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流感、covid病毒讓乳癌細胞甦醒!權威期刊:感冒後提高癌症復發

健康2.0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癌症康復者往往以為治療結束後就可以鬆一口氣,但一篇發表在2025年《Nature》(自然)期刊的研究卻發出警訊:一場感冒,可能讓沉睡的癌細胞重新甦醒,悄悄在肺裡重新擴散。這不只是動物實驗的結果,連數萬名人類資料都證實:病毒感染後的癌症復發風險,真的會上升。

病毒感染引發乳癌轉移細胞甦醒

研究團隊發現,流感或COVID-19等病毒會讓原本休眠在肺部的乳癌轉移細胞「甦醒」,進入快速分裂狀態,甚至在短短兩周內形成新的腫瘤病灶。這些癌細胞早就存在肺部,只是原本靜靜地「裝死」,沒人察覺。一場病毒感染,就像按下了它們的開關,讓它們開始大舉反攻。

乳癌的轉移細胞,在治療之後,常會偷偷藏在肺、骨頭或肝臟裡,維持一種沉睡的狀態。有些人可以這樣安然無恙十年、二十年。但只要身體出現劇烈變化,像是感染、手術、甚至壓力,這些「休眠」的細胞就可能被喚醒。

IL-6是喚醒癌細胞的關鍵

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我們很熟悉的發炎因子:白介素-6(IL-6)。每次感冒發燒、肌肉痠痛,IL-6都會上升。而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看似「正常免疫反應」的因子,其實也會刺激癌細胞醒來。

在老鼠實驗裡,只要把IL-6的基因拿掉,就算病毒感染,癌細胞也不會有反應,依然繼續沉睡。這說明,IL-6就像一把火柴,而病毒感染,就是劃火柴的那一瞬間。而這不只發生在流感病毒上,新冠病毒也能透過同樣的IL-6機制,喚醒肺裡的乳癌轉移細胞。

癌細胞綁架免疫系統保護自己

更令人驚訝的是,原本應該幫忙對抗癌細胞的免疫細胞CD4+ T細胞,竟然在病毒感染後變成癌細胞的保護傘。它們會形成肺部的淋巴組織,反而去壓抑可以殺死癌細胞的CD8+ T細胞,讓癌細胞「甦醒之後不但沒被殺,還住進了堡壘裡」。

研究發現,只要移除CD4+細胞,CD8+的活性就恢復,癌細胞也跟著被清除。這提醒我們:癌細胞不只是靠自身復活,它還會「綁架」免疫系統來保護自己。

英美大型資料庫證實 人類也有此現象

這樣的現象,也真實出現在人類身上。研究團隊分析英國UK Biobank和美國Flatiron Health的大型資料庫,發現曾罹癌的康復者,只要感染過COVID-19,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癌症相關死亡率和肺轉移風險都明顯上升。

其中,乳癌患者在確診COVID-19後,罹患肺轉移的風險提高了 44%。甚至有些人,早在十年前就康復了,卻因一場病毒感染,癌細胞死灰復燃。

病毒來襲時癌症康復者的自我保護之道

張家銘建議,癌症康復者應將每一場病毒感染都認真對待。在感染之後,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追蹤白介素-6(IL-6)濃度、C-反應蛋白(CRP)、白血球與嗜中性球變化等發炎指標,以幫助早一步察覺癌細胞是否有活躍的跡象。

同時,飲食與生活習慣也要跟上。建議攝取有助降發炎的食物,例如深綠色蔬菜(花椰菜、菠菜)、富含Omega-3的魚類和亞麻籽、薑、蒜、薑黃等天然辛香料,以及莓果類、橄欖油、酪梨等抗氧化食材。

別忘了,睡眠、壓力管理和適度運動,也是幫助免疫系統穩定的關鍵。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就是癌症康復者生活裡最好的「盾牌」。未來則或許可以透過IL-6抑制劑或免疫調節藥物,降低病毒引發的轉移風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他喉嚨痛意外發現4種癌症!1手術讓他速恢復 趕上大甲媽回鑾

4種茶喝錯小心致癌!這樣泡茶避免喝到農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大腸癌年輕人罹患率暴增!醫示警「這飲食習慣」恐致癌 早篩檢可改善存活率

