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海島馬爾地夫負債暴增約2倍瀕臨破產 恐步上斯里蘭卡後塵
馬爾地夫(Maldives)被推崇為全球最美麗的海島、印度洋中最美的花環,但是這個美麗小島如今蒙塵,恐成為另一個斯里蘭卡,原因是馬爾地夫政府債務可能違約,這個全球知名度假小島深陷日漸加深的債務危機,外匯存底暴跌,迫在眉睫的債務償還壓力,威脅經濟穩定。
《Swarajyamag》記者斯塔伊庫(Dimitra Staikou)的報導揭密:中國對馬爾地夫大量放款和出口大量商品,北京的影響力在這個島國不受約束,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馬爾地夫背上沉重的負債,目前瀕臨債務違約。
馬爾地夫政府可能破產
斯塔伊庫預期,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國際干預或債務重組,馬爾地夫可能會步上鄰國斯里蘭卡破產的後塵,陷入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
綜合印度媒體《Business Standard》與《Swarajyamag》報導,馬爾地夫債務問題的規模令人震驚。該國政府整體債務從2018年的30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3月的82億美元,6年內暴增1.73倍或52億美元。
專家預計到2029年馬爾地夫政府的債務可能超過110億美元(約3250億元台幣),目前外債部分占34億美元,主要債權國為中國與印度。
馬爾地夫正努力應對嚴重的債務危機,各界擔心該國可能出現類似斯里蘭卡政府財政崩潰的違約情況。儘管實施緊縮措施,馬爾地夫仍在努力管理快速消耗的外匯存底,主要大筆債務將於2025年和2026年到期。
馬爾地夫的財政前景相當堪憂,2025年馬爾地夫必須償還6億美元的外債,2026年更是必須償還高達10億美元的債務。
波灣國家無視馬爾地夫借款的請求
因此,信用評等機構紛紛下調馬爾地夫的主權信評。惠譽在2024年6月至8月期間三度下調馬爾地夫的主權評級,而穆迪維持對馬爾地夫政府長期信用狀況的負面展望。
為了應對債務危機,穆伊祖(Mohamed Muizzu)總統領導的政府已推出多項辦法,來減少政府支出和增加收入,包括提高遊客稅收,削減官員薪資,並計劃出售國營企業股份。
此外,媒體報導,馬爾地夫還向富有的波灣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國請求3億美元的援助,但是這些要求被無視了。
穆伊祖總統也曾經向中國尋求2億美元的財務援助、債務再融資和貨幣互換協議,但是也沒有收到北京正面的答覆。
遊客人數增加,以及馬爾地夫和印度達成7.5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短期內緩解馬爾地夫的困境,有助於維持進口付款和政府支出,但是不可能完全抵消馬爾地夫沉重的債務負擔。
馬爾地夫基本的經濟結構脆弱,包括生產基礎薄弱、嚴重依賴進口、經濟多元化程度低,加上油價上漲等外部衝擊,持續給脆弱的經濟帶來下行的壓力。
馬爾地夫取消91%的中國產品關稅
可惜的是,2025年1月生效的中國和馬爾地夫自由貿易協定(FTA)非但沒有緩和馬爾地夫的財政壓力,反而進一步加深債務危機。
儘管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已達到約7億美元左右,但是光是中國,就佔據馬爾地夫進口總額的97%,而馬爾地夫的出口額僅佔不到3%。
根據這一份自由貿易協定,馬爾地夫取消91%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此舉使中國公司獲得不成比例的巨大利益,反而對這個島國的經濟造成嚴重的危害。
2025年前兩個月,馬爾地夫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激增至6,500萬美元,比2024年同期的4,300萬美元大增2200萬美元,增幅高達51.2%。
今年前2個月,馬爾地夫政府的進口關稅收入暴跌64%,從去年同期的3.85億馬爾地夫盧比,大跌至1.38億馬爾地夫盧比。
此外,該自由貿易協定也向中國企業開放馬爾地夫旅遊業,導致中國遊客帶來的經濟利益更多流回中國企業,並沒有促進馬爾地夫經濟的發展。
旅遊業是馬爾地夫的主要收入來源,貢獻約30%的GDP,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約為74.8億美元。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