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拖鞋「穿不住」可能是神經病變前兆?常見地雷習慣還害你膝蓋壞得快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7月18日06:00 • 發布於 07月17日06: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炎熱夏天,不少人喜歡穿夾腳拖,清涼通風、輕鬆自在且方便,但足踝專科醫師朱家宏提醒,夾腳拖長時間穿著,可能對腳部肌肉造成過度負擔,尤其當你發現夾腳拖老是「穿不住、一直掉」,別以為只是鬆了,竟然可能是神經病變的警訊!

過度依賴夾腳拖竟帶來後遺症?「穿不住」可能是神經病變徵兆?

朱家宏醫師在《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中指出,夾腳拖屬於幾乎「裸足」的鞋款,缺乏支撐與包覆力,穿著時得靠大拇趾與第二趾出力夾住鞋身,走路時還得仰賴小腿前側的肌群來發力,例如前脛肌、伸趾肌,長時間下來,這些肌肉可能會因為過度使用而疲勞,進一步出現疼痛不舒服。

如果你的夾腳拖老是穿不住、走路一直掉,別急著怪鞋子設計不良,朱家宏醫師指出,事實上這可能是腳背肌群無力的警訊,甚至與神經壓迫或神經病變有關,當神經的運作出問題,就會出現「垂足」的現象。

想像一下,腳掌總是無法順利抬起來,鞋子自然容易掉落。此外,像是中風後遺症、漸凍症等神經系統疾病,也都可能有類似狀況。

因此,朱家宏醫師提醒,若出現走路不穩、雙腳會麻、或夾腳拖老是掉,最好還是主動就醫檢查。由於可能和神經病變有關,建議先觀察症狀位置與麻的感覺,以便就醫時能準確描述,幫助醫師更快找出真正病因。

穿拖鞋運動正流行?「Y拖跑步」2族群應避免

另一方面,近年興起的「Y拖跑步」風潮,看準夏天想跑步運動又兼顧透氣的需求,不少人愛穿輕巧的Y字夾腳拖跑馬拉松。

不過朱家宏醫師提醒,這類鞋款雖然強調舒適與足弓支撐,但因為缺乏腳後跟固定與完整包覆,容易導致腳趾過度施力,長時間下來恐怕引發磨擦,甚至步態改變等問題,就怕影響足踝、關節、膝蓋的健康,尤其像是「扁平足、足部有神經問題」的人,更不適合穿這類鞋款運動,長距離行走也最好避免!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也曾於臉書分享對於Y拖的看法,首先,如果你本身已有膝蓋軟骨磨損,穿著Y拖跑步時,腳的受力軸線會往前偏,更是增加前十字韌帶與髕骨軟骨的壓力。同時,Y拖著地時間較長,膝蓋又得承受更強衝擊,導致股四頭肌過勞,也容易加速關節退化!

就算有人能穿夾腳拖長跑,也不代表你就適合!選鞋最好還是根據當下活動與足部條件來調整,千萬別為了流行或貪圖方便,不知不覺中讓你的雙腳健康埋下隱患。

例如,如果你已經有相關足部問題,平常又喜歡徒步逛街,只要距離遠、時間長,就不要穿著夾腳拖鞋,改穿適合健走和跑步的鞋子會更合適喔!

換鞋子也有學問!挑對鞋減少雙腿負擔

不管是穿夾腳拖或是其他鞋子,如果總是容易穿到腳痛,可能就代表不適合自己!朱家宏醫師分享挑鞋子的原則,最基本就是以「是否合腳」為主,而非單看尺寸標示來挑選。

而且雙腳大小還可能略有差異,建議最佳試穿時間是「傍晚」,這時候站著穿、走一走感受舒適度,不要期待穿久會「撐大」,而是要選擇貼合腳型、前掌有足夠空間、不會壓迫腳趾的鞋款,才能真正減少腳部負擔。

當然,鞋子終究不會是最後解方,如果腳痛的根本原因來自結構異常或神經病變,單靠換鞋無法解決,還是得尋求正確診斷與專業治療,才能真正解除疼痛根源喔!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拖鞋「穿不住」可能是神經病變前兆?常見地雷習慣還害你膝蓋壞得快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