時,實際照顧喉嚨也非常重要,精微身與實體身體相互牽動影響,例如通過保護心臟來修身養性。本週我們從照顧好自己的實體喉嚨開始,不僅能預防提早衰老,還能幫助能量的順利運行。

預防早衰,喉嚨肌少症狀要注意

根據臺灣衛福部國建署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國人至少一成有吞嚥異常困擾,如喝飲料容易嗆到、常常咳嗽、聲音沙啞等,這些都是喉嚨肌少的退化警訊。如果不加以保養,人的吞嚥肌力會從四、五十歲開始衰退,隨著年齡增長,吸入性肺炎、慢性脫水、營養不良的風險也會增加。好消息是,肌力是可以鍛煉的。我常提醒大家要勤練臀腿大肌群,這不僅有助於防止跌倒,還能提升整體代謝循環。現在我們還要練習強化吞嚥肌力,這樣你才能夠自主攝取營養,尤其在美食豐富的臺灣,能夠愉快地享受美食到老是多麼重要。跟我一起做對這四件事,肌活喉嚨自己來:

◎哈哈大笑:微笑帶來健康,幽默成就事業
笑口常開最廣為人知的益處之一,就是能提高自然殺手細胞活性,讓我們遠離癌變。而當你在嘻嘻、呵呵、哈哈、嘿嘿笑的同時,還運動到了橫膈膜、腹部和喉頭肌肉。因為今天是講練肌肉嘛,開懷大笑、有笑出聲的這種,比拈花微笑、噗哧一笑還來得更有效一些。培養自身的幽默感、多跟有趣的朋友聊聊天、看脫口秀、看《小小兵》……經常沉浸於歡笑快樂中,你就離退化性疾病越來越遠。

◎持咒朗誦:聲音明亮,心靈富足
西藏有很多大師,到年紀很大都還口齒清晰、吞嚥無礙、講經講得特別流暢,當醫師後我在想,很有可能是因為天天持咒誦經的關係。撇除佛菩薩加持這一塊不談,人光是要發出這些咒音,我們的腦、喉嚨周邊、胸腹都會被鍛煉到,天天這樣練,自然不易衰老。上 YouTube 搜尋「洛桑加參」,我錄了三則藏傳心咒,歡迎多加利用。又或者你也可以朗誦你喜歡的文章,練習各種字正腔圓的咬字法,甚至多學一種新語言,然後大聲念出來、練發音,這些都對訓練喉部肌力有益。

◎唱歌吹笛唱歌吹笛:鍛煉喉嚨,快樂無限
我去河堤散步,經常看到許多長輩拿著麥克風唱歌,一邊泡茶談天說笑,我覺得這樣很好。尤其飆高音、情感豐沛的男女對唱、高低音輾轉悱惻、歌詞特別饒舌的那些,都像是在幫喉嚨做重量訓練。若不愛唱歌,也可以試著吹奏樂器。中式的笛笙簫,或西方的薩克斯風(Saxophone)等管樂器,都是你的訓練神器。如果玩的是樂器,還又多了一項活動手指、活化反射區,預防大腦退化的好處。

◎練肺活量:呼吸通暢,健康永駐
喉嚨與心肺息息相關,透過各種呼吸練習能預防喉功能老化。我在 YouTube 上教過多種方法,如<龜息法>、<黑蜜蜂呼吸法>、<倒三角的 Breathing Yoga 呼吸法>、<打通左右氣脈>等,這些能幫助全身脈輪打通。此外,依個人興趣,游泳、走路、登山或騎飛輪等活動也能增強肺活量,對延緩吞嚥和呼吸機能退化有益。養生需要整體考量,肺活量增加有助於呼吸功能的維持。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習方式,適度鍛煉,不要過度或懈怠。願你成為真實健康的自己,身心靈均安從鍛煉喉嚨肌力開始。

書籍介紹

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
作者:洛桑加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11/08

作者簡介
洛桑加參

現任
身心靈預防醫學醫師兼作家
Dr. Lobsang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

學經歷
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
台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
台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
台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
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京妍生技董事長
中華國際扶倪協會創辦人

來自雲南香格里拉藏區,是個西藏人,曾出家兩年,自幼即對藏醫藥學特別感興趣。十三歲離開青山環抱的家鄉到外地求學,先後曾至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St.Philomena College)攻讀物理系,後來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前往文藝復興時期創建的德國佛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進修,學的也是物理。

2000年因緣際會來到臺灣,實現兒時從醫夢,考上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在學習各種西方醫學知識的同時,也繼續研究東方的藏醫藥學與中醫養生概念。

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退化性關節炎防治,以及慢性病、癌症與睡眠調理。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簡單豐足》、《快樂醫學》均由時報出版,其餘作品散見各大媒體。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02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03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04

