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天氣熱不只會中暑!高溫與臭氧齊升 醫:心肌梗塞風險大增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3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炎炎夏日,除了中暑,心臟也可能面臨嚴峻考驗。當高溫與臭氧污染同時飆升時,心肌梗塞的風險會顯著上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炎炎夏日,除了中暑,心臟也可能面臨嚴峻考驗。家醫科醫師曾嵩智以醫學期刊《Circulation》的最新研究指出,當高溫與臭氧污染同時飆升時,心肌梗塞的風險顯著上升。研究發現,若日間氣溫偏高且臭氧濃度升高,心肌梗塞風險上升幅度可達33%。這項數據提醒我們,高溫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尤其是心血管系統。

高溫影響心臟健康 血管與自律神經負擔加重

為什麼高溫會影響心臟健康?曾嵩智醫師表示,當環境溫度升高,人體為了調節體溫,血管會擴張,進一步造成血壓波動,自律神經也可能失衡。心臟為了維持正常輸出,需加倍工作,對本就有心血管問題的人來說,無異於加重負擔。

臭氧污染刺激呼吸道與血管 造成慢性發炎與血壓波動

除了氣溫上升,空氣中的臭氧濃度也成為風險因子。曾嵩智醫師指出,臭氧屬於強氧化物,會對呼吸道與血管造成刺激,引發全身慢性發炎反應,同時使血壓升高、血管收縮,導致心臟必須承受更大壓力。當高溫與臭氧同時存在,身體就像同時踩下「油門」與「煞車」,造成調節系統負荷失衡。

心肌梗塞非老年人專利 中壯年與女性族群也需警惕

曾嵩智醫師提醒,不少人誤以為心肌梗塞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不全然如此。高溫與臭氧引發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年輕族群亦不例外,尤其是中壯年與女性族群更容易在無預警下中招。女性因荷爾蒙與自律神經敏感性較高,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反而風險更明顯。

台灣夏季炎熱 午後為高風險時段

以台灣為例,夏日午後氣溫時常突破攝氏35度,且午後臭氧濃度也常達60ppb以上。曾嵩智醫師表示,這種情況下,短時間內從事戶外活動或暴露在高熱與空氣污染環境中,極易引發身體負擔。午後高溫成為心臟病發作的潛在危險時段,不可掉以輕心。

預防心肌梗塞 醫親教三招降低風險

為降低夏季心血管疾病風險,曾嵩智醫師建議掌握三個重點:

  • 避免午後曝曬:中午至下午三點為高溫與臭氧濃度雙高時段,應盡量待在室內,避免劇烈運動。
  • 補充水分與通風降溫:飲用足量白開水、穿透氣衣物與適當使用冷氣,有助調節體溫與減輕循環系統負擔。
  • 注意三高族群症狀: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者,若出現胸悶、心悸、冒冷汗等徵兆,應立即就醫。

極端氣候成常態 年輕人勿忽視夏季心臟風險

許多年輕人因身體基礎良好,常低估氣候對健康的影響。但曾嵩智醫師強調,心肌梗塞的發生並不完全與年齡相關,在高壓、高熱與長時間暴露於污染環境下,年輕人也可能成為潛在受害者。無論年齡,都應對高溫氣候保持警覺。

守護心臟健康 從夏季日常做起

要守護心臟,除了治療慢性病與定期檢查,日常的生活細節也不容忽視。曾嵩智醫師指出,調整作息、適量運動、維持體重、控制飲食,都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基石。面對極端氣候頻率增加的新常態,落實健康生活型態,就是保護心臟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AI心電圖世壯運展成效 62歲翁及時手術避免心肌梗塞風險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首頒「護心獎」 推動精準照護與團隊協作典範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好處不只增肌減脂!營養師曝:每天早上一杯豆漿,竟藏「3大驚人優勢」

潮健康
02

90%人群曾感染EB病毒恐害身體細胞癌化!抗病毒、提升免疫力多喝它

健康2.0
03

翁洗牙「滿嘴鮮血」血流不止!檢查竟確診骨髓性白血病

中天電視台
04

4種看似健康但千萬不能多吃 「營養口糧上榜」沒運動就吃會更胖

壹蘋新聞網
05

無痛血尿不能輕忽,恐是泌尿上皮癌!醫籲:出現「這些」症狀,早診斷早治療

華人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高齡婦取卵10次終求得1寶!醫籲:補助不應綁定「取一植一」

