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康健雜誌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 出處/康健雜誌 文/羅真 圖/photoAC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許多疾病無聲侵蝕人體健康,脂肪肝是其一。全球大約每4名成人就有1人罹患非酒精引起的脂肪肝,這個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即使常規健檢都有可能被忽略,有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走向肝損傷以及心臟疾病。究竟該如何避免疾病來敲門?

脂肪肝是肝臟堆積異常數量的油泡的現象,當脂肪佔肝臟總重的5%以上就被稱作脂肪肝。這個疾病可能源於酒精攝取過量,也可能源於先天或者後天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帶來的肥胖、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及血脂異常等,後者稱作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可能引起永久性的肝損傷,同時會增加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的風險—雖說這些疾病有許多相同的危險因子,但文獻顯示,比起有相同心血管危險因子、但肝臟沒問題的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確有較高的心臟病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針對這個肝臟方面的問題,在《動脈硬化、血栓及血管生物學期刊》發布一份科學聲明,其中援引國際研究指出,全球大約每4名成人就有1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台灣所屬的東亞地區盛行率為27%,在世界各地居中。不過我國本土研究看到的數字更驚人,醫界曾分析國內10間醫療機構、超過2,000名健檢民眾的資料,結果顯示高達44.5%的人罹病。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疾病盛行率雖高,但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

疾病無聲 缺乏標準化診斷?

美國心臟協會在聲明中提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不⾜,除了源於⼈們對疾病認識不夠、疾病本身初期症狀不明顯之外,臨床上缺乏標準化的診斷也是原因之一。

該聲明指出,多數肝臟細胞過度堆積脂肪的患者並不會進展到肝炎、肝硬化或肝癌,但有的人就是會,而臨床上很難判別哪些病人會有這樣的疾病發展,因而需要有效率的篩檢工具。

然而,在常規血液檢查方面,肝發炎指數GOT(又稱AST)與GPT(又稱ALT)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不高,即使患者肝臟發炎,這些數值仍可能顯示正常,而數值異常時,也可能被錯誤歸因於醫療副作⽤或近期飲酒所致,因此並不實用。肝臟切片是黃金診斷工具,但這項檢查昂貴且具侵入性,還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

在影像檢查方面,超音波檢查在偵測脂肪變性上較不敏感,且無法量化脂肪變性的程度;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相對精準,但成本也較高昂。因此總的來說,未來可能需要考慮以能夠評估肝臟彈性及脂肪變性的肝纖維化掃描工具合併肝切片檢查來提升診斷率。

全民健保給付多元工具 在台灣正確診斷不難

「美國跟台灣不太一樣,台灣醫療可近性相當高,」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臨床教授、好心肝基金會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表示,美國主要採私人健康保險,民眾就醫門檻較高,連帶影響疾病的診斷率,但台灣不同,台灣實施全民健保,民眾隨時就醫方便,醫師也能掌握較多病人資訊,並運用多元健保給付的工具綜合判斷病情,因此儘管每樣檢查工具都有各自的盲點,但適時與綜合運用下,正確診斷並不困難。

一般來說,醫師要判斷民眾是否有脂肪肝,臨床上會先問診了解其病史、是否有脂肪肝相關的危險因子,接著可能會檢驗血液及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

(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因子。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整理/羅真)

李懋華說明,腹部超音波在各級醫院乃至部分診所相當普及,醫師能藉由這項工具比較肝臟、脾臟、腎臟的脂肪含量、以及檢視血管狹窄情形,「它沒有侵入性且有健保給付,是篩檢脂肪肝的利器」。在血液檢查方面,由於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數肝功能正常,因此抽血不見得能發現有異;倘若血液檢查數值超標,有其中一種可能是脂肪肝帶來的肝臟發炎,這時要特別謹慎,別讓肝臟反覆發炎、結疤,持續走向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市面上還有其他健保未給付、需要自費的肝臟影像檢查,李懋華認為那同樣是評估肝功能與肝纖維化的工具之一,同樣不像肝切片檢查那樣能確認診斷,且不是健保給付疾病治療的要件,因此若醫師在判斷病情上不需要,那麼病人未必要額外自掏腰包檢驗。

