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詹惟中曝2指數異常罹糖尿病前期!公開瘦7kg兩大自救密技逆轉病情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7月23日07:00 • 發布於 07月22日07:00 • 新聞中心蔡經謙

61歲命理老師詹惟中,總是以幽默風趣的方式上節目講風水、談命理,妙語如珠讓他在演藝圈人緣、人氣不墜。不過就算會算命,也算不過健康突襲,他過去曾預言自己66歲會「大限將至」,如今更提早感受到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詹惟中自曝去年健康檢查讓他心頭一震,糖化血色素(HbA1c)、空腹血糖雙雙破表,擔心若不即刻調整,未來恐面臨糖尿病,導致視力模糊、傷口難癒合等可怕併發症。為了自救,他果斷改變生活習慣,靠運動成功甩肉7公斤,成功穩血糖!

詹惟中血糖超標,憂心糖尿病併發症難解

詹惟中於節目《醫師好辣》揭露自己去年的健檢數據,去年(2024)健康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6.4%,空腹血糖更飆到131mg/dl,正式敲響糖尿病前期警鐘。他坦言,當時立刻上網瘋狂搜尋相關資訊,才發現糖尿病控制不當併發症相當可怕,甚至恐會影響性功能。

詹惟中幽默說:「那個功能如果不行我不能接受!」雖然語氣搞笑,卻也透露出他對健康變化的焦慮,並坦言自己忽略了健康警訊。如今為了救回健康,他反省過去的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飲食不節制等壞習慣,徹底展開大改造。

詹惟中改掉舊習慣!「詹氏控糖術」2招瘦下7公斤、逆轉糖尿病

最近一次健檢報告發現,他的糖化血色素降至5.8%,空腹血糖也回穩到101mg/dl,其他數值全面回歸正常範圍,更成功瘦身7kg,他也對此感到非常滿意,認為健康才是這個年齡的寶藏。而他的「詹氏控糖術」,簡單來說包括2招:

1.少吃麵粉、米粉、白飯、麵包等精緻澱粉

白飯、白麵、麵包、蛋糕,這些美味的誘惑,其實都是血糖殺手!詹惟中坦言過去愛吃澱粉,現在學會節制。原來,這些精製澱粉缺乏膳食纖維,讓血糖像雲霄飛車一樣暴起暴落,不但讓人容易餓、暴飲暴食,長期下來更會大大增加糖尿病、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雖然精緻澱粉要少吃,但別誤會「醣類」是壞東西!其實,醣類是身體的重要燃料,吃太少反而會讓人沒精神、代謝出問題。穩血糖的關鍵不在於「戒」,而是「挑」對的澱粉聰明吃。

營養師李婉萍於部落格分享觀點,建議一般人一天可吃約12份澱粉,若是想減重或控糖,建議減為6份左右,並選擇原型、全榖雜糧類食物最安心,像是糙米、五穀米、地瓜、馬鈴薯、山藥都是穩血糖好選擇。怕肚子餓的話,則可搭配足夠的蛋白質和蔬菜,讓血糖穩定、肚皮也不鬧革命。

【常見澱粉食物換算】

1/4 碗(40g)白飯/糙米飯/五穀飯 = 1/2 個(90g)馬鈴薯= 1/2 個(55g)地瓜= 1根(80g)山藥= 2/3根(85g)玉米= 85g南瓜

2.每天早晚運動,至少慢跑1小時,出國也不放過

此外,詹惟中也靠著揮汗運動來逆轉血糖危機!他每天早晚各運動至少1小時,出國也不例外。因為胰島素阻抗一來,血糖就像找不到門的快遞,無法被細胞利用,進而導致糖尿病風險飆升。這時候,規律運動就是打開那道門的金鑰匙!

肥胖專科醫師周建存分享,有氧運動不只幫你瘦身,還能有效改善胰島素阻抗、降空腹血糖、縮小腰圍!運動完後,胰島素敏感度甚至能維持12-24小時。因此想斷開糖尿病惡性循環,運動絕對是第一步。

而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出版的《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研究,儘管糖友不論何時動起來都有效,但「下午運動」降血糖的效果竟比其他時段多出30~50%!雖然這只是觀察研究,但仍值得參考,英國糖尿病研究交流部負責人 Lucy Chambers博士提醒,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並持之以恆,長期下來不只穩血糖,還能遠離心臟病、腎病等併發症,一舉多得!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詹惟中曝2指數異常罹糖尿病前期!公開瘦7kg兩大自救密技逆轉病情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