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失智患鼻胃管餵食反增併發症風險?醫病共決 4 問題解進食困難問題
目前全台灣失智患者約 35 萬人,其在病程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吞嚥困難、食慾降低、拒絕進食等問題,但研究顯示,晚期失智患者使用鼻胃管餵食,未必能延長壽命或改善生活品質,反而可能增加不適感及併發症風險。醫師表示,每個失智患者的問題與需求不同,建議醫病須討論 4 個面向的問題,確保患者及其病家的權益。
由於失智患者的大腦功能缺損與異常,產生認知或吞嚥功能障礙,導致進食出現問題,長此一往恐出現營養不足、脫水、體力減退、免疫力下降、吸入性肺炎、肌少症,進一步惡化認知功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高齡心智科主任朱智邦指出,當疾病進展至末期,患者進食問題嚴重時,醫療團隊應提供完整資訊,包括各種治療選擇的利弊分析。
末期失智進食分 2 類,須醫病共決 4 問題
目前末期失智症進食分為舒適進食法(由口進食)、管路灌食法,前者經照會語言治療師、營養師,調整進食姿勢、食物質地等方面後,由照護者採少量多餐,用手拿的小型食物協助患者進食,吃得下就吃,會嗆到或暫時不想吃就不勉強。後者則包括鼻胃管放置、空腸造廔口及臨床首選的內視鏡胃造廔口。
朱智邦表示,每個末期失智患者情況不盡相同,醫療團隊、患者與家屬可討論以下 4 個面向,來決定最佳照護計劃,意即醫病共決(SDM),如此不僅可確保患者的權益,也減少家屬做出困難決定時的壓力。
- 患者的意願與生活品質:患者是否曾經表達過對於生命末期的治療偏好?是否曾經拒絕侵入性治療?
- 各種治療選項的利弊:醫療團隊應詳細解釋鼻胃管、胃造口、手工餵食等方式的優缺點,並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給予建議。
- 倫理與家庭價值觀:家庭成員對於病患照護的期望為何?是否能接受自然進食方式,或希望延長生命?
- 醫療團隊的建議:基於臨床經驗與最新醫學證據,醫療團隊可協助家屬理解不同治療方式的可能結果,並提供支持性決策建議。
朱智邦也建議,民眾及早進行預立醫療決定(ACP),提前規劃在特定臨床條件時,想接受或拒絕的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與流體餵養的醫療選擇,也讓家屬在需要做決定時,能根據患者的意願行事。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別再用手搖飲取代白開水! 醫示警:無糖茶、咖啡增加結石風險
CTWANT
右眼遭撞擊!視力模糊3個月竟是外傷性白內障 飛秒雷射助重見光明
觀傳媒
30件市售枸杞全驗出重金屬 台灣消保協會籲加強監管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影音
一痛就吃胃藥?先搞懂是哪種胃痛
好食課
林口長庚推器捐線上簽署 延續愛與希望的善終選擇
中華日報
50 歲女鼻竇炎合併鼻息肉致精神差,「這 2 治療」重拾暢快呼吸
Heho健康
不是失智症!中年男記憶變差、常發呆 醫檢查:肝病惹禍
三立新聞網
3大壞習慣養出「脂肪肝」!中醫推4招生活法「疏肝健脾」,讓肝不再油膩膩
姊妹淘
「懶得保養」小心釀皮膚危機!醫曝男性護膚4大誤區 做好3點改善
健康醫療網
消保協會抽驗乾枸杞鉛、鎘超標? 食藥署:乾燥率回推全合格
自由電子報
台灣每3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6點建議顧健康,避免肥胖找上門
華人健康網
尿路結石是沉默殺手 男性風險高於女性兩倍
青年日報
日本輸了!摩納哥「百歲人瑞比例」世界第一 台灣排名贏過英美
CTWANT
比橄欖油強!研究揭「1油品」能減重、降血糖 醫:冷用效果加倍
TVBS
腎結石與痛風患者必看!專家提醒:菠菜汆燙後吃更安全
中天電視台
血管「最怕5類食物」!營養師示警:多吃恐害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當朋友跟你說「想死」,別只說「想開點」!這5件事,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康健雜誌
追蹤6萬人調查! 「植物蛋白+紅肉」腎病風險降5成
中天電視台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康健雜誌
抖腳=漏財?醫揭4大抖腳「身心小秘密」:不一定是壞事
太報
300萬筆健檢揭隱憂:台灣成人肥胖率10年飆至74.7%、女性骨鬆率超過5成
信傳媒
芝麻油大勝!可延緩糖尿病「還能減重」 醫:冷用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喉嚨乾癢、咳不停如何舒緩? 8種「潤喉飲食」助開嗓
NOW健康
臺灣癌症治療達到國際頂尖水準!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華人健康網
7歲前免費7次健檢、6次篩檢 竟有3成家長不知情
中天電視台
流感與感冒不同!醫揭最佳用藥時機是「這時候」:錯過恐擴散染全家
優活健康網
沈玉琳案例警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擴散快,及早就醫是關鍵
常春月刊
台灣胃癌存活率低於日韓!藥師親教:「這樣做」能阻斷主要致病因素
健康醫療網
61歲糖尿病婦染流感併發重症 高齡與多重慢性病風險增
NOW健康
「亞健康」常見慢性疼痛!中醫不再只是把脈開藥,AI檢測打造客製化運動處方
華人健康網
林口長庚邀請民眾線上簽署器捐 肺臟受贈者現身表達感激
桃園電子報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羅慧夫基金會年度募款記者會 温昇豪現身呼籲社會友善支持顱顏家庭腭裂女孩勇敢故事感動全場
優活健康網
近3成民眾不知兒童免費健檢! 應把握7歲前13次檢查
NOW健康
狂喝水+吃菜還是便秘?營養師曝「這食物吃太少」
造咖
日料不是都健康!每週吃「它」3次 增1.52倍死亡風險
三立新聞網
本土劇臨演冒充官員詐騙 羅一鈞怒斥:簽名沒那麼醜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豪雨恐釀登革熱疫情!專家:9月最危險
中天電視台
醫起看/失眠有4類型 營養師揭3解方進夢鄉
EBC 東森新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