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除罕見大型血管瘤 大林慈院為柬埔寨孩童慶新生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團隊歷經半年的艱難挑戰,順利為來自柬埔寨的阿莎完成長於耳部罕見的先天大型血管瘤治療,不僅摘除腫瘤,並重建已消失十年的耳朵,給孩子一個正常的面容。國際醫療中心在今天為阿莎準備返國前的慶生會,送上孩子喜歡的禮物與衷心祝福即將展開的美好未來。學會中文的阿莎說,感恩醫師與護士們,她會好好長大,幫助別人。
阿莎在今年二月來到臺灣展開正式的治療,在三月度過10歲生日的阿莎(Sok Reaksa),一出生就有被別人驚呼的「大耳朵」,一副深沉的紅近乎黑的色澤,從右臉頰的鬢角至下顎間都是厚實的血管瘤恣意生長、層層疊疊的蔓延處。往後腦勺延伸,13乘10公分面積的瘤已超過孩子半個臉大,像一頭血液飽滿的怪獸。
阿莎是由阿嬤與阿公帶著寄居在長女的家中,一共十口生活在四壁是鋁板的屋子,僅有一張床,阿莎得和阿嬤席地而睡。與腫瘤共存多年的阿莎說,不在乎自己的血管瘤,但還是會有許多小朋友問她、指指點點的。「妳長得好奇怪!」她得要一直去解釋一個自己也不理解的病。常對自己說:「一定會好的」;想著、也相信:「有一天,上天會幫我我。」
2018年5月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與柬埔寨總理青年志願醫師協會(TYDA),簽訂「柬埔寨醫療合作與緊急援助案」備忘錄。去年九月間,TYDA在距離吳哥窟二十分鐘車程的暹粒義診發現阿莎,限於醫療技術而請求慈濟是否可以幫助此個案。大林慈濟醫院在接到柬埔寨志工謝明勳的資訊後,經賴寧生院長、陳金城副院長與黃介琦整形外科醫師暨醫療長,評估討論後毅然承擔。
醫療團隊在兩個月內先針對腫瘤進行兩次栓塞後,四月間,結合整型外科團隊全體的能量,歷經八點五小時,順利為阿莎完成最重要的腫瘤摘除、皮瓣移植手術。黃介琦醫師說,這次整形外科精銳盡出,從開始拿腫瘤,然後取皮瓣、顯微血管接合,大家都很優秀,對阿莎很幫忙!
黃介琦表示,把腫瘤拿起來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要做耳朵的重建。在術中發現耳朵的軟骨沒有被腫瘤吃掉,但畢竟因血管瘤影響發育。藉由建立管狀皮瓣技術、多次整形,終於為阿莎塑造一個從出生就未曾現身的耳朵。
賴寧生院長在慶生會前致詞說,對阿莎而言,從未想過人生會有如此轉折的一天,而醫療團隊始終如常地堅守崗位,實踐學醫的初心,解除病痛、守護生命。如今,阿莎即將展開嶄新的人生旅程,這一切,正是在各專業團隊齊心協力下,共同成就的成果,也再次展現醫療使命的深刻價值。
陳金城副院長表示,血管瘤的治療需要仰賴跨專業團隊的緊密合作,更是醫療技術的挑戰,在醫療團隊的全力投入與細心照護下,阿莎的治療成果近乎完美,也讓她有機會迎向幸福美滿的新人生。
阿莎的主治醫師黃介琦也哽咽分享,歷經長達八個月的治療計畫,如今終於看見成果,感謝整個醫療團隊的支持與付出。他提到,過去老師曾提醒,大型血管瘤的手術極具挑戰,難度非常高,因此每當面對阿莎的手術前一晚,常常輾轉難眠,反覆思考如何做到最好。「每一次手術前,陳副院長總是鼓勵我:『勇敢去做。』治療初期,選擇先進行腫瘤栓塞,以減少腫瘤體積,待其縮小後再進行手術。最後階段,醫療團隊採用大腿組織移植,進行耳殼與皮瓣的重建手術,成功讓阿莎擁有一隻與一般人無異、自然的耳朵。
在阿莎慶生會上有歡喜,也有即將分離的不捨。大家眼中的阿莎既調皮又勇敢。治療過程中得忍耐腫瘤栓塞與術後傷口的痛楚,以及難喻的擔憂與惶恐。每當聽到阿莎痛楚襲來時的哭泣,黃介琦總難過不已。而阿莎眼中的醫師叔叔,即使周末假日也會來查房,並買來牛奶、優酪乳、起司蛋糕與水果補滿冰箱。阿莎說,黃醫師會買牛奶、水果給我。他會一直想到我,所以我相信醫師。
黃介琦說,回想第一次看到阿莎的資料時的心情,真的太困難!也是一個挑戰!還好,沒輕易放掉,現在才能常聽到阿莎說謝謝,很開心!總算無愧於心,對得起證嚴上人與大家的祝福。能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是靠大家!有很多醫師、護理、志工一起關心!都是團隊合作才有辦法這樣。醫療就是盡能力把他做好。
大林慈濟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將與柬埔寨慈濟志工將持續合作,協助孩子後續的發展以及回臺灣複診。
撰文/于劍興、江珮如;攝影/張菊芬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