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減重績優醫師曝秘方!吃飯前先做「這件事」…增肌效率增3到4倍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3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吃飯前先動一動,竟能大幅提升減重與增肌效率,獲國健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績優診所的台南成美診所院長陳炳諴說,若在用餐前運動,肌肉成長速度可達三到四倍,此時血液循環旺盛,營養更容易轉化為肌肉,而非囤積成脂肪,飯前簡單深蹲50下,就能帶來顯著改變,再搭配喝水、調整飲食順序,有助減重,還能改善代謝與健康。

陳炳諴說,吃飯前運動最有效率,過去動物實驗,有兩組小鼠,都吃相同的食物,一組飯前運動,另一組飯後運動,且間隔4小時,飯前運動組的肌肉成長速度是另一組三到四倍。也就是說,運動後肌肉充血,隨即吃下的食物會轉換成肌肉,建議運動後應在2小時內進食。

陳炳諴運用該理論協助患者,建議患者吃飯前深蹲50下,簡單的舉動,效果異常的好。他說,別小看這個變化,當一克熱量可以轉換成一克的肌肉,就等於少掉一克的脂肪,增加的肌肉又能幫忙代謝,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另一個方式是在吃飯前,先喝水500毫升,根據英國研究,維持飯前喝水500毫升,即使沒有運動,三個月內可減少3到4公斤。

陳炳諴說,深蹲是「重訓之王」,全身最多肌肉的地方,第一名是腳,再來是手,接著是軀幹,許多人認為練核心是維持身體最佳選擇,但核心是最難練肌肉的部位,對於想要減重的民眾,若初期就期盼練妥核心肌群,恐會相當挫折,建議先練深蹲,增加腿部肌肉,大腿肌肉也被視為人體第二顆心臟,肌肉量足夠,就能幫助有效代謝。

另外,若患者就是為了減重,吃飯開動的第一口,一定要吃蛋白質,人體攝取蛋白質後,瘦素分泌上升,後續才是吃菜,最後吃飯;糖尿病患者則相反,因為必須控制血糖,建議飯後運動,飲食第一口吃菜,再吃肉,最後吃飯。

陳炳諴說,許多民眾為了減重尋求施打瘦瘦筆,帶有肥胖基因或規律減重一直減不下來的患者,可藉由瘦瘦筆的幫助,但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運動,特別是重訓,人體肌肉可幫助代謝,良好的代謝可避免產生疾病,包括三高、免疫系統、精神疾病等。

秒讀即時話題不費力 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獲國健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績優診所的台南成美診所院長陳炳諴說,若在用餐前進行運動,肌肉成長速度可高達三到四倍。記者陳雨鑫/攝影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工人「身首異處」幾乎宣告死刑!上海醫完成全球罕見手術 創醫學奇蹟

CTWANT
02

照顧病母過勞叫葬儀社送走被說沒擔當 兒:我顧到老婆跑掉沒存款,你跟我說擔當?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上腹痛「大便變1色」!4旬男急看診 醫見2cm腫瘤:罹癌了

TVBS
04

年輕工程師不菸、沒家族史!「1症狀」揪出肺結節 醫驚:不寒而慄

TVBS
05

年輕工程師「1症狀」 醫查驚「肺部有異狀」:不寒而慄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眼睛恐被曬熟、罹患白內障!預防從日常做起,開車族每半年定期視力檢查以保行車平安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低密度膽固醇真的是愈低愈好嗎?

銀天下

醫美療程後的肌膚調養關鍵:膠原蛋白與OPCs的營養補充

潮健康

醫:一秒分辨體脂肪與內臟脂肪!從飲食到醫美的瘦身攻略

有醫靠

浪漫情人節當心「接吻病」,醫籲注意個人衛生、維持良好免疫力

中華日報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MIT 品牌 Simmpo 將台灣護眼科技推上國際最高標準

優活健康網

「不滿GG變短」83歲男求償53萬 法院判泌尿醫無罪全勝

中天電視台

賈靜雯自曝母親罹「皮蛇」痛不欲生!心臟科醫警告:中風風險恐高3成

優活健康網

夏日注意熱傷害!醫授 4 預防方法,10-15 點高溫需避開

Heho健康

帶狀疱疹長者心肌梗塞風險增 68%!醫:疫苗保護力最長 10 年防併發症

Heho健康

大健康潮時代來臨,如何自我保護?生技產業強強聯手,預防先行引領新趨勢

華人健康網

今年A流恐「雙株夾擊」!當心開學季流感群聚風險升溫 流感常態化 鼻噴式流感疫苗「無痛」免挨針成「長效」新武器

優活健康網

台北市政府9月起擴大鮮奶補助! 新增3.3萬名學童受惠

NOW健康

天天吃沙拉還便秘?醫列「排便好幫手」 這款最雷便當菜意外上榜

常春月刊

剛剃腋毛別馬上擦!專家揭「止汗劑3大使用時機與禁忌」 擦太多恐害中暑

常春月刊

躺著喝茶也能瘦!BBC專家:效果勝過散步20分鐘

中天電視台

嘉縣衛生局推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 逾8千名縣民受惠

中華日報

美國研究:自閉症至少分四型,基因突變與發展歷程各異

科技新報

眼睛也會中風!而且來得比想像還快 醫生說話了

藝點新聞

「非常泰」九層塔檢出3項農藥超標!供應商遭罰3萬

中天電視台

消失10年的耳朵再現!台醫助柬埔寨女童「摘除血管瘤」

中天電視台

輕鬆養好菌!營養師傳授益生菌挑選7大秘訣

潮健康

中年人的快樂水!無害又能戒手搖飲 只有腸胃差不能暢飲

中天電視台

癌友生育補助上路 乳癌血液癌優先受惠

健康醫療網

不只疼痛難耐!罹「帶狀疱疹」中風機率增3成 醫:2族群應警惕

健康醫療網

愛吃油炸當心致癌物 丙烯醛易誘發癌變加劇糖尿病惡化

NOW健康

下背痛一直好不了?恐是「骨質疏鬆」作祟!醫揭「做平板撐」就能改善

優活健康網

夏天少碰生食、冰品! 醫:外觀正常卻「爬滿諾羅病毒」

中天電視台

「加油別加滿」以免吸進致癌物 環境毒物比想像中更近

中天電視台

帶狀疱疹恐增中風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疫苗接種指引,預防5大疾病

華人健康網

年輕人也會得!40歲前近視突增200度 醫:恐是早發性白內障

TVBS

「接吻病」一點也不浪漫 關鍵在這! 嚴重併發噬血症候群

TVBS

學蔡依林9點半睡「一堆苦主悲劇收場」 醫師揭「不同班別」最佳入睡時間

鏡週刊

膝關節置換羅莎機械手臂精準安全!中榮完成逾700例膝關節置換術,全國之冠

華人健康網

84歲翁「急性鼻竇炎」害眼睛腫脹!醫:嚴重恐致腦膜炎

中天電視台

伊科病毒11型襲台!醫師示警「無疫苗」恐併發腦膜炎

中天電視台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拉警報! 今年重症都染伊科病毒11型

NOW健康

秋冬雙病毒夾擊!醫示警:重症死亡風險增

台視

和「閨蜜」一起變美 皮膚科醫師公開私密保養新科技

商傳媒

狂冒痘痘恐是體內濕熱!中醫:按對穴位助改善體質

中天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