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百歲人瑞:不上健身房也能活到100歲的方法

天下雜誌

更新於 05月15日08:14 • 發布於 02月25日08:03 • 樂羽嘉
百歲人瑞:不上健身房也能活到100歲的方法

如果你討厭上健身房運動,又想要獲得運動延年益壽的好處,你可以向許多從來沒有踏進健身房一步的百歲人瑞學習他們的健康法門。

一定程度上,你選擇的運動類型,比你的運動頻率還要重要。

專門研究健康老化的生理學家蕾布拉瑟(Nathan K. LeBrasseur)表示,民眾應該去做他們享受的運動,因為這樣一來更可能長久堅持下去。

住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的102歲人瑞賽克莉(Deborah Szekely)同意。「重要的是你要敦促自己運動到有感覺,讓心率上升、爆汗,如果你真正運動到喘不過氣,就表示你做得很好。」

開始運動永遠不嫌晚。中國崑山杜克大學學者2023年一項研究發現,常常運動的超過80歲民眾,即使較晚開始運動,依然會比那些不動的人活得更長。

以下是百歲人瑞會做的運動:

一、 走路

有些運動,隨著年紀愈大,難度會愈來愈高,但部分百歲人瑞一直堅持走路。

紐約第二長壽的居民西格諾兒(Louise Jean Signore)現在112歲,當她健康惡化時停止了游泳、騎單車、跳排舞、打保齡球,但依然努力走路,不管是去戶外還是在家裡走。

賽克莉也會每天在地方公園至少走個一英里。住在俄亥俄州的泰勒(Pearl Taylor)103歲時過世,死前也會每個週末在附近的沃爾瑪大賣場走2小時。

走路是低強度運動,但依然有很多健康益處。一項刊登於《老人學》(GeroScience)期刊的2023年研究,發現走路似乎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認知障礙和失智症風險,也能改善心理健康、睡眠和壽命。

二、騎腳踏車取代開車

108歲的麥可艾維利(Martin McEvilly)去年10月過世前,是愛爾蘭最長壽的男子。麥可艾維利從來沒有買過車,直到99歲都以騎腳踏車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他停止騎單車外出後,也會在家騎固定式健身腳踏車運動,直到105歲。

一項刊登於《運動與活躍生活前沿》(Frontiers in Sports and Active Living)期刊的2023年研究,發現定期騎腳踏車有助提高心理健康、降低任何死因的死亡風險,也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三、讓運動成為社交活動

107歲的澳洲昆士蘭人麥可芮(Katie MacRae)定期會跟其他安養中心居民一起打保齡球。103歲的吉布絲(Janet Gibbs)打高爾夫到86歲。

除了健康上的好處,運動的社交要素,也能幫助我們長壽。

都柏林三一學院老人醫學教授肯妮(Rose Anne Kenny)主張,對於長壽來說,社交的效果比運動或健康飲食更大。

四、把運動融入工作或嗜好

許多百歲人瑞從事過嚴苛費力的體力型工作,例如麥可艾維利從前跟家人一起經營農場,每天都在切割泥煤當燃料、修剪植物、取水,甚至收集苔蘚來當作牲畜的床。

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數據,美國一般勞工大約每天都會有一半時間坐著,但即使你的工作多數時間都在久坐,依然可以把運動融入生活。

《英國運動醫學期刊》2023年研究顯示,每天只要做中度運動或高強度運動20分鐘,就能抵銷久坐一整天的影響,包括做家事、快走、做園藝都可以。

【延伸閱讀】

巴菲特年度致股東信的4個關鍵智慧

日幣短期還會漲嗎?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17期《AI新靠山 台積CoWoS盛世》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60歲婦不菸不酒不咳嗽!照X光驚見「7、8公分腫瘤」 蘇一峰:肺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03

33歲男星「肺腺癌第四期」 台大醫:「4現象」慘已末期

三立新聞網
04

60歲婦不菸不酒...「1症狀」拖3個月癌末 驚見8公分肺腫瘤

TVBS
05

男小便從尿道「噴出一堆蟲」 醫也嚇壞!追查主因:內褲惹禍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35

