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成民眾不知兒童免費健檢! 應把握7歲前13次檢查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兒童錯過預防保健與發展篩檢服務,恐錯失及早發現異常、即時介入的關鍵時機。雖然「7次兒童健檢平均使用率」已逾8成,仍有3成不清楚可依時程帶孩子健檢,更有逾半數不知道「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把握兒童黃金發育期,善用7歲前共13次免費檢查。
未滿7歲童享7次預防保健服務 掌握孩子健康成長
依據國民健康署2025年初調查,家中有7歲以下兒童的受訪者,近3成(29%)不知道家長可依時程帶孩子接受兒童預防保健服務、逾半數(52.2%)不知道政府有提供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善用政府公費補助兒童預防保健與發展篩檢服務,掌握孩子的健康與成長。
國民健康署公費補助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時程為出生至2個月、2個月至4個月、4至10個月、10個月至1.5歲、1.5歲至2歲、2歲至3歲、3歲至未滿7歲,服務項目包括身體診察、發展診察及衛教指導等服務。經統計顯示,7次服務平均利用率近3年來已逾8成,透過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奠定了兒童未來健康人生之基石。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許凱翔即分享提供兒童預防保健的實際經驗。曾經有一位2個月大的寶寶,因體重沒有什麼增加,由媽媽帶到健兒門診諮詢,媽媽表示寶寶喝奶情形較差,呼吸也顯得費力,門診當日量體重僅較出生體重增加500克,體重小於同齡新生兒第300分位,體重低於正常範圍,經醫師檢查發現有明顯心雜音,立即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是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趕緊安排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與聯繫手術事宜,後續心血管矯正手術後恢復良好,逐步恢復健康。
兒童健檢潛藏影響健康的關鍵 國健署點出5大好處
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務必依時程帶孩子進行健檢,千萬別錯過7次守護。兒童健康檢查的好處及重要性如下:
1.定期追蹤生長發育:針對身高、體重、頭圍等指標,掌握孩子是否符合生長曲線,有無營養不良或肥胖等潛在風險。
2.掌握兒童發展狀況:家長可於檢前完成兒童健康手冊「家長紀錄事項」來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並與醫師討論,掌握孩子發展情形。
3.關鍵疾病早期預警與轉介:透過身體診察初步辨識,必要時轉介進一步檢查或處置。
4. 提供衛教與育兒指導:醫師依照兒童健康手冊「衛教紀錄表」的填答情形,以及檢查結果,提供相關健康訊息及衛教指導。
5.建立完整健康紀錄:透過7次健檢及手冊完整記錄,為孩子建立長期健康檔案,瞭解孩子成長狀況及趨勢。
加碼6次兒童發展篩檢 醫師、家長協力把關
兒童的發展問題若能在早期即被發現並給予介入,往往能有效改善或逆轉其影響。為及早發現疑似發展遲緩或異常,國民健康署自2024年7月起,加碼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全面補助未滿7歲兒童依時程接受6次發展篩檢,盼能經標準化篩檢工具訓練的兒科、家庭醫學科或其他科別的幼兒專責醫師,透過實測、詢問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孩子在家中的狀況,以及醫師專業判斷,提供全方位且專業的兒童發展篩檢,及早辨識兒童在語言、認知、動作或社會等發展面向的異常,以提供家長衛教、持續追蹤或轉介兒童發展評估。
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表示,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長最深切的期盼,「7次兒童預防保健」與「6次兒童發展篩檢」,正是協助家長守護孩子健康、及早掌握孩子發展狀況的重要關鍵,特別提醒家長務必依期程帶孩子接受兒童預防保健及兒童發展篩檢兩項服務,不僅能幫助家長瞭解孩子的健康與或發展狀況,若有任何問題或疑似異常情形,也讓專業團隊有機會早期介入、適時提供兒童健康衛教指導與專業建議,幫助家長共同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定期接受兒童健檢與篩檢好處多,有關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及兒童發展篩檢補助時程,民眾可參閱國民健康署網站(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兒童發展篩檢),或翻閱兒童健康手冊第1頁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黃色紀錄卡與第2頁的「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綠色紀錄卡,若領到的是2024年7月以前發的兒童健康手冊,綠色紀錄卡會在第一次接受篩檢服務時由服務院所提供。
這兩項服務可依時程分次進行,或於同一次前往服務提供院所時,由醫師依序完成。若有關於如何觀察孩子的成長狀況與紀錄相關問題,可上網瀏覽國民健康署製作的「檢前先紀錄」影片,由家長與專業醫師,一起為兒童健康護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遠離腦中風這樣做! 神經科醫師授保健秘訣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