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沖澡好消暑!涼感沐浴乳是涼爽利器 還是肌膚陷阱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今年夏天,全球各地極端高溫事件已由異常逐漸成為常態,台灣雖然尚未正式出現「熱浪」,但每天動輒超過35°C的高溫,讓許多人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最渴望的就是沖個涼爽的澡。走進任何一家藥妝店,架上琳瑯滿目的涼感沐浴乳都打著「瞬間降溫」、「清涼舒爽」的招牌,但這些添加薄荷、檸檬草等涼感成分的沐浴產品,真的對皮膚有益嗎?
涼感原理與皮膚的雙面反應 涼感產品並非人人適合
涼感沐浴乳的清涼感受主要來自薄荷醇等成分,這些成分能刺激皮膚上的冷感受器,產生涼爽感覺。台安醫院皮膚科曾德朋主任表示,這種感覺並非真正的溫度降低,而是神經系統的反應。當薄荷醇接觸皮膚時,會激活TRPM8受體,大腦因此接收到「涼爽」的信號。除了薄荷醇,許多產品還添加薄荷精油、檸檬草精油或馬鞭草等天然成分。這些植物萃取不僅提供清涼感,還具有調節油脂分泌、抗菌等功效,適合容易出汗、皮膚偏油的肌膚使用。
曾德朋醫師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涼感產品;尤敏感性肌膚會發現,原本期待的清涼舒適變成刺激與不適。而薄荷醇對於脆弱的皮膚屏障可能造成更多刺激,導致泛紅、搔癢,甚至過敏反應。還有乾性肌膚也需特別小心,某些涼感沐浴乳含有較強的清潔成分,長期使用將導致皮膚變得更加乾燥。
別貪圖一時涼感 皮膚科醫師提醒正視身體真正需求
曾德朋醫師強調,涼感只是感覺上的清涼,並非真正的溫度調節。過度依賴這種人工涼感可能會讓人忽略身體真正的需求。正確的洗浴溫度應控制在38至40°C,洗澡時間控制在10至15分鐘內,這對所有膚質都是最理想的。
針對不同膚質,曾德朋醫師給出具體建議:油性肌膚可以安心使用含薄荷醇、茶樹等成分的涼感沐浴乳,有助於控制油脂分泌;中性肌膚可選擇溫和的薄荷或檸檬草配方;敏感肌膚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建議選擇低濃度的溫和配方,或避免使用涼感產品。若想選購良好的涼感沐浴乳,天然薄荷萃取比合成化學香精更溫和,無添加人工香料、色素的產品對敏感肌膚更友善。
破除清涼迷思!越涼越好? 涼感無法改變實際體溫
許多人誤以為涼感沐浴乳能真正降低體溫,曾德朋醫師澄清,涼感只是神經系統的感受,無法實際改變體溫。真正的降溫需要依靠適當室溫、充足水分攝取,以及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另個常見迷思是「越涼越好」,但過度涼感可能意味著成分濃度過高,反而容易造成皮膚刺激。即使是健康肌膚,也可能因長期接觸特定成分而產生敏感反應。
曾德朋醫師提醒,洗浴後的保濕工作最重要;無論使用什麼類型的沐浴乳,洗澡後都應立即使用身體乳液來鎖住水分,此步驟對使用涼感沐浴乳後更加需要。在高溫成為常態的時代,涼感確實為日常生活帶來舒適選擇,惟每個人的肌膚都有獨特需求,先學會聆聽肌膚狀況,選擇真正適合的產品,才能在享受清涼舒適的同時,維護肌膚長期健康。若使用過程出現任何不適,還是應立即停用並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遠離腦中風這樣做! 神經科醫師授保健秘訣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