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康健雜誌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陳德信攝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隨銀髮族人口逐年增長,醫療支出對個人及社會構成沉重負擔,也讓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受到重視。藥局如何整合健身房與長照站,「三位一體」守護長輩健康?銀髮健身又面臨哪些挑戰?

在車來車往卻略帶輕鬆氛圍的斗六車站附近,一大塊切分成紅色、橘紅色的大型橫式燈箱招牌,和斜對面緊鄰不到40公尺的全聯福利中心,意外形成有趣的呼應。如果不注意,或許還會誤以為這是另一間超市。

其實,橘紅色招牌下藏著的,是全雲林唯一一間結合健身房及長照站的上好藥局。

長輩身體好不能只靠「吃」,好好動也是關鍵

走進上好賦能運動中心,4台健身器材映入眼簾。穿過偌大空間中放置的歐風桌椅、左右兩側擦得透亮的玻璃,讓緊鄰的藥局和2020年揭牌的C級巷弄長照站一覽無遺。

往後走幾步,漆成亮橘的空間內還放著8台智能運動設備。根據膝部、骨盆、肩胛等不同部位,每台機器簡單以幾個大字寫出訓練內容。

賦能運動中心的亮橘的空間十分顯眼。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一名頭髮有些灰白的爺爺,正坐在活化髖部的斜臥式健身車上踩著踏板,身上穿的深咖啡色T恤,緩緩冒出幾小塊被汗水沾濕的痕跡。

相較於一般健身房,上好藥局社區照護經理許鈞皓表示,賦能運動中心的健身器材適合體能及肌力較弱的中高齡長輩。每台器材花4分鐘,全部做一輪約40分鐘~1小時,對長輩來說不會太有負擔,但也不會太輕鬆。

器材雖有基本阻力,但因多數搭載智慧功能且具雙向阻力設計,會依據使用者力氣給予相對應反饋,免除一般健身器材使用不當的風險。長輩只須一張經設定的悠遊卡,就能「刷遍」全場做運動,個人紀錄除直接顯示在器材螢幕上,若有下載App,不管是自己還是在異地的家屬,都能靠一支手機掌握。

「要健康,光是靠藥跟營養還不夠,運動也是必須,」上好藥局總藥師許仁厚邊說,邊指著牆壁上寫著精準用藥、營養輔療,以及功能運動的正三角形圖樣。

長輩到賦能運動中心運動,智慧型器材有雙向阻力設計幫助運動,更根據使用者力氣給予相對反饋,將受傷風險降到最低。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藥局化被動為主動,從「全人預防照顧」角度促健康

在社區服務多年,許仁厚看見許多長輩踏進藥局不外乎買藥、領藥、拿慢籤,但步出藥局再相見,不是老毛病沒解決,就是藥拿的數量愈來愈多。人沒更健康,反而變得憔悴。

藥局和藥師的角色,更能深耕社區做「全人預防照顧」。不少長輩的問題追根究柢,多與營養不良、肌肉流失、心理狀態變差等「衰弱症」特徵有關。雖然衰弱算不上臨床疾病,卻會悄悄侵蝕銀髮族身心健康,連帶增加臥床及其他疾病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他和團隊約3年前決定斥資300多萬元,把藥局隔出5分之2的空間,打造成上好賦能運動中心。

「醫生看診量大,常是患者講完沒多問就開藥,藥愈開愈多,」許仁厚舉例說,有長輩頭痛,吃了含有咖啡因的止痛藥導致晚上睡不著,但看診時只提到睡不著,醫師就直接加安眠藥量,反倒讓長輩變成藥罐子。

當藥局、巷弄長照站及銀髮健身三合一,藥師能主動從飲食、生活型態及運動等面向著手,在長輩領慢籤時的隨口一問,或許就能從回答中找出「端倪」,幫忙減藥,讓長輩知道面對病痛,用藥並非唯一解方。

