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60歲男規律運動卻昏倒,心臟為什麼會突然「罷工」?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6月03日09:13 • 發布於 06月03日09:13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60歲男規律運動卻昏倒,心臟為什麼會突然「罷工」?

一名60歲男性規律運動,也沒有三高病史,某天竟無故暈倒,就醫後才發現罹患「房室傳導阻滯」,會讓心臟突然「罷工」。房室傳導阻滯是什麼疾病?如何自我察覺?

一名60多歲男性高階主管,平時有規律運動習慣,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僅有心跳較慢的狀況。近期卻開始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半夜起床上廁所還曾昏倒。後續經醫師檢查,發現在睡覺時心跳竟暫停超過8秒,確認為嚴重可能猝死的「房室傳導阻滯」。好在後續立刻安排手術,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才順利讓心臟運作「上軌道」。

房室傳導阻滯分三度,症狀有哪些?

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身體健康的成人平均靜態心跳每分鐘約60~100下,隨活動量增加,心跳也會跟著加速。當心房與心室間的訊號傳遞出問題,出現房室傳導阻滯,就有可能因房室收縮不同步,導致心跳不穩定或變慢至每分鐘低於60下。

房室傳導阻滯分三度:

一度:心搏脈衝傳導速度比一般心搏來得慢,但通常不會引發症狀或身體不適,臨床上多以觀察為主,不用治療。

二度:部分心房脈衝無法傳遞至心室,導致脈搏不規則。醫師將針對患者出現症狀與否,評估有無需要裝置人工心臟節律器。

三度:心搏脈衝無法傳導,須使用人工心臟節律器,避免患者出現生命危險。

當心跳過慢,血液無法順利輸出,將引發易喘、呼吸困難、暈眩、冒冷汗等一系列症狀。不過,白天受自律神經影響,出現心搏較緩時,活動一下就可稍微改善。夜晚則因主要是副交感神經作用,心跳速度本來就比白天更慢,讓症狀變更明顯外,半夜如果起床上廁所,從躺平快速變站立,就容易出現「姿勢性低血壓」,血液一下子打不到腦部導致暈倒。

心跳慢就得治療?醫師:符合這3情形才需要

房室傳導阻滯的主要症狀是心跳過慢,但心臟跳得慢,就一定需要治療嗎?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指出,房室傳導阻滯不是單獨存在的疾病,通常是合併其他像冠狀動脈心臟病、竇房結及房室結缺氧等情形,導致房室傳導異常。潘俊伸則表示,年齡超過50歲以上,愈年長也愈有可能發生傳導阻滯的情形,患者可能也不自知自己有心臟跳得慢的問題。

在診斷患者的房室傳導阻塞嚴重程度及是否須治療時,除心跳慢外,也會考量症狀及心臟暫停時間等要素。圖片來源 / Freepik

陳冠群指出,當患者心跳過慢且同時有以下狀況時,就應提高警覺是否有可能是房室傳導阻滯:

‧ 白天心跳暫停超過3秒,晚上超過4秒。

‧ 已透過血管攝影等方式,排除血管阻塞問題。

‧ 目前未服用β受體阻斷劑或鎮定安眠相關藥物。

心臟跳太慢不易發現,擔心突猝死如何自我覺察?

心臟跳太慢,發出的求救訊號並不明顯,往往難以自我察覺。因此潘俊伸指出,若懷疑有心臟方面的問題,應透過「規律體檢」定期至醫療院所做靜態心電圖。也可在健檢時詢問是否可配戴24小時心電圖,或長天期心電圖做檢查。平時在喝足量的水及攝取充分的營養外,也應避免吸菸、熬夜、過量飲酒等不良習慣。

若有出現相關症狀,經醫師檢查評估須裝設人工心臟節律器,其實也不用太緊張擔心。因目前人工心臟節律器技術已進步不少,除5~10年要換一次電池外,僅需多注意安裝後手術傷口的護理,以及注意磁場較強的環境例如機場安檢門、高壓變電箱等。

延伸閱讀:

新冠確診後,咳嗽一直好不了?快速提升免疫力、改善體質全攻略

心律不整症狀、原因?嚴重會致死?3大治療方式一次看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02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03

