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30萬人次「急診躺超過1天」 醫嘆:急重症插管收入不如通水管

ETtoday新聞雲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記者邱俊吉/台北報導

醫院急診壅塞,民眾苦等不到病房,衛福部雖推動改善,但立法院調查發現,患者滯留時間仍持續拉長,去年超過26萬人次在急診躺逾1天,今年更上看30萬,而各界雖知急診缺照護人力是主因之一,攸關人力存續的急重症項目健保給付,卻長年未盡合理,例如氣管內插管的費用竟不如通水管,也導致急診更艱困。

根據立法院調查報告,衛福部為改善急診壅塞,於2021年起陸續辦理「提升急重症及加護病房轉診品質計畫」及「全民健康保險急診品質提升方案」這2項重點計畫,且預算不斷墊高,2021年合計2億551萬元,至2024年已達3億2861萬元,但據健保署統計,今年第1季全台急診收治近206萬人次,而2024、2023年全年分別約為728萬、747萬人次,今年急診量相對不減反增,醫護壓力沉重。

除了急診爆量之外,民眾更關切急診患者要花多少時間才能住進病房,但這方面的改善更令人失望。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急診品質提升方案」,較嚴重的檢傷第1、2、3級病人,在8小時內轉入病房的比率,是攸關品質的重要指標,但該比率卻從2022年的61.9%,一路下滑到2024年的59.5%,今年第1季再降至56.29%,代表患者在急診室苦等的時間愈來愈久,衛福部改善措施未奏效。

而急診檢傷最嚴重的第1級病人,最須趕緊住進病房,如願者卻年年下降。2023年在8小時內轉入病房者占總數62.58%,2024年掉到61.25%,今年第1季再減為54.89%;再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檢傷第1級患者住院情形,2023年能在8小時內轉住院比率分別為46.04%及67.47%,2024年降至45.77%與66.21%,今年第1季持續退步,分別掉到39.33%、60.53%,醫學中心已跌破4成,區域醫院也快守不住6成大關。

民眾近年可能常聽到不少親友抱怨在急診留觀超過1天,而數字也證實這不是錯覺。據健保署統計,患者待在急診室逾24小時的件數,在2023年約24萬,占總數3.32%;2024年突破26萬,占比提高至3.68%;今年更慘,光第1季便已累計逾7.7萬,占比也上升至3.75%,若無法改善,全年受苦人次恐突破30萬。

為改善急診塞車,健保署雖於2023年7月1日提高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的急診部分負擔,分別增加至750元及400元,希望改變某些民眾有病直衝大醫院、尤其是醫學中心的習慣,但這招沒奏效,因為醫學中心急診件數在2023年約181萬,2024年仍成長到191萬,而今年僅第1季便已破50萬,全年上看200萬,急診恐怕整年都擠,對於不得不到醫學中心的患者來說,付更多錢卻得等更久,有如遭受雙重懲罰。

急診「卡關」,急重症醫護人才流失是關鍵之一,而健保署為鼓勵醫療團隊,近年雖陸續調升部分項目給付點數,但立法院調查發現,以氣管內插管為例,3項健保給付約介於835至2321元之間,竟比不上水電修繕網路估價通水管費約1500至3000元。醫界10多年前已流傳「插管不如通水管」的玩笑,沒想到10多年後仍是笑話,但恐怕已沒人笑得出來。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美女議員驚傳罹癌!0期乳癌要化療嗎?醫曝存活率 這些人莫忘篩檢

健康2.0
02

1疾病復發「僅剩半年壽命」!健保擴大給付藥物 最多省400萬

三立新聞網
03

失智父到安養院拒食、憂鬱…孝女遭怨恨 醫嘆:時機錯誤

中天電視台
04

全球罕見!「身首離斷」重創患者獲救 上海醫師親揭「衛星鋼板」復位術

三立新聞網
05

肥胖竟是抗癌優勢?研究給出驚人答案:降低癌症死亡風險31%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7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最新消息

台灣護士荒、醫師太疲勞,怎麼解?鴻海推護理機器人、眼科AI 讓「預防醫學+精準醫療」踏出第一步!

