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益生菌吃越多越好嗎?營養師破解「菌數越高越有效」的迷思!

潮健康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隨著益生菌保健風潮不斷升溫,「300億菌數」成為不少品牌主打的吸睛賣點。但菌數真的越高越好嗎?《FJ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提醒,選擇益生菌時,不能只看菌數多寡,更應重視製程技術、菌種組合與益菌的存活率(定殖率),這些才是真正影響品質與功效的重要因素。

圖說:高菌數就是好菌嗎?營養師親解益生菌迷思

益生菌 4 大常見作用

1.幫助腸道蠕動,維持排便順暢
幫助平衡腸內菌叢,促進腸道蠕動,進而維持正常排便功能。

2.有助於調整體質,維持健康平衡
調整體質,支持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幫助健康穩定維持。

3.維持良好作息,幫助日常健康維持
透過優化腸道菌叢,有助於身體維持活力與平衡,並支持正常生活作息。

4.調節體質,維持整體健康
益生菌有助於支持基礎健康,協助維持體內平衡。

解析益生菌菌數多寡的差別

一包標榜「50億」或「300億」的益生菌產品,差別不僅在於菌數多寡,更重要的是菌種多樣性與存活率,這些才是能否真正影響腸道菌相的關鍵。以下由營養師整理的科普小重點:

CFU(colony forming units)是什麼?

CFU 的中文是「菌落形成單位」,簡單來說,CFU 代表的是益生菌的存活菌數,而這個數字正好反映出菌數的多寡與活性。

如何分別看「益生菌的菌數」?

益生菌的效果與菌數息息相關,一般資料指出,單一菌株需達一定數量才具意義,而總菌數較高時,較能幫助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若單株菌數不足,作用可能有限,因此建議選擇有公開標示各菌株 CFU 數量的產品,更能安心補充。

重點看「益生菌的菌株種類」!

市面上不少益生菌產品強調「多菌種配方」,但營養師提醒,益生菌菌種不宜過多。因為菌種過多可能互相競爭空間,反而降低發揮作用的效率。

圖說:搞懂益生菌選購重點,輕鬆挑出適合的保健品

營養師解析益生菌挑選關鍵,打破菌數迷思

益生菌不是只看「億數」就好。雖然 300 億益生菌的確比 50 億菌數更高,但若忽略了菌株種類與 CFU 劑量,效果也可能有限。《FJ豐傑生醫》營養師列出挑選益生菌產品的 6 大原則:

  • 檢查菌數 CFU 數量
  • 菌株種類不宜過多(10 種以內較佳)
  • 檢視是否有公開菌株編號
  • 重視益生菌的「保證菌數存活率」
  • 確認產品經過第三方檢驗,安全有保障
  • 依照個人需求挑選菌株

營養師提醒,消費者選擇益生菌時,務必兼顧菌數、菌株種類與自身需求,才能選到較適合的產品,幫助日常健康維持。

免責聲明:
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300億益生菌最好嗎?益生菌數量怎麼看?專破解高菌數迷思!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大腸癌年輕人罹患率暴增!醫示警「這飲食習慣」恐致癌 早篩檢可改善存活率

每日健康
02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便秘不只影響生活品質!醫:這情況恐與大腸癌有關

每日健康
04

運動後立刻補充蛋白質才能增肌?新研究「1句話」揭驚人真相

三立新聞網
05

08月18日 幸福不是擁有一切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曬完太陽3小時別洗澡!7成國人維生素D不足,補充陽光維生素有3要訣

健康2.0

他肌少症害骨折+腦震盪「加護病房住1周」!醫授1招自我檢測肌少症

健康2.0

藥膏擦到要洗腎!含1成分酸痛凝膠、痠痛貼布 過量會傷腎

健康2.0

高血壓是吃出來的!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研究曝1方法血壓明顯下降

健康2.0

5食材有效去除魚腥味!不沾鍋有殘留魚腥味如何去除?2步驟簡單搞定

健康2.0

流感、covid病毒讓乳癌細胞甦醒!權威期刊:感冒後提高癌症復發

健康2.0

「這種蝦」鈣質是牛奶6倍 運動後「黃金補給」時段吃最補

健康2.0
影音

「這種蝦」鈣質是牛奶6倍 運動後「黃金補給」時段吃最補

健康2.0影音

紅肉吃太多恐傷腎!新研究揭「1食物」替代:風險降50%

三立新聞網

300萬健檢數據公開!揭國人「5大健康風險」 肥胖率飆新高

TVBS

假性失智與失智的區別? 專家揭「5大症狀」可觀察

健康醫療網

別再用手搖飲取代白開水! 醫示警:無糖茶、咖啡增加結石風險

CTWANT

右眼遭撞擊!視力模糊3個月竟是外傷性白內障 飛秒雷射助重見光明

觀傳媒

30件市售枸杞全驗出重金屬 台灣消保協會籲加強監管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影音

一痛就吃胃藥?先搞懂是哪種胃痛

好食課

林口長庚推器捐線上簽署 延續愛與希望的善終選擇

中華日報

50 歲女鼻竇炎合併鼻息肉致精神差,「這 2 治療」重拾暢快呼吸

Heho健康

不是失智症!中年男記憶變差、常發呆 醫檢查:肝病惹禍

三立新聞網

3大壞習慣養出「脂肪肝」!中醫推4招生活法「疏肝健脾」,讓肝不再油膩膩

姊妹淘

「懶得保養」小心釀皮膚危機!醫曝男性護膚4大誤區 做好3點改善

健康醫療網

消保協會抽驗乾枸杞鉛、鎘超標? 食藥署:乾燥率回推全合格

自由電子報

台灣每3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6點建議顧健康,避免肥胖找上門

華人健康網

尿路結石是沉默殺手 男性風險高於女性兩倍

青年日報

日本輸了!摩納哥「百歲人瑞比例」世界第一 台灣排名贏過英美

CTWANT

比橄欖油強!研究揭「1油品」能減重、降血糖 醫:冷用效果加倍

TVBS

腎結石與痛風患者必看!專家提醒:菠菜汆燙後吃更安全

中天電視台

血管「最怕5類食物」!營養師示警:多吃恐害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當朋友跟你說「想死」,別只說「想開點」!這5件事,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康健雜誌

追蹤6萬人調查! 「植物蛋白+紅肉」腎病風險降5成

中天電視台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康健雜誌

抖腳=漏財?醫揭4大抖腳「身心小秘密」:不一定是壞事

太報

300萬筆健檢揭隱憂:台灣成人肥胖率10年飆至74.7%、女性骨鬆率超過5成

信傳媒

芝麻油大勝!可延緩糖尿病「還能減重」 醫:冷用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喉嚨乾癢、咳不停如何舒緩? 8種「潤喉飲食」助開嗓

NOW健康

末期失智患鼻胃管餵食反增併發症風險?醫病共決 4 問題解進食困難問題

Heho健康

臺灣癌症治療達到國際頂尖水準!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華人健康網

7歲前免費7次健檢、6次篩檢 竟有3成家長不知情

中天電視台

流感與感冒不同!醫揭最佳用藥時機是「這時候」:錯過恐擴散染全家

優活健康網

沈玉琳案例警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擴散快,及早就醫是關鍵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