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逢廟必拜,求的竟是「好死」!林靜芸揭「1招」減少不健康餘命
隨著平均年齡的增加,運動對於維持健康和延緩老化至關重要。不僅能增強體能、改善心肺功能,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最後的10項全能」,現代人如果想要「減少不健康餘命」,運動正是最好的選擇。
我的好友是個非常孝順的人。他的母親逢廟必拜,好友忍不住問母親:「是否孩兒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才讓您常常要拜拜,您到底向菩薩祈求什麼呢?」母親說:「我是想求個好死。」
好友原本以為母親會說出,世俗常見、自己能力可及的願望,聽母親說出「好死」兩個字,他大為震驚,四處替母親打探尋求「好死」秘方。在這個平均壽命增加的時代,好死或是減少不健康餘命才是老人共同的願望。
運動減少不健康餘命
很多證據顯示,運動是本世紀發現最有效的療法。運動能夠防摔,預防和改善多種慢性疾病。癌症病人多運動可以減少復發率,降低死亡率並延長壽命。現代人如果想要「減少不健康餘命」,運動正是最好的選擇。
運動分為肌力、平衡、有氧以及伸展等。為了保命,減少不健康餘命,每個人都該練一些功夫。例如「10項全能」,是田徑競賽混合比賽項目,包括100公尺、400公尺、1500公尺賽跑、跳遠、跳高、撐竿跳、擲鉛球、擲標槍、擲鐵餅和110公尺高欄賽跑。
比賽後,將每一項成績加起來,得分最高的即為冠軍。10項全能考驗運動員的體力、平衡、耐力、技巧、持久力及速度等。10項都要全能非常困難,不是一般人辦得到的。但我們從10項全能的內容,可以想像揣摩,跟運動員學習,鍛練各種體能,那在人生的賽道上必定也能靈活、效率、輕鬆的應付日常生活。
筆者一直期待能與成年兒女一同出國旅遊,好不容易去年終於等來一個機會。46歲的兒子要去東京開會,媳婦安排我同行,兒子白天開會,我參加眷屬旅遊。酷熱的8月,我在艷陽下行走,參觀晴空塔、明治神宮、淺草寺等名勝。
當日氣溫熱到34度,一群人汗流浹背,有人甚至呼吸困難,同團團員平均年齡比我年輕30歲,我怕兒子下次不肯帶我同行,勉強自己努力。到了濱離宮恩賜公園,大部分人中暑投降,躲進冷飲店喝咖啡,只有我陪導遊走完全程。當日計步器顯示步行1萬5千步。4天3夜的行程,兒子跟我同房,每晚陪我吃晚餐,母子二人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
最後的10項全能
我平常有運動習慣,所以參考相關文獻,替自己設計「最後的10項全能」運動菜單,每天練習。可以防摔,防肌少,防骨鬆,經過在東京旅行驗證,非常有效。除了提供給好友母親,也建議大家參考:
- 走路:每天走路至少7500步。
- 直線走路:像走獨木橋般,重覆交互以腳跟抵另一腳腳尖,沿著直線向前走,訓練平衡。
- 單腳站立:單腳站立無法維持10秒的老人,死亡率增加。早上刷牙是練習單腳站立的最佳時間。
- 農夫走路:雙手提重物走路,強化腿部,提高代謝,增進健康。
- 吊單槓:不需要引體向上,只要單純懸掛1分鐘,能夠訓練上半身的肌力並作全身的伸展。
- 爬樓梯:提升骨骼、肌肉及心肺功能。
- 床上核心肌群運動:訓練核心並伸展。
- 唱歌:訓練腹式呼吸並防嗆。
- 深蹲:能同時練核心、臀部及大腿。
- 踮腳站:雙腳踮腳尖站立,練小腿肌肉及足踝。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