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吃越多越好嗎?營養師破解「菌數越高越有效」的迷思!
隨著益生菌保健風潮不斷升溫,「300億菌數」成為不少品牌主打的吸睛賣點。但菌數真的越高越好嗎?《FJ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提醒,選擇益生菌時,不能只看菌數多寡,更應重視製程技術、菌種組合與益菌的存活率(定殖率),這些才是真正影響品質與功效的重要因素。
圖說:高菌數就是好菌嗎?營養師親解益生菌迷思
益生菌 4 大常見作用
1.幫助腸道蠕動,維持排便順暢
幫助平衡腸內菌叢,促進腸道蠕動,進而維持正常排便功能。
2.有助於調整體質,維持健康平衡
調整體質,支持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幫助健康穩定維持。
3.維持良好作息,幫助日常健康維持
透過優化腸道菌叢,有助於身體維持活力與平衡,並支持正常生活作息。
4.調節體質,維持整體健康
益生菌有助於支持基礎健康,協助維持體內平衡。
解析益生菌菌數多寡的差別
一包標榜「50億」或「300億」的益生菌產品,差別不僅在於菌數多寡,更重要的是菌種多樣性與存活率,這些才是能否真正影響腸道菌相的關鍵。以下由營養師整理的科普小重點:
CFU(colony forming units)是什麼?
CFU 的中文是「菌落形成單位」,簡單來說,CFU 代表的是益生菌的存活菌數,而這個數字正好反映出菌數的多寡與活性。
如何分別看「益生菌的菌數」?
益生菌的效果與菌數息息相關,一般資料指出,單一菌株需達一定數量才具意義,而總菌數較高時,較能幫助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若單株菌數不足,作用可能有限,因此建議選擇有公開標示各菌株 CFU 數量的產品,更能安心補充。
重點看「益生菌的菌株種類」!
市面上不少益生菌產品強調「多菌種配方」,但營養師提醒,益生菌菌種不宜過多。因為菌種過多可能互相競爭空間,反而降低發揮作用的效率。
營養師解析益生菌挑選關鍵,打破菌數迷思
益生菌不是只看「億數」就好。雖然 300 億益生菌的確比 50 億菌數更高,但若忽略了菌株種類與 CFU 劑量,效果也可能有限。《FJ豐傑生醫》營養師列出挑選益生菌產品的 6 大原則:
- 檢查菌數 CFU 數量
- 菌株種類不宜過多(10 種以內較佳)
- 檢視是否有公開菌株編號
- 重視益生菌的「保證菌數存活率」
- 確認產品經過第三方檢驗,安全有保障
- 依照個人需求挑選菌株
營養師提醒,消費者選擇益生菌時,務必兼顧菌數、菌株種類與自身需求,才能選到較適合的產品,幫助日常健康維持。
免責聲明:
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300億益生菌最好嗎?益生菌數量怎麼看?專破解高菌數迷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