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全球罕見!「身首離斷」重創患者獲救 上海醫師親揭「衛星鋼板」復位術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4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大陸中心/程正邦報導

患者頸椎大跨度脫位如「身首離斷」,上海醫師3小時成功復位。(圖/翻攝微博)

中國上海長征醫院近日完成一場極限高難度手術,成功搶救一名因頸椎完全脫位,狀況形同「內在斷頭」的重傷患者。這場手術不僅是對醫療團隊技術與膽識的嚴峻考驗,更因其應用了全球首創的「衛星鋼板」固定技術,為極度危重的頸椎外傷患者帶來一線生機,被譽為醫學史上的重大突破。

患者接回頸椎後,目前生命狀況穩定,已拔除氣管。(圖/翻攝微博)

生命垂危:重創患者多器官幾近衰竭

這名患者因遭受機械臂的重擊,造成了罕見的大跨度頸椎完全脫位與脊髓重創。據《人民日報》報導,傷勢不僅導致他高位截癱,還伴隨著心跳驟停、血壓頻繁跌至危險值等生命垂危的症狀。更致命的是,他的雙側椎動脈受到嚴重撕裂,右側動脈斷裂被血塊堵塞,僅靠左側動脈維持腦部勉強供血,隨時可能因供血不足而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負責手術的骨科專家陳華江教授表示,從業近30年首見如此嚴重的頸椎外傷,當時患者已無法進行常規的影像學檢查。若不及時手術,脊髓損傷勢必會蔓延至呼吸和心臟中樞,最終導致死亡。

院方用3D展示術前和術後頸椎修復的狀況。(圖/翻攝微博)

冒險一搏:極限空間中完成精準復位

在毫無前例可循的情況下,由陳華江、王新偉兩位教授領軍的醫療團隊決定冒險一搏。手術過程中,他們必須在極為狹小的空間內,小心翼翼地清除錯位頸椎間的血腫,同時避免本已撕裂的血管再度破裂。

最關鍵的挑戰在於復位與固定。一旦在復位過程中操作不當,導致血管破裂,將立即造成大出血,視野受阻並危及生命。此外,手術還必須在確保不損傷周圍神經和脊髓的前提下,完成重建工作,每一步都不能有絲毫差錯。

患者「身首離斷」X光圖曝光,經上海醫師3小時搶救,成功復位。(圖/翻攝微博)

創新技術應用:「衛星鋼板」成關鍵救命符

面對這類極端病例,傳統的頸椎固定方式難以提供足夠的穩定性。陳華江教授的團隊大膽創新,首度應用自主研發的「衛星鋼板」輔助固定技術。他們將傳統的頸椎鋼板與專為患者量身打造的衛星螺釘系統相結合,為頸椎提供了超越常規的超強支撐,確保復位後的頸椎結構能穩固如山。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解決了困擾醫界的技術難題,也為類似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全新方案。

執刀的醫師團隊完成全球罕見手術,獲家屬送錦旗表揚。(圖/翻攝微博)

術後奇蹟:患者初步恢復,未來有望重建生活

經過近3小時的緊張手術,最終成功完成。術後,患者生命體徵恢復穩定,意識清晰,並在數日後成功拔除氣管插管,甚至能在家人協助下坐起,顯示神經功能已有初步恢復。目前患者已轉入系統性的復健階段,未來有望恢復部分活動能力。

陳華江教授表示:「哪怕只有一線生機,我們也要試。」他強調,這場手術是對現有頸椎外科技術極限的挑戰,也讓團隊在臨床上突破了「無人區」,為更多重症患者帶來希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防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疾管署提醒家長注意6點事項

NOW健康
02

年輕型失智症揪元凶,竟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醫揭:失智症初期常見3大警訊

華人健康網
03

每天只花幾分鐘!幸福情侶都在偷偷做的5件小事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04

自有品牌「碎辣椒片」檢出農藥超標!好市多「2點回應」:未流入市面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44

沈大媽
請醫界再幫忙追蹤個3-5年,哪怕過幾週就直轉急下葛屁了,患者充其量被當作實驗對象,但恢復良好就真的是傑出醫術👍
2小時前
Jst(世榮)
真是厲害,頸椎高位截斷,基本就是斷位底下全部癱瘓,這大概都是立刻宣判死亡的,居然還可以坐起,真該名留青史的~
2小時前
James
這顯示中國大陸不單是軍武科技進步,連醫療技術也是卓越!
2小時前
Terry
中國的遙遙領先卓越醫術令世人讚嘆!
2小時前
Ann
台灣曾經是音樂、戲劇、醫學都在亞洲領先 可是現在音樂、戲劇都被其他亞洲國家超越了 醫學不知道是不是很快也會
1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晚餐這樣吃一覺到天亮!深層睡眠增加20% 超強助眠食物曝

