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冰箱這樣用?害你白繳電費還吃進細菌,4招正確用法才省電不怕壞
炎炎夏日,冰箱幾乎變成家中最重要的電器之一,但頻繁開關冰箱、亂放食物,可能讓電費不知不覺飆升,甚至埋下食物中毒危機!日本整理收納顧問阪下千惠同時有營養士的專業身分,他提醒,放冰箱的東西總被認為不太會壞,但你一直以來使用冰箱的習慣不一定正確,食安危機往往就躲在冰箱裡,必學更聰明的4種冰箱使用方法,才能保全家人不吃壞肚子、也有機會省電省荷包!
1. 減少開關頻率,讓冰箱好好「喘口氣」
曾經被提醒過「冰箱門快點關上」嗎?到了夏天常常喝冷飲、吃冰品,開關冰箱門的頻率更高,但是冰箱門開得太頻繁、開太久,都會讓冰箱內部溫度提高,長期下來壓縮機可就累翻了!除了冷藏系統負荷重,恐怕影響使用壽命,還可能造成食材壞掉或滋生細菌的機率變高!建議日常可用「冰箱黃金法則」來減少開關頻率。
中層永遠空著:保留「臨時放置區」,例如剛煮好的料理或需要快速冷卻的食材,才不會為了騰出冰箱空間而東搬西移、額外浪費時間。
善用容器分門別類:利用收納小物,協助整理冰箱內食材,就不用開著冰箱門翻翻找找。例如收納達人阪下千惠會運用收納盒打造「早餐組合包」,把火腿、奶油、果醬、起司等食材通通裝在同一盒搞定,這樣準備早餐時拿一次就好,大幅減少開門次數。
常用食材放容易拿到的地方:例如雞蛋這類幾乎每天都用到的食材,可放在視野所及的層架,打開冰箱一眼「快狠準」看得到、隨手就能拿。
2.保鮮保存有巧思,這些食材分開放才安全
很多人習慣將吃剩的火腿、沙拉、麵包直接用塑膠袋一包丟冰箱,這其實超危險!未密封的食物容易遭細菌污染,引發食物中毒,務必密封保存、避免空氣進入並形成交叉污染。如果是咖哩、燉煮類料理,最好開動前就先分裝當餐的份量,多餘的就盡速裝好後先冰冰箱。
此外,肉品、魚類買回家要盡快冰,途中最好用保冷袋保鮮,以免成為細菌最愛的溫床,如果是要冰冷凍,事前記得先去除空氣,否則容易結霜、影響食物品質。同時,這些生肉魚類不要和其他食材接觸,因為滲出的液體容易有細菌問題,生熟食物一定要分開擺放,就連生鮮蔬菜也有擺放的巧思,如果是「帶土蔬菜」最好跟其他蔬菜分開擺放,避免汙染。
3. 冷凍庫別塞爆!7分滿最省電
理想的冷藏溫度建議低於10度、冷凍溫度建議低於-15度。同時,冰箱冷凍庫的冷凍食品,其實就像「小型保冷劑」,可以幫忙維持低溫、減少壓縮機頻繁啟動。不過也別貪心塞太滿,事實上冷凍庫維持「7分滿」最理想,才能讓冷氣流通,節能又保鮮。
4.定期維護、汰舊換新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數據,冰箱的耗電僅次於冷氣,在夏季可能佔17.8%電力消耗,也就是說,解決冰箱過度耗電的問題,就有機會省下大筆電費!然而,老冰箱常見結霜、密封條老化、門邊密合不良等問題,保冷不力又會徒增耗電量,因此,盡可能每周除霜一次,同時定期檢查冰箱密封膠條是否密合不良,必要時果斷汰舊換新,選擇節電效果更好的冰箱,長遠來看更省電划算。
目前經濟部仍提供「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將家中的老舊電冰箱,汰換成一級能校產品,每台新機可申請補助3000元,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 補助專屬網站」線上申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