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是超慢跑、不是快走!專業教練必推「恢復跑」技巧:愈跑愈省力又燃脂 | 柯夢波丹

柯夢波丹 COSMOPOLITAN

更新於 07月16日05:14 • 發布於 06月27日12:28 • Peisin Tsai, Gigi(Women's Health TW)、Michelle(ELLE TW)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sanjeri

不管是初學跑者還是半馬跑友,風靡國外的「恢復跑」(Recovery Run),不是快走、也不是慢走,但絕對會是你可以排入跑步計畫中的一種方式。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Martinns

通常,大部分跑者跑步完,所帶來的痠痛疲憊感會不知如何解決,於是乳酸開始堆積,導致痠痛等症狀,可能就開始萌生不想再跑的念頭!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Jordi Salas

雖然多數人都會想要打消念頭還是好好恢復跑步訓練,只是當痠痛指數一直無法降低時,就有可能變成高掛跑鞋了,這實在不是樂見的。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Catherine Falls Commercial

美國路跑教練Jason Fitzgerald希望能提供跑者一些提升表現、避免受傷的方式,也期望透過科學化訓練、肌力訓練、持續性與基本功,鼓勵跑者訓練聰明、有紀律、不走捷徑。

所以Fitzgerald提出「恢復跑」——跑者運動後可有效修復身體,比超慢跑更輕鬆的力量,達到燃脂又瘦身!「出門輕鬆跑的感覺比什麼都不做更好,」他說。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seksan Mongkhonkhamsao

因此,編輯特別整理「恢復跑」5問,到底什麼是「恢復跑」?「恢復跑」如何進行?「恢復跑」的好處?「恢復跑」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將「恢復跑」放進你的運動菜單?讓你跑得更聰明、恢復更有效。

Q: 為什麼要做「恢復跑」?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Young777

A: Fitzgerald認為出門輕鬆跑步,比什麼都不做還要好。《運動科學期刊》也指出,恢復跑能快速排除血液中堆積的乳酸,提升血液流經肌肉的效率,幫助修復。對於高強度運動訓練後,「恢復跑」能給予放鬆舒壓的效果。

Q: 恢復跑的4大好處有哪些?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whitebalance.space

A: Fitzgerald認為「恢復跑」能快速恢復能量,又讓身體燃燒更多脂肪,強化肌肉增加耐力,卻又可以放鬆身心。經常「恢復跑」還能增加跑步量,適合初學者或想要往進階運動體能邁進者。透過恢復跑的影片,我們可以發現有4個好處:

1. 增加血液循環,幫助修復肌肉

「恢復跑」讓更多含氧血液流向疲勞部位,有助新陳代謝。

2. 在疲勞狀態下適應性的成長

有研究指出,疲勞狀態下進行低強度運動有助於促進耐力。長期下來,恢復跑是慢性適應性的重要推手。

3. 降低延遲性肌肉痠痛

輕鬆移動可避免持續累積的肌肉僵硬,避免因完全不動而導致恢復更慢或後續表現下滑。

4. 調整心理狀態,恢復運動節奏感

「恢復跑」是心靈也放鬆的過程,幫助維持跑步習慣、重新建立訓練節奏。

Q: 路跑訓練專家提到恢復跑的「3C原則」是什麼?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Betsie Van der Meer

A: 「恢復跑」的用意是跑起來要能有舒適感(Comfortable)、掌控感(Controlled)、可對話(Conversational),有些人是覺得,這樣說起來就是一種慵懶又輕鬆不費力的慢跑吧!

