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開1.5倍速很傷腦?日醫教「慢速生活法」煮咖啡、削水果也療癒大腦
為了省時、提高效率,不少人習慣將影片調成1.5倍速甚至2倍速來觀看,但日本內科名醫工藤孝文卻對這股「倍速風潮」提出警訊,包含長期下來可能影響交感神經,造成自律神經失衡,他反其道而行提出「0.75倍速」健康生活法則,分享8項「慢活提案」,只要有意識地放慢生活節奏,就能讓人更放鬆、遠離焦慮,甚至療癒大腦!
倍速看影片容易刺激交感神經,甚至引發自律神經失衡
追劇或看影片時,你曾經為了加快進度、節省時間,選擇調整播放速度到1.25倍、1.5倍、甚至是2倍速嗎?
日本NTT DoCoMo行動社會研究所2024年調查發現,過半的日本人都愛「倍速」看影片,甚至超過7成的使用情境是在通勤這類的移動途中。雖然這確實是善用零碎時間、提升效率的方法,但也讓日本內科醫師工藤孝文擔心,可能對身體帶來無形負擔。
原因在於,有研究發現,觀看相同內容時,相較於正常播放,倍速播放的資訊輸入量驟增,不僅增加腦部壓力,也更容易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自律神經失衡。
自律神經是控制心跳、呼吸、血壓等生理功能的重要器官,當長期放任自律神經失衡,身體會感到更容易疲累,且影響血液循環與腸道環境,對血管、五臟六腑及免疫細胞造成負面影響,症狀可能包含免疫力變弱、失眠睡不好、情緒憂鬱等大小毛病。
快節奏喘不過氣?試試「0.75倍速」生活法,8種慢活提案推薦
對此,工藤孝文醫師認為現代人可以嘗試「減速」生活法,想像一下,把速度調慢至0.75倍速,是不是更能專注在自己身上,幫助讓副交感神經回歸主導生活,有助紓壓放鬆。他進一步介紹8種「慢活提案」,就連煮咖啡、削水果、搭火車都能幫上忙,帶給大腦和全身的療癒放鬆!
1.用0.75倍速看影片
意思不是要你用0.75倍慢動作追劇而影響到觀看體驗,而是指放慢速度觀看伸展、瑜珈等動作示範影片,如此一來,更能看清楚動作、肌肉細節,還能專注於呼吸與身體感受,有助紓壓放鬆。此外,看球賽時也可以試著調慢速度,觀察到更多精彩細節,例如足球員的踢球技巧、傳球路線,也會增加觀賞樂趣。
2.欣賞「慢表演」,到美術館走一走
工藤孝文特別推薦看慢節奏的戲劇,緩慢的視覺刺激能活化副交感神經,例如日本傳統表演「能劇」就不錯。當然,到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寺廟等稍微遠離日常生活的靜謐空間逛逛也是好選擇。
3.慢音樂+散步,醫師透露私房歌單
常覺得「腦袋轉太快、心情浮躁」時,不妨一邊散步一邊搭配慢節奏音樂!原來,音樂的快慢會影響我們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慢節奏音樂有能讓人放鬆,有助平穩情緒與呼吸,例如吉卜力工作室的各種主題曲,都是工藤孝文會在散步、睡前聽的私房歌單。
4.削水果也能療癒大腦,不讓蘋果皮斷掉成關鍵
「0.75倍速」生活不僅能在影片中實踐,也能落實在生活小事中。例如,用水果刀慢慢削蘋果,專注於刀工,不要讓果皮斷裂,不知不覺間,腦中的雜念也一掃而空。專心準備食物、料理能讓人心情平靜,放慢速度更會對食物抱有感激之情,心靈變得更富足,接著配杯熱茶好好慢食享用蘋果吧。
5.白飯換糙米,改掉狼吞虎嚥壞習慣
吃飯總是習慣大口扒飯、狼吞虎嚥嗎?不妨把白飯換成糙米吧。工藤孝文解釋,糙米因為纖維含量高、口感粗硬,需要仔細咀嚼才能吞嚥,自然而然拉長用餐時間,幫助大腦慢下來,再加上攝取豐富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改善腸道環境也很加分。
6.一杯手沖咖啡,煮出慢生活的香氣
別再趕時間只泡即溶咖啡提神了!假日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親自幫自己泡一杯手沖咖啡吧!手沖時需要集中注意力,專注、緩慢地注水,和抄寫經書一樣,是種能放慢呼吸、沉靜心情的活動。
不僅如此,從研磨豆子開始,香氣將瀰漫整個空間,搭配滴落聲、蒸氣溫度,更是五感皆能得到療癒。根據杏林大學研究,像是藍山、瓜地馬拉等咖啡豆的香氣,更能讓大腦產生有助放鬆的α波,想放鬆時不妨嘗試看看吧。
7.「慢速搭車法」找到慢活節奏
還記得童年時期搭車看著窗外景物的興奮模樣嗎?旅途中如果不趕時間,選擇搭乘每站都停的區間車吧!車速雖慢,卻多了觀察沿途風景的餘裕,可能得到許多驚喜發現,暫時從工作與煩惱中抽離。別忘了把手機收進包包、關掉社群軟體通知,避免長時間滑手機導致肌肉痠痛,或讓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反而身心更難以放鬆喔!
8.露營、登山、釣魚,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走入大自然,釣魚、露營、登山等,更是很棒的慢活休閒活動!盯著營火、蠟燭,享受緩慢搖曳的火光微妙波動,就能讓人放鬆;一步步踏上山頂,欣賞風景的成就感,遠超過坐纜車,這段努力過程正是0.75倍速生活的精髓。如果無法遠行,到附近的公園散步,享受綠意環繞的環境,來場小型森林浴也不錯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