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到家先開冷氣、風量設最小?吹冷氣6習慣白花冤枉錢!溫度調對再省一筆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7月10日02:00 • 發布於 07月09日02:00 • 新聞中心吳旻珊

夏天天氣高溫炎熱,冷氣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用電量難免增加不少,再加上台電6月起實施夏季費率,換算下來一般家庭平均電費會高出478元!但你知道我們從小聽到大的「省電秘訣」,例如風量選弱風、出門隨手關冷氣,其實不一定完全正確嗎?要是冷氣的使用方式錯誤,不僅冷氣效能打折扣、降溫效果奇差無比,還導致電費暴增、小心荷包受重傷!

冷氣一開電費就狂飆?可能是這6個NG行為在傷荷包

在外奔波一天,回家馬上打開冷氣?想快速降溫,冷氣溫度越低越好、風向對著人吹更涼爽?以下列出6項常見的NG習慣,都有可能讓錢錢在不知不覺中飛走,且耗電之外冷氣還不涼!

吹冷氣NG行為1:一回家馬上開冷氣

到家第一個動作立刻開冷氣竟然錯了!房間悶了一整天,如果一進門就馬上開冷氣,冷氣就得花更多力氣,才能幫室內降溫,反而更耗電,正確步驟是先開窗讓房間通風,熱氣稍微消散出去,這時候再開冷氣並搭配循環扇使用,冷房效率會更好。

吹冷氣NG行為2:室外機周圍堆滿雜物

日本居家生活顧問「せのお愛」在《Yahoo! JAPAN》撰文分享,冷氣的機制是透過室外機將室內熱氣排出,若室外機周圍堆滿花盆、垃圾,甚至是有雜草叢生,很容易造成散熱不良,使冷房效果大打折扣。

吹冷氣NG行為3:短暫外出也隨手關冷氣

有些人出門買個午餐、逛個便利商店,也會為了省電先把冷氣關掉,但日本節約達人丸山晴美提醒,冷氣開機時需要500W~1000W的耗功率,讓室溫達到冷氣設定溫度又要耗費100W左右,因此若只是短暫外出10分鐘,就不需要關冷氣,還可以把溫度上調1度,省電效果更好。

吹冷氣NG行為4: 只用自動清潔功能而沒有定期洗濾網

現在的冷氣經常有內建「自動清潔」功能,但這類清潔功能通常只是利用風和溫度變化來預防霉菌滋生,沒有辦法針對濾網進一步清潔,台灣電力公司表示,每2~3週清洗一次濾網,才能避免累積太多灰塵,影響到健康與冷房效果,每年有機會省下約215元的電費。

吹冷氣NG行為5:風量一直設定最弱或微風模式,風向設定朝下

冷氣在啟動後到室內涼爽時是最耗電的,而微風模式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電力,才能達到目標溫度,再加上冷空氣有往下沉的特性,如果把風向設定為向下,會讓房間降溫變得更困難,設定自動模式則會依照房間狀況,選擇最為適當的風量及風向,達到省電效果。

吹冷氣NG行為6:冷氣溫度以為設定越低越涼

濕度、氣流、輻射都是會影響體感溫度的因素,所以並不是冷氣溫度調越低會越涼,而人體在吹風時,體感溫度約會下降2度左右,若能把冷氣風量調強,就能更有效地降低體感溫度,再搭配電風扇一起,就能增加冷氣的效率、提升循環。

冷氣溫度開幾度最省電?這樣設定最多能省10%電費

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建議,如果想要節省能源與電費,冷氣溫度可以設定在忍受範圍內的最高溫,因為室內外的溫差越小,消耗的電力與電費也會越少,而有人在家時的建議冷氣溫度約為26℃,外出時則可略為提高冷氣溫度。

另外,根據美國科技與消費電子產品媒體「CNET」的報導,美國內布拉斯加能源辦公室(Nebraska energy office)建議,每天只要8個小時、將冷氣溫度提高約5~8℃,就能節省約10%的電費。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到家先開冷氣、風量設最小?吹冷氣6習慣白花冤枉錢!溫度調對再省一筆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