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治療再跨一步!台灣首款「抗TIGIT新藥」工研院、藥華藥攜手研發,如何幫助癌友們?
黃靖文
圖片 黃靖文攝 提供
台灣自主研發的首款「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癌新藥」,可望加速邁向商品化了。工研院與藥華醫藥共同宣布,針對新藥展開策略合作,從實驗室創新技術實際邁向臨床應用。 癌症一直長年居於國人死因首位,總統賴清德為此提出健康台灣,設立了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如今有了初步成果。 工研院說明,免疫治療是癌症新發展的療法,幫助無數癌症病患,台灣首次自主研發的TIGIT新藥,在實驗室療效優於國際藥物,十分令人振奮。透過與國際級藥廠藥華藥的合作,可望將新藥加速商品化。
工研院與藥華醫藥周一(8/11)共同宣布,針對國內首創「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癌新藥」展開策略合作,共同將實驗室創新技術,實際邁向臨床應用,加速商品化。
未來,工研院與藥華藥將在臨床試驗、製程開發等面向緊密合作,促進免疫治療技術落地,帶動台灣生醫產業與國際接軌。
這幾年免疫治療是癌症新發展的療法,幫助了無數癌症患者、減輕痛苦。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表示,此次台灣首次研發抗TIGIT新藥,期待能與產業對接,更透過藥華醫藥邁向國際,嘉惠國人與全球癌症患者。
癌症連43年位國人死因榜首 賴清德推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莊曜宇表示,癌症一直是近年國人死因首位,改善癌症死亡率,是國家重要課題。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健康台灣,就包含百億的癌症新藥基金。工研院此次也是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下,持續深耕癌症治療領域。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表示,根據調研機構數據,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臨床上的採用率較高,預計到2030年,全球癌症免疫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4431.7億美元,折合約新臺幣逾13兆元,未來5年的複合年成長率高達11.9%。
台灣首次開發抗TIGIT藥物 工研院:助台廠發展自主新藥
工研院說明,此次「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體新藥(ITRI-501)」臨床前試驗中,藥物對於實體腫瘤及高度表現TIGIT靶點的血癌,具有顯著治療潛力。且療效優於國際上同類藥物。此成果彰顯台灣在次世代免疫治療領域的研發實力,也能協助台廠在發展自主創新藥物,打造完整產業供應鏈。
工研院生醫所技術長周民元點出,過去也有國際藥廠投入研發抗TIGIT藥物,只是在人體上的療效僅有約3成至5成。不過,工研院在針對8隻白老鼠的試驗中,發現有6隻的惡性腫瘤消失,且未在復發,近7成5的療效令團隊十分振奮。
周民元解釋T細胞與惡性腫瘤的免疫檢查點作用方式。圖/黃靖文攝
什麼是抗TIGIT藥物?
工研院說明,人體內的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是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防線。只是,由於惡性腫瘤會透過抑制蛋白,讓上述細胞無法辨識惡性腫瘤,使免疫系統因此失去活性、作用失靈。
關鍵在於惡性腫瘤的「免疫檢測點」,令T細胞難分敵我。「PD-1」是最早被日本發現的免疫檢查點,催生了癌症的免疫療法篇章。隨後,醫界也陸續發現其他免疫檢測點,「TIGIT」即是其中之一。
目前,已有多個惡性腫瘤與T細胞的免疫檢測點陸續被發現。圖/黃靖文攝
周民元指出,「PD-1」已被廣泛運用在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法,但僅對部分病患有效果,因此,現有藥廠多會採用多個免疫點合併治療。
藥華醫藥科學長林俐伶表示,抗TIGIT新藥,初期展現了比競爭對手更好的藥效,可見台灣生技產業擁有不俗人才、技術,且對新藥研發努力與堅持,發展出各種創新點子,「創新若不能落地,藥品無法獲得許可,就顯得更加可惜」。
林俐伶表示,未來「抗TIGIT新藥」要走向臨床試驗,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短則5年、長則8年,目前較難預測實際需要的時間。不過,林俐伶表示,未來會努力設計出與競爭者不同的藥品,也會考慮開發多個抗體聯合在一起的藥物。
更多今周刊文章
楊柳颱風停班停課一覽、北北基桃宣布了!直穿台灣但「颱風警報不是一發就有風雨」,氣象署親解狀況
月存1萬00919、00878…為何絕對不能佛系存股、買了忘記它?超馬芭樂:連老手都會犯「投資ETF三大禁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