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易復發,奪命風險高!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精準治癒現曙光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1小時前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易復發,奪命風險高!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精準治癒現曙光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s, 簡稱DLBCL)為國人最常罹患的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一旦復發治療挑戰將更加嚴峻,患者可能僅剩半年壽命 ,治療刻不容緩。

為增加復發治療選擇可近性與即時性,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民國114年8月1日起,正式宣布新突破性免疫治療–『雙特異性抗體』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第三線之給付。給付條件包括:『復發性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先前曾接受至少兩線全身治療』、『具CD20抗原陽性』,以及『前線救援治療需符合a.治療兩個療程以上復發或發生疾病惡化;或b.經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失敗者』等 (詳見附件1),符合之病友可於第三線由醫師協助申請使用,最長可申請12個療程,推估第五年時每年將有約兩百名病友可受惠,最多有望省下三百五十萬元至四百萬元不等之藥費 。

就此,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黃泰中秘書長表示,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為癌症治療領域備受矚目之突破性新藥,依2025年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ational Cancer Comprehensive Network, NCCN)最新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指引所載,本次獲得給付之雙特異性抗體,被列為第三線偏好選擇之推薦藥品 ,因此本次給付極具意義,代表我國健保更進一步接軌國際,給予復發性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友一線生機,增加『即戰力』之選擇,有望再度提升治療成績。

治療不能等: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復發恐只剩半年時間

淋巴瘤可分為何杰金氏與非何杰金氏兩大類,依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當年度淋巴瘤新案例共有3,433例,其中九成以上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219例)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葉士芃理事長分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最常見的類型,在台灣約佔五成以上,雖較好發於五十歲以上族群,但任何年紀都可能罹病;因惡性度高、侵襲快速,且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因此治療應越快越好,避免等待空窗期。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目前第一線標準治療為『R-CHOP』組合,包括抗CD20單株抗體、類固醇、化學治療等五種治療藥物。葉士芃理事長表示,接受第一線治療組合後,有約六成患者可達到完全緩解並治癒,而有約兩、三成雖一開始能達到完全緩解,但其後仍會復發,剩下約一成則為無法達到緩解 ,後面兩種情況就分別被稱為『復發性』與『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不論是復發性或難治性,預後都會變得不太樂觀,根據回溯性研究,平均整體存活期可能僅剩下6個月 。此時第二線的救援治療會使用強度更高的化學治療,經過救援治療後達成完全緩解者,若身體狀況允許,應考慮接受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幹細胞移植,以爭取最佳治癒率;惟仍有不少患者因年紀較長或身體狀況較差,不適合接受移植,還有些情況是移植後又再度面臨復發。熬過反覆高強度化療痛苦後又復發,經常讓患者與家屬都備受挫折,身心俱疲,身為醫師看了也很不捨,希望能出現更多有效且可近性高的即戰力治療選擇。

獨特雙抗機轉:活化並牽引T細胞精準擊殺癌變B細胞

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問世,就成為上述復發性與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即戰力的關鍵選擇之一。黃泰中秘書長表示,雙特異性抗體屬於免疫治療,其作用機轉源自於其同時具抗CD20與抗CD3的兩端結構,「抗CD20端會找到並抓住癌變B細胞,同時抗CD3端則會與免疫T細胞接合,活化T細胞並引導其直接攻擊癌變B細胞。」(詳見附件2)

憑藉上述獨特機轉,雙特異性抗體能將殺手T細胞與病癌變B細胞拉在一起,達成精準攻擊的效果,經由大型臨床試驗 也證實有機會提升完全緩解率。黃泰中秘書長說明,針對曾接受過兩線以上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患者,在接受雙特異性抗體治療後,有超過一半者出現緩解,其中更有超過四成於平均42天時即達成完全緩解;且由長期追蹤數據來看,達成完全緩解者,可維持無復發的狀態達近30個月、也就是超過兩年半的時間(詳見附件3),相較於過往可能撐不到半年的瓶頸,雙特異性抗體的出現,對預後確實帶來很大幫助。

三線治療更多元:健保納入雙特異性抗體成為復發即戰力

過往要使用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患者必須自行負擔破百萬高價藥費,如今,健保署宣布給付的好消息。從今年8月1日起,符合給付條件之復發性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都有機會於第三線由醫師協助申請雙特異性抗體、最多12個療程之給付。

健保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納入雙特異性抗體此一關鍵即戰力後,目前第三線治療共三種治療可選擇,包括雙特異性抗體、抗體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s, 簡稱ADC藥物)與CAR-T細胞治療。黃泰中秘書長說,三種治療其實各有優勢(詳見附件4),都可提高緩解機會,醫師會視每位病患不同的病況給予專業建議。黃泰中秘書長解釋,ADC藥物是單株抗體標靶與小分子化療的結合,而知名度最高的CAR-T與本次最新獲得給付的雙特異性抗體,在性質上則都屬於免疫治療。兩者在給藥上的差異為CAR-T需抽取患者血液,分離免疫細胞,在體外透過基因工程,強化並增殖T細胞,再輸注回病人體內;雙特異性抗體則因其本來就是已配製完成的藥物,故可直接進行施打。

黃泰中秘書長進一步分析,健保CAR-T只有經衛福部認定的醫院才能執行,目前台灣僅有8家,多集中於都會區,而雙特異性抗體則無此限制。此外,目前台灣所引進的CAR-T需要將血液冷凍送到國外,待完成上述程序後再運送回台,從健保申請到實際輸注強化過的T細胞至病人體內,約需耗時三個月,等待期就必須透過橋接治療,來穩定病況,但好處是CAR-T只要輸注一次即完成療程。雙特異性抗體則是健保申請通過就可立刻使用,也不限制醫院,故本次給付等於是增加了一個『即戰力』的免疫治療選擇,對無法跨縣市醫療與病況較緊急的病人來說,有望補足其需求,只是雙特異性抗體療程設計為分次施打,整體療程期間會較長,但也因為給藥設計為逐步調高劑量,故在毒性與副作用控管上也會相較緩和。