每日健康
02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便秘不只影響生活品質!醫:這情況恐與大腸癌有關

每日健康
04

運動後立刻補充蛋白質才能增肌?新研究「1句話」揭驚人真相

三立新聞網
05

08月18日 幸福不是擁有一切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曬完太陽3小時別洗澡!7成國人維生素D不足,補充陽光維生素有3要訣

健康2.0

他肌少症害骨折+腦震盪「加護病房住1周」!醫授1招自我檢測肌少症

健康2.0

藥膏擦到要洗腎!含1成分酸痛凝膠、痠痛貼布 過量會傷腎

健康2.0

高血壓是吃出來的!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研究曝1方法血壓明顯下降

健康2.0

5食材有效去除魚腥味!不沾鍋有殘留魚腥味如何去除?2步驟簡單搞定

健康2.0

「這種蝦」鈣質是牛奶6倍 運動後「黃金補給」時段吃最補

健康2.0
影音

「這種蝦」鈣質是牛奶6倍 運動後「黃金補給」時段吃最補

健康2.0影音

紅肉吃太多恐傷腎!新研究揭「1食物」替代:風險降50%

三立新聞網

益生菌吃越多越好嗎?營養師破解「菌數越高越有效」的迷思!

潮健康
影音

電腦斷層揪肺結節!醫師示警:不少人手術白挨刀 關鍵是「這原因」!

TVBS 新聞影音

電腦斷層揪肺結節!醫師示警:不少人手術白挨刀 關鍵是「這原因」!

TVBS

300萬健檢數據公開!揭國人「5大健康風險」 肥胖率飆新高

TVBS

假性失智與失智的區別? 專家揭「5大症狀」可觀察

健康醫療網

別再用手搖飲取代白開水! 醫示警:無糖茶、咖啡增加結石風險

CTWANT

右眼遭撞擊!視力模糊3個月竟是外傷性白內障 飛秒雷射助重見光明

觀傳媒

30件市售枸杞全驗出重金屬 台灣消保協會籲加強監管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影音

一痛就吃胃藥?先搞懂是哪種胃痛

好食課

林口長庚推器捐線上簽署 延續愛與希望的善終選擇

中華日報

50 歲女鼻竇炎合併鼻息肉致精神差,「這 2 治療」重拾暢快呼吸

Heho健康

不是失智症!中年男記憶變差、常發呆 醫檢查:肝病惹禍

三立新聞網

3大壞習慣養出「脂肪肝」!中醫推4招生活法「疏肝健脾」,讓肝不再油膩膩

姊妹淘

「懶得保養」小心釀皮膚危機!醫曝男性護膚4大誤區 做好3點改善

健康醫療網

消保協會抽驗乾枸杞鉛、鎘超標? 食藥署:乾燥率回推全合格

自由電子報

台灣每3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6點建議顧健康,避免肥胖找上門

華人健康網

尿路結石是沉默殺手 男性風險高於女性兩倍

青年日報

日本輸了!摩納哥「百歲人瑞比例」世界第一 台灣排名贏過英美

CTWANT

比橄欖油強!研究揭「1油品」能減重、降血糖 醫:冷用效果加倍

TVBS

腎結石與痛風患者必看!專家提醒:菠菜汆燙後吃更安全

中天電視台

血管「最怕5類食物」!營養師示警:多吃恐害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當朋友跟你說「想死」,別只說「想開點」!這5件事,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康健雜誌

追蹤6萬人調查! 「植物蛋白+紅肉」腎病風險降5成

中天電視台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康健雜誌

抖腳=漏財?醫揭4大抖腳「身心小秘密」:不一定是壞事

太報

300萬筆健檢揭隱憂:台灣成人肥胖率10年飆至74.7%、女性骨鬆率超過5成

信傳媒

芝麻油大勝!可延緩糖尿病「還能減重」 醫:冷用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喉嚨乾癢、咳不停如何舒緩? 8種「潤喉飲食」助開嗓

NOW健康

末期失智患鼻胃管餵食反增併發症風險?醫病共決 4 問題解進食困難問題

Heho健康

不是只有男生才要補鋅,女生也需要!10大「鋅」食物排行榜!不是生蠔、第一名竟然是「這食物」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臺灣癌症治療達到國際頂尖水準!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