簡詩桓
能不能活到100歲是你的基因決定的,運動和生活習慣只是讓你活的比較好,和壽命長短無關。這研究論文應該是不及格。
02月27日01:04
每個活到100歲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不要以訛傳訛,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
02月28日00:36
振隆
健身房只是多花錢 古人那有健身房 白癡的想法
02月25日14:01
王志翔 (Howard Wang)
就算配合運動好了⋯高雄每天早上起床都是霧茫茫一片,愛吸誰吸新鮮的霧霾… 我們是不得已去健身房..
02月28日00:58
在這處處是70歲以上的時代, 真的不要一直想長壽, 成為顧郎怨的長壽者。
02月28日00:36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糞便帶血恐藏大腸病變 北榮桃園分院強調早期診斷重要性

中華日報

2025生技展人氣焦點!「茗京萃」漢方茶飲掀養生話題,吸引忙碌女性關注

姊妹淘

幸福的伴侶平日會做「這5件事」 心理師:簡單但多數人都忽略

健康醫療網

9歲女童父母重視成績她壓力大 半個月近視暴增900度

CTWANT

牙齒愈少失智風險愈高? 醫揭咀嚼與大腦退化關鍵關聯

健康醫療網

不是懷孕都會孕吐!醫師揭「無症狀懷孕」迷思:月經觀察、兩項檢測才是關鍵

姊妹淘

「若認不出你,不是不愛你」名醫列失智心願 5萬人看哭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 6成患者與過量服用「乙醯胺酚」有關,醫揭肝臟大罷工4徵兆

潮健康

百萬失智新藥「1款不納健保」石崇良曝「3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看護、篩檢、公費藥規定都變了!8月新制6件事一次看

康健雜誌

不只變胖還肌肉流失! 營養師揭「肌少型肥胖症」恐怖後果:死亡風險顯著升高

潮健康

大學生使用大麻 出現被害妄想!家人醫師聯手救回失控的他

健康醫療網

吃鳳梨抗發炎、改善高血壓 但3類人食用前要注意!

康健雜誌

氣管重建手術難度高!台南名醫「創新手術」2月救2命

中天電視台

高血壓不分年齡,從20到80歲都該警覺!營養師推得舒飲食,助血壓控制管理

華人健康網

貧血竟是大腸癌作怪!洗腎者易忽略腫瘤警訊 醫師提醒留意「兩症狀」

風傳媒

加熱菸反增紙菸雙重使用率、總吸菸量,專家拋 3 法補救

Heho健康

哺餵母乳不只對寶寶好!醫:媽媽可降低罹乳癌、子宮內膜癌風險

Heho健康

包飯糰釀腕隧道症候群 中醫師針灸4穴位解麻痛

台灣好新聞

過度攝取代糖飲料,死亡率比喝含糖飲更高

常春月刊

吃麵也能瘦!顛覆麵食定義的「全方麵」,宵夜族、健身控狂推的夢幻神麵

媽媽寶寶

不只上班族!包飯糰10年早餐店老闆娘遭「滑鼠手」纏身

中天電視台

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醫籲:9萬洗腎病友別忽略的腫瘤警訊

華人健康網

保健品開封要放冰箱嗎?乾燥劑、棉花要丟嗎?藥師教你「正確保存法」

優活健康網

講座報名/遠離腦中風這樣做! 神經科醫師授保健秘訣

NOW健康

不攝腺,就行動!抗癌腺上見

永續幫

辣媽甩肉20公斤!出國1周大吃仍瘦 醫揭「2關鍵」不復胖

三立新聞網

暴雨淹水後恐藏致病菌 嘉縣籲落實清潔消毒防感染

中華日報

多重原發性癌症免驚!複合型達文西手術一次切除多處腫瘤,併發症與復發率低

華人健康網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中華日報

PSA異常卻找不到病灶?次世代攝護腺癌檢測技術預計今年上路

中華日報

糞便夾雜血液不可輕忽 北榮桃園分院:恐是大腸癌

中華日報

猛爆性肝炎是什麼?爆肝進展快致命、死亡率高,醫師提醒停止補肝

有醫靠

夏天泌尿道感染風險增!醫示警5行為

NOWnews 今日新聞

高醫揭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持續追蹤成保命關鍵

優活健康網

貧血恐非洗腎造成!他貧血不癒…一查竟是大腸癌作祟

中天電視台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優活健康網

響應國際母乳週! 國健署募集短影音舉辦抽獎活動開跑

NOW健康

一杯咖啡拉近醫病距離 彰基U Café打造愛滋零歧視與友善醫療

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