別再看體重!「1數字」才決定健康:太多害心梗、三高

三立新聞網
04

男左腹痛月餘,竟是直腸癌第3期!無血便、便祕、無家族病史,也要提高警覺

華人健康網
05

男吞嚥困難竟是雙癌警訊!3個月分階段治療,成功根除食道癌與肺腺癌

華人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4

瑾紘
打新冠疫苗後心臟出問題的人一堆啊,20年前心臟科都沒像現在這樣爆滿
2024年06月15日09:55
Newborn
上了40歲散步走走即可,高強度運動者,傷身未必長壽!
2024年06月15日12:16
wk
部屏社工專員就是替貪醫圍事的流氓!五年前因右腳兩趾走路麻痛!部屏勳亂診要開腰椎減壓並裝止滑脫彈簧!住院時右腳五趾神經像電流亂竄極痛,五次自費射頻止痛藥吃到洗腎都無改善!半年後又要開第二次,術後一個月整個坐股神經病變酸麻痛的厲害!後又挖椎間盤做骨融合裝支架,刀後腰腿腳都毀了!部屏專員社工幫詐勳圓謊摸頭,抹黑是花上百萬買殘病患的錯!部長也打劫要七萬止痛術費,不想被騙還被大罵趕出診間!現腐爛冤死在家!就這些陽奉陰違貪財官獠搞髒了部屏!
2024年06月15日21:16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5月就驗出黃麴毒素!「福源花生醬」再檢驗仍超標 衛生局勒令停產回收

CTWANT

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黃麴毒素超標 竹市衛生局令停產開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增2例 4天大男嬰染伊科病毒不治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酷聖石冰淇淋「漂白水當白開水」供客人飲用2人就醫 台中食安處勒令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想靠肉毒變美?盧建勳醫師公開「9大黃金部位」:調對位置很重要!

姊妹淘

與死神拔河成功 44歲壯年男奇蹟重生

台灣好新聞

「夏季憋尿」恐釀泌尿道感染!醫示警7、8月飆高峰 5類人注意

TVBS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氣管癌找上門!切除氣管與螺旋式重建手術,重拾健康

華人健康網

在飯店「光腳洗澡」也會染HPV?「病毒疣」成因、預防方式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陸男小便不停尿出蟲子 檢查揪出元兇:出在內褲上

CTWANT

孩子最愛的風味優格、早餐穀片不健康?!哈佛醫生揭露8款「偽健康食品」:容易造成腸道發炎

媽媽寶寶

夏天也會著涼?中醫推薦五大生活法,避免寒氣從冷氣、冰飲入侵

姊妹淘

暴雨釀災!類鼻疽創歷年新高:4大傳染病齊發,你該懂的雨災防疫3關鍵

康健雜誌

夏季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5大高風險因素,反覆感染恐「2疾病」跟著來

華人健康網

打造無歧視醫療!桃醫愛滋照護 9成感染者達U=U目標

中天電視台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條文8月1日上路 6大配套1次看

NOW健康

52歲男為投票忍牙痛引蜂窩性組織炎 家人急送醫保住一命

健康醫療網

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其中1名早產男嬰死亡

NOW健康

薑不只是配角!營養師曝:每天攝取適量…可控血糖降發炎

中天電視台

中醫看低血壓 常見4種不良習慣引起

康健雜誌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網
影音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影音

子宮瘜肉、肌瘤會影響受孕!醫揭「3成女性當心病變」非經期出血是警訊

優活健康網

陪伴出院、長照不中斷 亞東推「Home Easy Go」專案

NOW健康

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切除新利器!拋棄式子宮鏡冷刀精準又安心,守護子宮

華人健康網

研究揭「黃金睡眠區間」!每少1小時增9%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4人誤喝消毒水掛急診 醫師:絕對不要催吐

NOWnews 今日新聞

久站族注意!腳麻腰痛是警訊,5大久站族職業病及正確的居家舒緩方法

有醫靠

模擬人腦學習記憶! 陽明交大研發晶片仿人腦神經突觸

NOW健康

南部暴雨!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NOW健康

家族病史、重度吸菸2關鍵族群 肺癌篩檢3周年翻轉期別

NOW健康

誤將漂白水當開水下肚!醫示警正確急救1招

NOWnews 今日新聞

日走7000步享6大好處 蒼藍鴿:CP值最高

NOWnews 今日新聞

遺體泡水塔12小時!醫:飲用恐害腸胃感染 煮沸也不安全

中天電視台

誤用「假壯陽藥」不只傷肝腎! 藥師:恐引起2大致命疾病

潮健康

新生兒腸病毒再添2重症!5天大男嬰染「伊科11型」不治

中天電視台

暴雨狂炸中南部!災後積水「恐釀11種疾病」醫警告:4種可能致命

造咖

睡眠品質差小心腦淋巴系統功能下降!影響記憶力恐失智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每口都是挑戰!近7成長者吞嚥困難、邊吃邊嗆:避開3種NG食物+3招軟食技巧,讓爸媽吃得香又營養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