07月30日 請記住你正在走的路,是你曾經夢想抵達的地方

Heho健康
05

抽筋不停好煩惱!醫師提醒半夜抽筋主因是「這個」多吃2食物有助放鬆肌肉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wk
病榻中常夢見被哄騙開刀裝腰椎止滑夾前還能工作謀生,假日全家出遊景像!人在做天在看,這種醫畜還能善終嗎!對病患脊椎亂診亂開刀的這魎冥醫,趁你病害你命騙你棺材錢!要算計你就沒人躲得過!走路右兩腳趾才會麻痛,給部屏醫畜髒勳看!半年開了兩次刀,五次止痛術又植入止滑脫彈簧!每次都騙我講:-)手術後上山下海都沒問題!結果亂開到坐骨神經劇烈酸麻痛腰無法站坐!再去高長庚醫畜髒饒說這要開骨融合裝支架!術前晚還跑來問我你到底怎麼了?刀後症狀更嚴重,脊椎神經都開壞了!健康的椎間盤也被搓成泥挖走了!住院三天就要讓床給下個病患,開刀也是練刀助手開的!還笑回:-)你開刀前就是這樣子啦!訛詐上百萬止痛藥吃到洗腎成冤鬼!真是羞愧一大把年紀還被魎醫畜戲耍嘲笑亂開成殘,造就千萬醫療冤鬼!🤕🤕🤕
2024年09月03日03:24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大象醫師-周維薪】長期憋尿又很少喝水!該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

問8健康諮詢網

小孩臉圓長大更漂亮?陳裕恩院長解析「天生美女骨相」:3大特徵藏優勢

姊妹淘

新手爸媽必看!女嬰腳趾遭頭髮纏繞險壞死 醫說明「頭髮止血帶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

冬病夏治 中醫三伏貼調整體質

中華日報

心血管疾病發作前12年活動量就可看出端倪

明日科學

得過帶狀疱疹也可能再復發 醫籲:疫苗接種是防治關鍵

健康醫療網

近年大麻濃度提升 10 倍,罹精神病風險高安非他命近 4 倍

Heho健康

吃醋好處多!醫揭6大健康奇效 但「這樣喝」恐損牙傷食道

三立新聞網

【哺乳心樂園】乳房手術後的哺乳,在挑戰與希望中取得平衡!泌乳顧問可協助媽媽了解自身狀況,建立客製化的哺乳計畫

媽媽寶寶

河南婦上吐下瀉!檢查發現胃藏大量「一級致癌物」 元凶竟是筷子

CTWANT

【長庚醫師團】我的孩子被告知有心雜音,該怎麼辦?兒心醫師:有心雜音未必心臟有問題,即使有先天性心臟病,預後大多良好

媽媽寶寶

50 歲左右加速老化,研究:最明顯的是主動脈

科技新報

夏天失眠關鍵在體質?中醫解析3大「失眠型」症狀,教你對症調理有好眠

姊妹淘

台男精液無用比例逼近8成! 醫師:這些雷點導致「蟲蟲」品質下滑

藝點新聞

傳染力堪比新冠!廣東屈公病擴散 R0值達7專家憂蔓延速度快

TVBS

肝指數正常就沒事?一張表算出B肝帶原者的肝癌風險

康健雜誌

獨步全球!台灣「臨床AI驗證中心」如何將AI煉成全能醫師,走向全世界?

康健雜誌

連 5 年近千人遭蛇吻!8 月高峰注意「5 要 5 不」原則

Heho健康

35歲女靠「劉亦菲減肥菜單」狠甩8公斤!5天這樣吃,不挨餓也瘦身成功

姊妹淘

不開胸也能切腫瘤 她靠「1手術」切除胸腺瘤三天就出院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 雙和研究:傷腎傷心風險增

NOW健康

泡澡泡出「浴缸毛囊炎」?醫:洗前必做1動作、洗超過15分鐘更乾燥

康健雜誌

小麥的健康筆記/騎車別穿夾腳拖!專家爆:腳跟斷了救不回

中天電視台

家中長者「量六力」了嗎? 國健署推及時評估監測健康

NOW健康

心偲教育率28家中小企業攜手獻愛!「孩子,請多指教」公益野餐9/27登場

永續幫

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專家解析診斷方式、治療重點與預防對策

中華日報

頭暈、肩緊、精神差?芳療中醫師教:薑茶+刮痧+精油對抗「冷氣病」

中華日報

以為只是消化不良!43歲男腹脹…一查確診直腸癌第三期

中天電視台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中華日報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中華日報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中華日報

乳房腫塊突快速變大竟是少見「葉狀瘤」 嚴重恐皮膚潰瘍壞死

健康醫療網

失戀難走出? 專家建議「分手後第一步」:丟棄舊情人物品,更快釋懷與重新開始

常春月刊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鼻噴劑沒用?醫揭3關鍵原因

中華日報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魚皮、魚頭、魚內臟,竟隱藏「這些」風險?營養師揭:4要訣「吃魚安心法則」

華人健康網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NOW健康

久睡有害健康!每天睡逾9小時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34%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第一!高醫取得美國HIMSS第七級國際認證,獲智慧醫療最高榮耀

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