另一方面,藥師也比醫師有更多時間互動,幫助長輩延緩退化與預防疾病。許鈞皓說,長照站內一名70多歲、患有巴金森氏症的爺爺,當初受頻尿、漏尿等問題所苦,晚上也得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半年多前賦能中心落成,爺爺每天不間斷使用器材訓練骨盆底肌等肌肉,連續3個月後跑廁所的次數,從每小時3次降至1次,漏尿和睡眠的問題也改善不少,「他現在也沒再吃安眠藥了,」許鈞皓說。

藥局和藥師的角色更能深耕社區,關注長輩的用藥、飲食營養及運動,達到「全人預防照顧」的目標。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銀髮健身推不動?經費吃緊、長輩意願低成瓶頸

隨著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銀髮健身將成未來高齡發展新趨勢,也讓政府單位挹注2.88億經費,盼提供業者起步動力。根據國健署統計,自2021年至2025年,全台已有263處專為高齡者開設的銀髮健身俱樂部。然而,無論是實際讓長輩「自己動起來」,還是永續經營銀髮健身據點,仍有好一段路要走。

國健署資料顯示,目前全台267處銀髮健身場所,雖有9成以上持續營運中。不過,長輩參與度低、人事營運成本不堪負荷等因素,仍是讓業者頭痛的事實。日前更有媒體報導,嘉義、桃園、花蓮等地至今年5月已陸續有8家業者退場,距離國健署布建目標的288處,還有21處之遙。

許仁厚表示,政府提供補助申請,第1年補助約100萬元,第2年30萬元,或隔年再補20萬元。雖然看起來很多,但光是器材引進、維護、租金及人事成本,加起來都不大夠,更遑論3年後須盈虧自負,「真的是憑著一股傻勁在做,」他自嘲。

銀髮健身經營困難,並非只是一小群人有感。專注於熟齡健康促進與智慧銀髮健身的特多勁(Turtle Gym),在台深耕近20年,於日本及菲律賓等地都有業務拓展,已協助數百間日照及衛生所等機構,規劃設置銀髮健身房或復健場域。營運長黃婉寧表示,「經費不足」及「長輩意願」,是兩大銀髮健身發展上的阻礙

「機構知道運動對長輩來說是良藥,但即便採購意願高,就是礙於經費,」黃婉寧感嘆,銀髮健身已有專門的設備和系統,但對許多業者來說,難以看到高利潤,採購上就會非常保守。即便有政府補助,但部分場域在計劃結束後,很可能因人事成本等因素,難以持續營運。

另外,中南部中高齡長輩多,市場看起來雖大,但付費健身意願低。「在偏鄉下地方,一個月50~200元健身費用,很多長輩不願意拿錢出來,」特多勁教育總監、物理治療師蔡仕淳說。

為長輩打造健康身體,業者籲解決2大痛點

看著賦能運動中心裡只有零星幾個長輩,許仁厚嘆了口氣,表示若政府能更重視預防疾病,不僅可減少後端醫療負擔,政府及個人的醫療支出也會減少許多。他建議,政府可以從「個別補助有意健身的長輩」,以及「提供交通接送」的痛點著手。

「每次來就補助他們100~200塊,這樣他們來不只可以健身,用藥、營養跟陪伴也都能顧到,」許仁厚建議,提供長輩小額補貼,才能增加使用健身房的意願,同時補貼銀髮健身房交通車,長輩才能順利健身,業者也才有辦法持續營運。

雖然還有許多挑戰待克服,但蔡仕淳實際跑遍許多據點提供訓練諮詢,對未來仍感到樂觀,「大家愈來愈長壽,銀髮健身發展一定會愈來愈好的,」他說。

延伸閱讀:

抽檢枸杞鎘、鉛全超標!有機產品也中,中藥材怎麼挑最安心?