國內脂肪肝年輕化、瘦子也罹病 成人均應每年「超」1次

李懋華為台灣較擔憂的不是診斷不足,而是疾病盛行率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攀升,且漸漸年輕化。「台灣調查脂肪肝的盛行率在3到5成不等,門診中很多年輕病人,有的甚至未成年、在高中升大學階段體檢肝功能不正常,一來到這裡就確認過重、嚴重脂肪肝」。

他也強調,雖說常見的脂肪肝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肥胖等,但是瘦的人裡頭也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有脂肪肝。因此,在超音波檢查普及的情況下,肝病基金會推廣自問「今年『超』了沒?」每年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同時偵測肝膽腸胃及血管問題是否有異狀。

及時診斷 肝損傷或許可逆

「及時診斷,肝損傷或許可逆」是美國心臟協會官方發布的新聞強調的重點之一。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醫學教授暨聲明撰寫委員會主席保羅.杜爾提到,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減重或避免體重增加,是促進多數⼈健康的有效之道。

目前脂肪肝尚無經核准的特效藥,生活型態的改變在治療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飲食方面的建議包括降低脂肪、限制精製糖、選擇富含纖維的蔬菜及全穀物,並且可考慮地中海式飲食。此外,要避免攝取酒精,因為即便是少量酒精都會加重脂肪肝並干擾肝臟修復功能。

減重也能帶來很好的療效,文獻顯示,每天20~30分鐘的⾝體活動可以減少肝臟脂肪並增加胰島素敏感度;而減少5~10%的體重能逆轉許多患者的脂肪變性、減少肝炎程度。

延伸閱讀:

消除脂肪肝飲食4招,脂肪肝症狀、原因、治療一次看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含糖飲料更毒!研究揭「它」大增38%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02

父親過世前幾天,她說:我和爸爸關係非常差,以往都不想見他,但不可思議,這段時間每天都探望他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電蚊香比傳統蚊香安全?醫列「使用3原則」 示警:3類人少用

三立新聞網
04

不不只塑膠製品!環境荷爾蒙4大常見來源曝,長期累積恐增乳癌風險...醫授3招遠離環境毒素

良醫健康網
05

每天只花幾分鐘!幸福情侶都在偷偷做的5件小事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2

wk
人在做天在看,這種醫畜還能善終嗎!對病患脊椎亂診亂開刀的這魎冥醫,趁你病害你命騙你棺材錢!要算計你就沒人躲得過!走路右兩腳趾才會麻痛,給部屏髒畜勳看!半年開了兩次刀,五次止痛術又植入止滑脫彈簧!每次都騙我講:-)手術後上山下海都沒問題!結果亂開到坐骨神經劇烈酸麻痛腰無法站坐!再去高長庚黑髒醫饒說這要開骨融合裝支架!術前晚還跑來問我你到底怎麼了?刀後症狀更嚴重,脊椎神經都開壞了!健康的椎間盤也被搓成泥挖走了!住院三天就要讓床給下個病患,開刀也是練刀助手開的!還笑回:-)你開刀前就是這樣子啦!訛詐上百萬還吃藥吃到癱瘓命危,真的冤死!對醫成雙腿殘爛在床的病患還粗暴戲弄嘲笑,這魎醫療畜牲也太骯髒了!🤕🤕🤕
2024年06月25日14:27
Tung🥳
市場能推的投資政府要拋訊息 不然被731搶先就不好了⋯⋯
2022年04月26日10:44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高血脂飲食須知!營養師傳授3大保健方法+7大日常食物建議