今周刊

吃「優格加水果」減肥反變胖?營養師揭3大熱量陷阱 快掌握正確搭配法

健康醫療網

吃錯早餐穀物會致癌?! 研究:毒害跟培根、香腸一樣

中天電視台

43歲女腹股溝長「吊鐘狀腫塊」磨到發炎 醫:嚴重恐壞死!3族群風險高

CTWANT

全身無力沒精神!中年男檢查無異狀 醫揪關鍵:1數值過高

CTWANT

新生兒染上「這病毒」恐引發腦炎!無疫苗可打? 醫揭一招最關鍵

TVBS

醫起看/她水煮沸直接喝 從沒用濾水器...掀一票人共鳴

EBC 東森新聞

醫:咳嗽糖漿是「最大騙局之一」 含可待因恐成癮

中天電視台

B肝治療重大突破,發現新指標!2類人「肝功能正常」仍應評估治療追蹤

康健雜誌

惡夢連連可以治療嗎?科學家用聲音操控睡夢中情緒 讓惡夢轉好夢

康健雜誌

「網購紙箱藏毒」母女相繼罹癌 營養師:甲醛高溫易揮發

中天電視台

蜂蜜是素的嗎?為何全素食者幾乎都不吃蜂蜜?

康健雜誌

新生兒最脆弱!醫提醒「這病毒」開始肆虐:出現症狀立刻隔離

CTWANT

顛覆傳統觀念! 新研究:糖尿病患吃芒果可能更健康?

中天電視台

19歲大學生吸大麻後出現幻覺、妄想!醫揭大麻對大腦的真實危害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24歲男毛少又不舉 抽搐送醫「竟是泌乳激素過高」

中天電視台

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病案例上升!疾管署籲:皮膚勿直接碰觸髒汙物

健康醫療網

預防大腸病變 醫師推薦6大高危險族群大腸鏡檢查

台灣好新聞

自來水煮完直接喝?母堅持不過濾「以前的人都沒事」,北水處:「這樣做」才安全

造咖
影音

"巴氏量表政策"遭疑政治操弄 洪申翰怒斥:對同仁不公平

民視新聞影音

"巴氏量表政策"遭疑政治操弄 洪申翰怒斥:對同仁不公平

民視新聞網

心跳停2.85秒!他跑步突暈倒竟「病竇症候群」6症狀成警訊 醫:嚴重恐死

三立新聞網

夏日結石危機!逾半患者5年內復發 預防先從喝水做起

NOW健康

半夜頻尿2次恐降低存活率 醫:這3大原因要當心

中天電視台

嚴重氣喘救星 醫師:生物製劑帶來新希望

台灣好新聞

老公顏值竟影響老婆身材?美國研究:老公長得越帥,老婆越想減肥

優活健康網

皮膚紅疹小心禽蟎上身!醫揭「這些部位」易被叮咬:嚴重恐長水疱

優活健康網

「世界蚊子日」屈公病名稱解密 專家:屈「躬」才合理!

中天電視台

不是沒睡飽!40歲男「全身無力」檢查卻正常 醫見「1數值過高」拖垮活力

三立新聞網

獨/羅志祥主持中天《綜藝OK啦》 曝健檢沒紅字:都控制住了

中天電視台

子宮內膜厚度過低,做試管嬰兒幾乎無望? 醫:仍有機會用「3階段」療程補救

潮健康

18年研究證實:多吃6類食物讓人老得慢、不生病

三立新聞網

大學生夏日球場奔馳沒喝水 當晚兩腿無力腎臟險受損

健康醫療網

有高血壓會「臉紅、頭暈、脖子緊」?醫糾NG觀念:「絕大多數沒症狀」,這4種人容易中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7成糖友合併肥胖! 醫:「AI式控糖」助減重,預防腎功能雪崩式下滑

潮健康

「好膽固醇」太高也不行!醫提醒功能更重要:可能跟死亡率有關

太報

如何預防泌尿道結石找上門?蔡樹衛醫師:7招遠離草酸鈣結石、尿酸結石

華人健康網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有補助!防「皮蛇」神經痛、還能降失智風險20%…全台12縣市資格條件一次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嬌小女乳癌腫瘤竟大到27公分 醫:「沒追蹤」中西醫療法都無效

ETtoday新聞雲

金價看漲!我該買黃金嗎?林峰丕給「2個忠告」還不如買檔好的ETF

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