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績優醫師曝秘方!吃飯前先做「這件事」…增肌效率增3到4倍
吃飯前先動一動,竟能大幅提升減重與增肌效率,獲國健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績優診所的台南成美診所院長陳炳諴說,若在用餐前運動,肌肉成長速度可達三到四倍,此時血液循環旺盛,營養更容易轉化為肌肉,而非囤積成脂肪,飯前簡單深蹲50下,就能帶來顯著改變,再搭配喝水、調整飲食順序,有助減重,還能改善代謝與健康。
陳炳諴說,吃飯前運動最有效率,過去動物實驗,有兩組小鼠,都吃相同的食物,一組飯前運動,另一組飯後運動,且間隔4小時,飯前運動組的肌肉成長速度是另一組三到四倍。也就是說,運動後肌肉充血,隨即吃下的食物會轉換成肌肉,建議運動後應在2小時內進食。
陳炳諴運用該理論協助患者,建議患者吃飯前深蹲50下,簡單的舉動,效果異常的好。他說,別小看這個變化,當一克熱量可以轉換成一克的肌肉,就等於少掉一克的脂肪,增加的肌肉又能幫忙代謝,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另一個方式是在吃飯前,先喝水500毫升,根據英國研究,維持飯前喝水500毫升,即使沒有運動,三個月內可減少3到4公斤。
陳炳諴說,深蹲是「重訓之王」,全身最多肌肉的地方,第一名是腳,再來是手,接著是軀幹,許多人認為練核心是維持身體最佳選擇,但核心是最難練肌肉的部位,對於想要減重的民眾,若初期就期盼練妥核心肌群,恐會相當挫折,建議先練深蹲,增加腿部肌肉,大腿肌肉也被視為人體第二顆心臟,肌肉量足夠,就能幫助有效代謝。
另外,若患者就是為了減重,吃飯開動的第一口,一定要吃蛋白質,人體攝取蛋白質後,瘦素分泌上升,後續才是吃菜,最後吃飯;糖尿病患者則相反,因為必須控制血糖,建議飯後運動,飲食第一口吃菜,再吃肉,最後吃飯。
陳炳諴說,許多民眾為了減重尋求施打瘦瘦筆,帶有肥胖基因或規律減重一直減不下來的患者,可藉由瘦瘦筆的幫助,但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運動,特別是重訓,人體肌肉可幫助代謝,良好的代謝可避免產生疾病,包括三高、免疫系統、精神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