健康2.0

「咖啡配茶」預防骨質疏鬆!大型研究顛覆喝咖啡骨鬆 黃金喝法建議

健康2.0

肥胖竟是抗癌優勢?研究給出驚人答案:降低癌症死亡風險31%

健康2.0

護眼喝這杯!護眼必吃5食物 防黃斑部病變、白內障、乾眼症

健康2.0

美女議員驚傳罹癌!0期乳癌要化療嗎?醫曝存活率 這些人莫忘篩檢

健康2.0
影音

晚餐這樣吃一覺到天亮!深層睡眠增加20% 超強助眠食物曝

健康2.0影音

很多人搞錯!日本專家曝醬油、醋、鹽巴、砂糖保存祕訣 小心放錯容易壞

健康2.0

36歲美妝部落客荔枝兒驟逝!醫揭重鬱症最駭人3情況:連吃飯都沒力

健康2.0

37歲女罹三陰性乳癌 「先期化療再開刀」腫瘤細胞全消失

CTWANT

失眠食療還是藥物治療?10種失眠常見藥物與6種食療改善失眠

有醫靠

別讓藥效打折 北榮桃園分院提醒正確掌握服藥時間

台灣好新聞

宜蘭攤商食品疑慮!衛生局緊急稽查

宜蘭新聞網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再添2例 接觸染伊科病毒 加護病房治療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研究:炸薯條每週吃三次 糖尿病風險增2成!馬鈴薯「這樣吃」更營養

健康醫療網

高血脂飲食須知!營養師傳授3大保健方法+7大日常食物建議

潮健康

降壞膽固醇!健保署:血脂調節劑 9/1 起擴大健保給付

Heho健康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康健雜誌

險遭健保卡砸臉 藥師見患者「無歉意感」急籲民眾領藥勿做5事

CTWANT

今年累計 140 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北市病例數居冠

Heho健康

太晚睡、太早睡都不好?研究:10~11點睡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

康健雜誌

不只喝酒、吃海鮮可能釀痛風!營養師提醒飲食管理「2重點」揪出地雷

健康醫療網
影音

一杯珍奶誤一生?黃斯煒醫師親解—兒童肥胖影響終生健康

Hello醫師

冷凍蔬菜沒營養?吃馬鈴薯會胖?營養專家希望別再流傳的6大迷思

康健雜誌

你中獎了嗎?醫揭10大傷肝地雷 少喝水竟會無法解毒

中天電視台

電子煙、加熱菸違法銷售逾7千件!裁罰金額超過6億元

中天電視台

抽血就能驗大腸癌?專家揭敏感度僅五成:難取代糞便檢查

中天電視台

電蚊香比傳統蚊香安全?醫列「使用3原則」 示警:3類人少用

三立新聞網

蚊子叮咬小事?日本腦炎初期無症狀易輕忽 嚴重恐致命

NOW健康

失眠3型態!睡不著、睡不好、提早醒 恐自律神經失調

NOW健康

增 2 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疫調:母產前均有上呼吸道症狀

Heho健康

陳潔雯醫師專欄⟫女性、男性更年期症狀有哪些?新陳代謝科醫師的更年期保健建議

好食課

1疾病復發「僅剩半年壽命」!健保擴大給付藥物 最多省400萬

三立新聞網

飯後血糖不亂飆!「7種常見米」營養比較 醫:混吃更健康

TVBS

摘除罕見大型血管瘤 大林慈院為柬埔寨孩童慶新生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雙特異性抗體納入健保 復發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再添即戰力

健康醫療網

夏季大雨過後慎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 3步驟不鬆懈

NOW健康

B肝「肝功能正常」就安啦?研究:2類「肝功能正常」患者,仍需評估早治療

華人健康網

台人最常見「惡性淋巴瘤」半年恐侵犯全身!健保8月擴大給付免疫新藥

優活健康網

伊科病毒11型再現新生兒重症 2例嬰兒出生10天內送加護治療

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