Q: 「恢復跑」要怎麼做?距離與配速有什麼好建議?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MoMo Productions

關鍵原則只有1個:「要慢、要輕鬆、要能邊跑和旁邊跑者講話聊天的程度」。

跑步教練Chris Bennett說,「恢復跑」要放慢,用平常運動量的1/3力氣跑就好,至於跑的次數,以個人需求而定,而且必須在讓身體保持體力充沛而非疲憊感時。

(1) 時間與距離的建議

•跑 20分鐘到40 分鐘,或約 3公里到6 公里

•若剛完成馬拉松訓練,視情況只需 10 分鐘輕鬆跑就好

(2)配速建議

•不用看錶,也不用關心速度

•要有能邊跑邊講電話或和跑友對話的輕鬆感,代表身體沒壓力

•若跑完感覺「還能多跑幾公里」,表示成功

(3)時機建議

•高強度課表的隔天(例如:週日長跑,週一恢復跑)

•每週 4 次以上跑者可加入固定恢復日

•每週只跑2到3次,就不一定需要額外安排

Q: 「恢復跑」與「容易跑」(Easy Run)」的差別在哪?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andreswd

「恢復跑」是累的時候「聰明跑」,不要「勉強跑」,與「容易跑(Easy Run)」的差異整理在下方可做比較:

目標

容易跑:建立有氧基礎

恢復跑:加速身體恢復

配速

容易跑:慢,但需要維持訓練性還在

恢復跑:非常慢,而且要很輕鬆跑

距離

容易跑:中長距離(30分鐘到60分鐘)

恢復跑:短距離(15分鐘到40分鐘)

安排時機

容易跑:可排在一般日

恢復跑:可排在高強度訓練後1日

身體狀態

容易跑:體能還行時

恢復跑:疲勞或肌肉酸痛時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blackCAT

「恢復跑」是慵懶但不是懶惰且科學的訓練方法

請打消「跑很慢就沒意義」的想法,「恢復跑」幫助你突破下一次訓練量且恢復身體代謝更快、進步更持久的關鍵策略。聰明的跑,就是一種懂得休息、一種懂得恢復的方式。下一次訓練後別急著繼續挑戰強度,先試試輕鬆的「恢復跑」吧!

(參考資料:Women's Health TW、ELLE TW)

【延伸閱讀】

COPYRIGHT: Hearst Owned

不是超慢跑,不是健康操!「這5種」3分鐘運動提升心肺功能

「超慢跑」這樣做加速燃脂!前後8分鐘「跑前熱身+跑後伸展」不會有蘿蔔腿

❤️ 加入COSMO LINE 所有慾望一次滿足 立即加好友

*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 COSMOPOLITAN LINE@ 好友,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沈玉琳突罹血癌沒前兆?醫曝「3大症狀」勿輕忽:中1項快檢查

TVBS
02

「1便當神菜」抗癌、控糖!營養師激推:全家都該多吃

三立新聞網
03

你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有「長女病」!精神科醫師揭「蠟燭型人格」壓力真相,快檢視是否陷入 3 問題

Heho健康
04

不是只有男生才要補鋅,女生也需要!10大「鋅」食物排行榜!不是生蠔、第一名竟然是「這食物」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05

【圖解健康】屈公病由蚊子傳染 發燒/皮疹/關節劇痛折磨人

LINE TODAY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2

AJ
廢言真多 請他來示範一下如何跑步又不會喘
06月29日06:52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納豆紅麴人人吃,但你買得安心嗎?直擊國家級實驗室,揭開「安心膠囊」的3大幕後關鍵