華人健康網

術後半月軟骨不見蹤跡 「1治療」助恢復膝蓋功能

健康醫療網

喝啤酒利尿能排結石?營養師揭真相:恐痛風、增加腎負擔

TVBS

「全感官互動式體驗」亮相高齡博覽會 解鎖長輩健康新生活

健康醫療網

久坐、搬重物有「護腰」就不怕?錯誤使用恐「肌肉失憶」…醫教3要點正確使用:手術、拉傷這樣選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魚油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醫:營養補充品非萬靈丹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沈玉琳罹血癌!醫揭4警訊:中1個就要警覺

CTWANT

為何突然得白血病? 多年生活壞習慣恐讓白血球悄悄變異!

Heho健康

驚!40歲以上近5成腰圍過粗 國健署:恐釀代謝症候群

中天電視台

骨折也能快速復原?微創手術與高壓氧的完美搭配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血壓正常仍要注意!醫揭「隱形血管危機」 恐突中風、心肌梗塞

CTWANT

【圖解健康】屈公病由蚊子傳染 發燒/皮疹/關節劇痛折磨人

LINE TODAY

沈玉琳轉診台大醫院!器官受損暫緩化療 首重穩定病情

中天電視台

隱適美歡慶在台深耕十週年

NOW健康

長痘痘讓你容貌焦慮?8成青少年逃不掉!醫:出現「2症狀」及早就醫

優活健康網

爸爸的憂鬱別忽視! 研究:恐讓孩子更焦躁、反抗

健康醫療網

把蟑螂沖馬桶=放生牠回家!你可能正在養更多蟑螂

常春月刊

肺癌無聲無息潛伏,車禍送醫竟成救命契機!男意外「撞見」極早期肺腺癌

華人健康網

1便當神菜抗癌!營養師曝:還能護心、控糖 全家要多吃

TVBS

男性年紀大當爸要注意!國衛院最新研究指出:恐影響孩子精神健康

優活健康網

老婦逢廟必拜,求的竟是「好死」!林靜芸揭「1招」減少不健康餘命

優活健康網

30萬名長者有肌少症問題!長庚永慶盃路跑9/28開跑,籲規律運動遠離肌少症

華人健康網

羨慕「躺下能秒睡」? 專家揭警訊:身體無法維持清醒

CTWANT

沈玉琳突罹血癌沒前兆?醫曝「3大症狀」勿輕忽:中1項快檢查

TVBS

糖尿病害雙腿神經萎縮,腳無力難行走!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助患者站起來

華人健康網

父罹攝護腺癌2兒聽醫勸跟著篩檢 意外揪出罹癌

藝點新聞

屈公病現蹤台灣!和登革熱大不同 7成患者恐現關節疼痛

中天電視台

營養師激推1蔬菜堪稱「便當神菜」 抗癌、護心、控糖都靠它

CTWANT

為什麼人會貧窮?CEO揭密困乏者思維:先是是內心窮,然後真的窮

優活健康網

有食譜》美容養顏消暑!營養師推夏日甜品:木瓜銀耳湯、椰香杏仁糊

優活健康網

廣東屈公病疫情升溫!疾管署將旅遊警示升至「第二級」 教你防蚊攻略

健康醫療網

父母過度保護是種傷害!陳建仁的親子對談:讓孩子學會「自我實現」

優活健康網

中國熱銷「史萊姆」硼砂含量超標!孩童誤食「●●公克」有致命風險

優活健康網

掌握更年期3大飲食原則,有助調整體質、提升舒適度!

潮健康

MRI檢查助力攝護腺癌診斷!及時揪出病灶 早期治療預後佳

健康醫療網

不只花生醬! 營養師示警「4類食材」最易受黃麴毒素污染 白米、玉米、綠豆也難逃

常春月刊
影音

MRI檢查助力攝護腺癌診斷!及時揪出病灶 早期治療預後佳

健康醫療網影音

父親節快樂!!關心爸爸的健康,攝護腺肥大也能微創治療!1手術助長者擺脫尿管困擾、重獲順暢人生

常春月刊

貧血久未改善?當心背後藏有「癌」機!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