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潛入達利超現實夢境 軟鐘、長腿象躍出畫框 化身雕塑
【明報專訊】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捷徑,但一覺醒來,不消一分鐘,夢境已忘記得七七八八。藝術家達利(Salvador Dalí)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來挖掘潛意識,以奇幻的視野看待世界和創作,拼合成為人所知的異想天開組合——柔軟的時鐘、長腿大象、渾身長滿抽屜的人……
去年是他誕生120周年,達利藝術作品收藏機構達利宇宙為此舉辦新一輪世界巡展「達利的形狀」,繼北京、上海後,現在去到珠海橫琴。當那些奇異生物躍出畫紙,鑄造成立體雕塑,讓人更能感受達利腦洞大開的精神世界。看展後,可到橫琴這片持續發展的藝術文化交流區走走。
達利自創批判法 理論化超現實主義
受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影響,1924年法國詩人布勒東(André Breton)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確立一種強調直覺和潛意識的思潮。宣言強調純粹的精神無意識活動,人們不受理性控制,排除任何美學或道德偏見;相信夢的無所不能,相信人類思想能無限發揮和解放。當時20歲的達利,正在馬德里的美術學院探索後印象派和立體派等風格,後來因鬧事被逐出學校,在巴黎結識了布勒東、恩斯特(Max Ernst)等超現實主義者,並讀了影響至深的佛洛伊德著作,順應加入了超現實主義派。
不過,當時超現實主義者激發潛意識的方法,偏好以自動主義(Automatism)為主,即是任由無意識、隨機的筆觸在畫布上創作,依賴直覺來決定最終畫面。達利認為這種自動主義過於被動,於是自行創造了一套名為偏執狂批判法(Paranoiac-Critical Method),主動進入潛意識——故意扭曲現實,對周遭事物產生過度解釋或幻覺,形成了奇特而不理性的聯想,然後探究這些扭曲背後的意義。譬如盯着桌上的水杯,強迫自己打破常規感知,將它看成天鵝等圖像,並賦予它生命脆弱或殞落的意義,最後把幻覺以細緻手法呈現出來,這便是達利自豪的「手繪夢境照片」。藝術史學家兼達利學者Elliott H. King延伸解釋:「達利的目標是動搖固定的現實觀念,提醒觀眾所有的感知本質上都是主觀的。」
Elliott H. King亦指出,達利對超現實主義物件理論化的做法為該藝術流派帶來重大貢獻,旨在反映潛意識的隱秘層面。例如在1936年,達利創作了第一版Venus de Milo with Drawers,在古典雕像的石膏模型加上抽屜,他解釋那是潛藏欲望的象徵;在自傳The Secret Life of Salvador Dalí,達利亦回憶起使用拐杖戳他死去的寵物刺蝟,拐杖自此成為死亡與重生的象徵。各種重複出現的意象和母題貫穿於他的畫作、雕塑和電影之中。
「手指象棋」怪誕有玩味
巡展「達利的形狀」展出146件展品,包括20多件雕塑。雕塑多數是基於他畫作裏出現過的元素組合鑄造而成,例如雕塑Space Elephant對照着早期畫作The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軟化時鐘雕塑如Persistence of Memory和Dance of Time I,則讓人想起畫作La persistencia de la memoria。縱使展覽內未能同時展示與其對照的真迹,但這沒有削弱雕塑的價值。Elliott H. King指將奇幻的二維設計以三維形式栩栩如生地呈現,也是達利深感興趣的事情。
綜觀全場的雕塑,Elliott H. King說Chess Set (Homage to Marcel Duchamp) 是他的個人最愛——套裝向熱愛國際象棋的朋友兼藝術家杜象致敬,達利用自己的手指石膏鑄件製作成棋子,國王和王后分別來自達利和他妻子的拇指,拇指上戴上臼齒當王冠加冕,而城堡則以紐約瑞吉酒店的鹽樽為模型。現場細看每隻棋子的造型怪誕,指紋清晰可見,彷彿將觀者與藝術家的靈魂距離瞬間拉近。
晚期版畫見藝術生涯變化
展場內還展出9組約90多張版畫,大眾或較少留意,但自1960年代起,版畫成為達利主要的創作方向,屬於晚期作品。Elliott H. King介紹,達利創作版畫部分原因是經濟上的考量,它提供了穩定而可觀的市場。這些作品長久以來被視為次要的,但近年觀點開始改變,他的版畫愈來愈被認可為極具實驗特質和吸引力的作品,「版畫的風格通常比他精心製作的油畫更為鬆弛和隨性,但這不應被視為弱點,而是對其當下的反映——或許是對抽象表現主義更自由筆觸的呼應,以及反映1960年代普普藝術的可複製特質」。
幾個系列的版畫明顯體現着達利的藝術生涯:Flordalí - Fruits延續偏執狂批判法的雙重意象,將日常主題轉化為層次分明的視覺謎題;After 50 Years of Surrealism的其中一幅版畫,畫有一個宗教人物在高塔上將一隻燃燒的長頸鹿扔出窗外,Elliott H. King猜這或許是對布勒東在1939年將達利驅逐出超現實主義團體的暗示;Imagination and Objects of the Future中則重溫了他著名Lobster Telephone雕塑。達利將深刻的個人、自傳性線索編織進作品,並隱藏在奇幻的意象之中,開放給觀眾解讀。
「達利的形狀」展覽
日期:即日至10月20日
門票:170港元起
地址:橫琴勝洲七路133號臻林
文:何詩韻
編輯:鍾卓言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