雙特異性抗體獲給付:接軌國際並減輕患者經濟重擔

葉士芃理事長說,8月起雙特異性抗體獲健保給付的好消息,更進一步補足了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於復發治療的可近性與用藥即時性,可望給予病友更全面性的支持;也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有助國內醫療照護更能與國際先進治療趨勢保持一致,並為我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提供多元治療選擇。同時,葉士芃理事長也強調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有可能治癒的癌症,面對治療策略越來越多元與多樣,治療成績也持續進步,鼓勵病友即使復發也不要放棄希望,主動跟主治醫師討論治療選擇,積極配合醫囑,都有機會長期穩定病情。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含糖飲料更毒!研究揭「它」大增38%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02

血管「最怕5類食物」!營養師示警:多吃恐害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03

父親過世前幾天,她說:我和爸爸關係非常差,以往都不想見他,但不可思議,這段時間每天都探望他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不不只塑膠製品!環境荷爾蒙4大常見來源曝,長期累積恐增乳癌風險...醫授3招遠離環境毒素

良醫健康網
05

每天只花幾分鐘!幸福情侶都在偷偷做的5件小事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蚊子叮咬小事?日本腦炎初期無症狀易輕忽 嚴重恐致命

NOW健康

增 2 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疫調:母產前均有上呼吸道症狀

Heho健康

飯後血糖不亂飆!「7種常見米」營養比較 醫:混吃更健康

TVBS

雙特異性抗體納入健保 復發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再添即戰力

健康醫療網

夏季大雨過後慎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 3步驟不鬆懈

NOW健康

B肝「肝功能正常」就安啦?研究:2類「肝功能正常」患者,仍需評估早治療

華人健康網

台人最常見「惡性淋巴瘤」半年恐侵犯全身!健保8月擴大給付免疫新藥

優活健康網

伊科病毒11型再現新生兒重症 2例嬰兒出生10天內送加護治療

CTWANT

失智父到安養院拒食、憂鬱…孝女遭怨恨 醫嘆:時機錯誤

中天電視台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治療成功 42歲男戰勝糖尿病了

中天電視台

肝指數正常就沒事?國內新研究:2 項指標更精準判斷 B 肝治療時機

Heho健康

「藥」注意服用時間 北榮桃園分院:這樣吃藥避免刺激腸胃

中華日報

孩子脖子黑黑的⋯是沒洗乾淨嗎?兒科醫揪「黑棘皮症」好發肥胖兒童

優活健康網

防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疾管署提醒家長注意6點事項

NOW健康

玩手機、姿勢不良!年輕族群頸椎病變激增 醫籲「這些症狀」須盡快就醫

健康醫療網

淋巴癌免疫新藥納健保 5年200人受惠「年省400萬」

中天電視台

美兆健檢38年品牌升級台北開幕,發表300萬筆亞洲最大健檢數據分析,提出2030預防醫學健康行動藍圖戰略

優活健康網

流感不是一般感冒!專家示警高齡與慢性病族群重症風險

中華日報

眼中風錯過黃金急救為什麼會失明?陳瑩山:眼梗塞、眼出血微脈衝激活雷射搶救視力

華人健康網

面對早期肺癌術後復發風險 輔助性標靶藥物成關鍵

中華日報

枸杞驗出重金屬!營養師公開「排毒代謝吃法」 別因體積小吃多

常春月刊

睡不好、肩頸僵硬與1文明病有關 桃園醫院:女性患者比例是男性2倍

桃園電子報

常見用藥安全駕駛指引出爐 9類藥物恐影響行車安全

自由電子報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再添2例!均染「伊科病毒11型」

中天電視台

8旬婦「無接觸汙水汙泥」意識不清染類鼻疽!住院治療中

中天電視台

吳淑珍低血壓休克又昏倒 醫推測:身體的自動駕駛壞了!

中天電視台

追蹤20年!台大揭B肝治療新指標 2類患者需警覺

中天電視台

晚美人生我做主 新北市社會局邀中醫師沈邑穎授養生之道

中華日報

年輕型失智症揪元凶,竟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醫揭:失智症初期常見3大警訊

華人健康網

狐臭噴香水沒用! 28歲女外派日本遭排擠只因「氣味不相投」

健康醫療網

母罹肺癌!女兒一驗也中鏢 醫:家族史風險增14倍

中天電視台

愛吃飯也能護血糖?醫揭澱粉秘密:壽司飯勝熱Q白飯

Heho健康

電蚊香非無害神器 醫示警「長期吸入」恐怖後果:睡覺要拔掉插頭

CTWANT

保健品不是吃愈多愈好 醫點名6大營養素:過量恐便秘、四肢麻木

聯合新聞網

無印良品魷魚片磷酸鹽超標6倍、好市多辣椒片殘留農藥 邊境遭攔截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好市多辣椒片農藥超標 無印良品魷魚片添加物超標6倍

中天電視台

醫療崩潰中?落跑護校生:花花班太嚇人 醫院引進外籍護佐補人力

中天電視台

亞洲最大300萬筆健檢數據 台灣人「5大症頭」出爐!

中天電視台

從10歲女童梅毒案例到情慾教材:專家揭教育部「性教育手冊」10大致命缺失

信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