姊妹淘

從蘿蔔到苗條曲線!營養師親測「傳太醫」大推:代謝力助陣,讓我變更美

姊妹淘

喝什麼可以降血糖?1天然降血糖神器 專家教你怎麼吃穩當降糖

健康2.0

缺這維生素!30+女血壓突飆高 運動女不知腎臟出問題 以為血壓計壞掉

健康2.0

廚房水槽清潔術!排水管這樣清 除臭不長果蠅 1小物避免水管卡油

健康2.0

心衰竭是心臟癌?91歲的日本上皇也心衰竭住院 醫:脖子血管變粗是徵兆

健康2.0

護理師甩肉33公斤!下班練肌肉變健美選手 減重菜單公開

健康2.0

午餐一吃就想睡?原來這些食物是元兇!醫:避免下午愛睏,這時間喝咖啡最好

健康2.0

二手菸險奪2命!武漢19週孕婦聞菸味「突發咳血」 醫護及時救治保母子平安

CTWANT

20歲女「一天多次不由自主高潮」困擾多年 醫揭恐與多巴胺失衡有關

CTWANT

嘉義首例震波碎石 救治三度心梗患者迎重生

台灣好新聞

魚刺、骨頭不是廚餘!環保局揭迷思 違規最重罰6000元

CTWANT

想隆鼻又考慮預算?盧建勳醫師解析隆鼻方案:選對療程,小資族也能變美

姊妹淘

長輩吞嚥困難適合吃什麼?把食物切碎是解方?營養師來解析!

健康醫療網
影音

運動前後怎麼吃?空腹運動瘦更快?

好食課

35歲女賣飯糰包到手麻痛 醫揭「腕隧道症候群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

你家狗狗的背上,藏著你沒聽過的「微型寄生蟲世界」

明日科學

70歲「勇伯」老村長雙腿無力 解開致病真相外加刺激腦皮質重新走路

聯合新聞網

響應長照 3.0 推醫養合一,中醫大「老人復健綜合醫院」 9 月試營運

Heho健康

椅子瑜珈逆轉熟齡人生!74歲陳冬蓮帶50+動出健康與自信

Heho健康

吃辣真的能抗老! 研究曝:每週吃辣椒3-5天,腎臟竟年輕2歲

姊妹淘

沈玉琳自曝白血病病情! 長年抽菸「餵養癌細胞」害血癌,醫嘆:影響恐遍及全身

潮健康

日本研究證實!「4類食物」助抗老、長壽 簡單又實惠

三立新聞網

父親節大餐藏熱量陷阱 醫籲5招避免聚餐變負擔

聯合新聞網

醫起看/吃1口也不行!每天食用加工肉 大腸癌風險飆升7%

EBC 東森新聞

中年男全身4處同時長出腫瘤 醫師用「這個方式」徹底清除

健康醫療網

車禍送醫反成救命契機 53歲男意外「撞見」極早期肺腺癌

壹蘋新聞網

為愛的人做一道菜》一場凝聚記憶與情感的星級餐會,匯集7位星級主廚重現家的味道

康健雜誌

產後回診守護媽咪身心健康,有健康的媽媽,家庭才有幸福可言!新制已上路,請媽媽按時回診,掌握身心狀況

媽媽寶寶

住院找不到看護找到又像拆盲盒? 北醫團隊推媒合平台望解家屬痛點

Heho健康

達成慈善基金會捐救護車予桃園市府 強化生命防護網

桃園電子報

這類簡訊正瘋傳!一不注意錢就飛走了,4招教你防詐

康健雜誌

你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有「長女病」!精神科醫師揭「蠟燭型人格」壓力真相,快檢視是否陷入 3 問題

Heho健康

從台大兒科缺人到五大皆空危機》142位醫師「匿名報告」 揭台灣醫療職場留才困境

信傳媒

別再誤當泌尿道感染!年長女性來不及如廁小心「急迫性尿失禁」

Heho健康

打火英雄快撐不住了!消防員7成失眠、3成壓力破表,救災防護網失靈中?

康健雜誌

腰圍超標恐致病!國健署曝40歲以上國人5成過胖 小心被「代謝症候群」找上!

CTWANT

以為身體好沒糖尿病!翁「糖化血色素達13%」險失雙腿

中天電視台

水果發霉削掉能吃?醫示警「毒早滲入果肉」…蒜頭怎樣算發霉、水果摔傷也算嗎?常見Q&A一次搞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醫揭沈玉琳血癌治療路需過「四大難關」 五年存活率五成

中天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