新型A流症狀解析:新型A流潛伏期、傳染力、重症、多久會好一次看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我癌症快離世了,但我還活著!他對妻告白:每一餐都要一起吃,即便我不能吃也要陪她浪漫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
03

血癌有救?沈玉琳病況曝 醫揭癌症存活4要件!3問題救命必問

健康2.0
04

運動後立刻補充蛋白質才能增肌?新研究「1句話」揭驚人真相

三立新聞網
05

吳淑珍驚傳「姿勢性低血壓」休克!臺大醫示警:年長者「血壓太低」比高血壓更危險,3症狀易忽略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3大壞習慣養出「脂肪肝」!中醫推4招生活法「疏肝健脾」,讓肝不再油膩膩

姊妹淘

「懶得保養」小心釀皮膚危機!醫曝男性護膚4大誤區 做好3點改善

健康醫療網

消保協會抽驗乾枸杞鉛、鎘超標? 食藥署:乾燥率回推全合格

自由電子報

台灣每3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6點建議顧健康,避免肥胖找上門

華人健康網

尿路結石是沉默殺手 男性風險高於女性兩倍

青年日報

日本輸了!摩納哥「百歲人瑞比例」世界第一 台灣排名贏過英美

CTWANT

比橄欖油強!研究揭「1油品」能減重、降血糖 醫:冷用效果加倍

TVBS

腎結石與痛風患者必看!專家提醒:菠菜汆燙後吃更安全

中天電視台

血管「最怕5類食物」!營養師示警:多吃恐害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當朋友跟你說「想死」,別只說「想開點」!這5件事,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康健雜誌

追蹤6萬人調查! 「植物蛋白+紅肉」腎病風險降5成

中天電視台

抖腳=漏財?醫揭4大抖腳「身心小秘密」:不一定是壞事

太報

300萬筆健檢揭隱憂:台灣成人肥胖率10年飆至74.7%、女性骨鬆率超過5成

信傳媒

芝麻油大勝!可延緩糖尿病「還能減重」 醫:冷用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喉嚨乾癢、咳不停如何舒緩? 8種「潤喉飲食」助開嗓

NOW健康

末期失智患鼻胃管餵食反增併發症風險?醫病共決 4 問題解進食困難問題

Heho健康

臺灣癌症治療達到國際頂尖水準!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華人健康網

7歲前免費7次健檢、6次篩檢 竟有3成家長不知情

中天電視台

流感與感冒不同!醫揭最佳用藥時機是「這時候」:錯過恐擴散染全家

優活健康網

沈玉琳案例警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擴散快,及早就醫是關鍵

常春月刊

台灣胃癌存活率低於日韓!藥師親教:「這樣做」能阻斷主要致病因素

健康醫療網

61歲糖尿病婦染流感併發重症 高齡與多重慢性病風險增

NOW健康

「亞健康」常見慢性疼痛!中醫不再只是把脈開藥,AI檢測打造客製化運動處方

華人健康網

林口長庚邀請民眾線上簽署器捐 肺臟受贈者現身表達感激

桃園電子報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羅慧夫基金會年度募款記者會 温昇豪現身呼籲社會友善支持顱顏家庭腭裂女孩勇敢故事感動全場

優活健康網

近3成民眾不知兒童免費健檢! 應把握7歲前13次檢查

NOW健康

狂喝水+吃菜還是便秘?營養師曝「這食物吃太少」

造咖

日料不是都健康!每週吃「它」3次 增1.52倍死亡風險

三立新聞網

本土劇臨演冒充官員詐騙 羅一鈞怒斥:簽名沒那麼醜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豪雨恐釀登革熱疫情!專家:9月最危險

中天電視台

醫起看/失眠有4類型 營養師揭3解方進夢鄉

EBC 東森新聞

暑假過半!近2成北市學童過重 專家教「4原則」守住健康體位

中華日報

夏天反覆癢到崩潰!醫點名吃錯食物、作息亂 蕁麻疹最容易爆發!

Heho健康

拉麵控注意!日研究:每週吃3次 死亡風險增1.52倍

中天電視台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中華日報

經痛警訊別忽視!中醫師教4種體質對症食療 幫助改善每月困擾

中華日報

「這4種運動」助孩子骨骼發育,爸爸也更健康! 醫認證大推

常春月刊

「國民女婿」羅一鈞遭冒名 假公務員詐騙罹癌家屬得逞

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