潮健康

降壞膽固醇!健保署:血脂調節劑 9/1 起擴大健保給付

Heho健康

險遭健保卡砸臉 藥師見患者「無歉意感」急籲民眾領藥勿做5事

CTWANT

今年累計 140 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北市病例數居冠

Heho健康

太晚睡、太早睡都不好?研究:10~11點睡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

康健雜誌

不只喝酒、吃海鮮可能釀痛風!營養師提醒飲食管理「2重點」揪出地雷

健康醫療網
影音

一杯珍奶誤一生?黃斯煒醫師親解—兒童肥胖影響終生健康

Hello醫師

冷凍蔬菜沒營養?吃馬鈴薯會胖?營養專家希望別再流傳的6大迷思

康健雜誌

你中獎了嗎?醫揭10大傷肝地雷 少喝水竟會無法解毒

中天電視台

電子煙、加熱菸違法銷售逾7千件!裁罰金額超過6億元

中天電視台

抽血就能驗大腸癌?專家揭敏感度僅五成:難取代糞便檢查

中天電視台

電蚊香比傳統蚊香安全?醫列「使用3原則」 示警:3類人少用

三立新聞網

蚊子叮咬小事?日本腦炎初期無症狀易輕忽 嚴重恐致命

NOW健康

失眠3型態!睡不著、睡不好、提早醒 恐自律神經失調

NOW健康

增 2 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疫調:母產前均有上呼吸道症狀

Heho健康

陳潔雯醫師專欄⟫女性、男性更年期症狀有哪些?新陳代謝科醫師的更年期保健建議

好食課

1疾病復發「僅剩半年壽命」!健保擴大給付藥物 最多省400萬

三立新聞網

飯後血糖不亂飆!「7種常見米」營養比較 醫:混吃更健康

TVBS

摘除罕見大型血管瘤 大林慈院為柬埔寨孩童慶新生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雙特異性抗體納入健保 復發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再添即戰力

健康醫療網

夏季大雨過後慎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 3步驟不鬆懈

NOW健康

B肝「肝功能正常」就安啦?研究:2類「肝功能正常」患者,仍需評估早治療

華人健康網

台人最常見「惡性淋巴瘤」半年恐侵犯全身!健保8月擴大給付免疫新藥

優活健康網

伊科病毒11型再現新生兒重症 2例嬰兒出生10天內送加護治療

CTWANT

失智父到安養院拒食、憂鬱…孝女遭怨恨 醫嘆:時機錯誤

中天電視台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治療成功 42歲男戰勝糖尿病了

中天電視台

肝指數正常就沒事?國內新研究:2 項指標更精準判斷 B 肝治療時機

Heho健康

「藥」注意服用時間 北榮桃園分院:這樣吃藥避免刺激腸胃

中華日報

孩子脖子黑黑的⋯是沒洗乾淨嗎?兒科醫揪「黑棘皮症」好發肥胖兒童

優活健康網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易復發,奪命風險高!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精準治癒現曙光

華人健康網

防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疾管署提醒家長注意6點事項

NOW健康

玩手機、姿勢不良!年輕族群頸椎病變激增 醫籲「這些症狀」須盡快就醫

健康醫療網

淋巴癌免疫新藥納健保 5年200人受惠「年省400萬」

中天電視台

美兆健檢38年品牌升級台北開幕,發表300萬筆亞洲最大健檢數據分析,提出2030預防醫學健康行動藍圖戰略

優活健康網

流感不是一般感冒!專家示警高齡與慢性病族群重症風險

中華日報

營養師解析⟫補對營養選鯖魚!挪威鯖魚的EPA、蛋白質與日常料理一次掌握

好食課

眼中風錯過黃金急救為什麼會失明?陳瑩山:眼梗塞、眼出血微脈衝激活雷射搶救視力

華人健康網

面對早期肺癌術後復發風險 輔助性標靶藥物成關鍵

中華日報

枸杞驗出重金屬!營養師公開「排毒代謝吃法」 別因體積小吃多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