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首創預立醫療決定+帶狀疱疹疫苗補助…符3條件7月起到這免費施打!張善政談病主法為何如此重要
鄭鴻達
圖片 Shutterstock 提供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已逾6年,但仍面對推動困難、簽署率偏低的挑戰。 對此,桃園市率全國之先,自2025年7/1起推動帶狀疱疹(皮蛇)疫苗補助、預立醫療決定的創新政策,盼提供實質誘因,打開民眾對「善終選擇權」的大門。 桃園市長張善政直言此為全台首創,盼從地方層級改變全國對醫療自主的文化態度。 自2025年下半年起,凡設籍桃園、年滿50歲,且完成流感、新冠疫苗接種,以及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簽署者,即可獲第二劑帶狀疱疹疫苗免費優惠,此措施讓民眾最高可省8500元。 桃園市政府盼藉此不僅預防疾病,更推動市民積極參與未來醫療安排的討論與決策。
台灣率亞洲各國之先推《病主法》 上路六年推動進度牛步
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首個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的國家,立法初衷是要讓每個人在面對疾病末期、不可逆昏迷、極重度失智等情況時,能透過事前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 AD),選擇是否接受維生醫療如插管、使用呼吸器等,保有善終的自主權。
然而,病主法上路6年過去,這項被視為「讓病人有尊嚴離開」的制度,推動情況卻遠遠落後預期。據統計,截至目前,完成簽署AD的國人僅約10萬人,僅占全體成年人口約0.5%,即使是醫療需求相對迫切的60歲以上族群,簽署率也僅約1%。
當初廣受期待能打開「善終大門」的制度,如今卻少有人使用。追究其原因,除可能因國人傳統孝道觀念與對死亡議題有忌諱外,簽署AD前所花費約新台幣2000至3500元不等的諮商費用,也讓多數民眾打退堂鼓,這使「病主法」欲保障的「選擇權」,成為成本高且曲高和寡的選項。
桃園市府措施成國內創舉 張善政:盼讓更多民眾重視生命終點選擇權
就在中央行政、立法部門持續研議修法的同時,身為地方政府的桃園市不落人後,自2025年7月起,率先全國推動全新帶狀疱疹疫苗補助方案,方案針對50歲以上市民,只要完成兩大條件:完成接種流感與新冠疫苗、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第二劑疫苗可免費接種優惠,讓民眾最高可省8500元。
張善政在6/25的市政會議上直言「我們可能是國內創舉」,他認為預立醫療決定之所以重要,在於當病人面臨不可逆病況時,若未事先表明意願,家屬往往因捨不得而要求搶救,這不僅延長痛苦,也耗費醫療資源。他期盼透過補助與政策誘因,能帶動更多民眾正視生命終點的選擇權。
張善政特別強調「預立醫療決定」的重要性,他表示,當病人面臨無法挽回的病況時,如果沒有預先簽署醫療決定,家屬往往因為不捨而要求繼續治療,這不僅對病人和家屬造成痛苦,也浪費寶貴醫療資源。
張善政7/1也向《今周刊》表示,這項政策的核心目標,是促進市民「預防性健康行為」與「健康自主意識」的結合,透過疫苗補助機制帶動市民採取積極的健康行動。具體而言,桃市府希望達成以下三個健康促進效果:
一、預防重症與慢性神經痛。帶狀皰疹(皮蛇)在50歲以上族群中發生率高,一旦感染,部份患者可能產生長期神經痛,影響生活品質。第二劑疫苗可進一步強化保護效果,因此補助機制鼓勵完成兩劑接種,是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出發。
二、強化健康行為的連貫性。條件中要求市民須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代表衛生政策希望強化「年度定期接種」的習慣,建立預防醫學的生活化行為。
三、培養面對生命議題的主動性與自覺。透過預立醫療決定的鼓勵,桃市府希望市民能開始思考醫療「關鍵決策」與「醫療自主」這類人生後段的重大健康選擇,強化對個人健康的主導意識。
桃園市民符合三大條件 可至各區衛生所接種
桃園市衛生局表示,預立醫療決定書目前簽署仍須自費,後續將規劃推廣與宣導機制,確保政策公平、普及。這項疫苗補助不僅是防疫措施,更是強化健康責任感的社會工程,未來細節將另行公告,並透過多元管道強化市民溝通與認知。
根據規劃,該措施實施期程自今年7/1起至12/31日止;實施對象需設籍桃園市,並同時符合三大條件:一、年滿50歲以上,1975年(含)以前出生者;二、已於2024年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者;三、已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者。
具體實施方式,是提供符合資格的民眾,免費接種1劑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
關於接種原則,首先是從未接種過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者,提供自費接種1劑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同時安排間隔2至6個月內免費接種第2劑;如屬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者,前述原應自費接種之1劑,亦由市府補助,提供完整2劑免費接種服務。
第二,曾接種1劑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且間隔至少2個月者,提供免費接種1劑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有需要的桃園民眾,可至桃園市各區衛生所。
自今年7/1起,桃園市正式啟動「帶狀疱疹疫苗補助方案」,成為全國補助年齡範圍最大的縣市。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在新措施實施首日,前往桃園區衛生所視察,並提醒符合資格的市民接種疫苗,以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
賈蔚表示,帶狀疱疹常見於50歲以上成人,根據疾管署統計,國人終生罹患機率達32.2%。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中重度神經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
114年桃園市各區衛生所「帶狀疱疹補助計畫」門診時間表
ACP費用高、執行量能不足 朝野立委提修法盼解兩大痛點
由於目前多數民眾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仍需自費,在無健保給付情況下,這筆費不但對民眾是一筆負擔,且醫院端也認為不具經濟效益,使得醫療端執行ACP的量能也遠遠不足。
為解決「ACP費用高」、「執行ACP量能不足」兩大痛點,包括民進黨立委劉建國、邱志偉,國民黨立委王育敏、羅廷瑋、李柏毅等朝野立委等紛提修法草案,目前仍在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審議階段,預計7/7再次對條文內容進行實質審查。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衛福部尚未提出對應修法版本。
劉建國、王育敏的提案均主張,應由衛福部編列預算全額補助ACP費用,如此主張表面看似是「大撒幣」,實則從健保支出角度來看,更像是一筆長期健康投資。以2019年至2023年為例,單單因呼吸衰竭而長期使用呼吸器的病人每年超過1萬人,健保支出從113億點上升至165億點,五年間累計超過600億點。
換言之,這些經費足以讓「所有成年人」免費完成ACP仍綽綽有餘。針對現行只能在醫療院所進行諮商的規範,劉建國版本也建議修法放寬至長照機構、心理諮商所等,進一步擴充服務場域與人力,解決量能不足的困境。
同時也是社福衛環委員會召委的劉建國向《今周刊》表示,在這會期結束前一定會再排案,先前衛福部醫事司的記者會上,大家對擴大場域做AD此事基本上已有共識,推動較沒問題,但不需由醫師做ACP的部分還是有爭點,後續將繼續排審。
延伸閱讀:
諮商需自費、執行量能不足 預立醫療決定簽署成效不佳 《病主法》推動困難 修法鬆綁才能解套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50最新配息出爐!除息日、發息日一次看…存股小白一看怎麼少了?施昇輝:以為會有4元是天大誤會
2025故宮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亮點!38位大師81件真跡…展出時間、優惠門票、必看畫作一次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