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敢吃澱粉喝牛奶?醫師教3準則吃對不怕、還助控血糖
碳水化合物攝取是控制血糖的關鍵,但除了常見的五穀根莖類,食材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種類其實比一般民眾想得還要多元。韓國糖尿專門中醫師張孝斗(장효두,音譯)就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多利用多元的優質醣類來源,例如海藻類、蔬菜、豆類、牛奶等,藉由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的選項,來幫助血糖控制。
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 重點在少吃「單醣」
許多糖尿患者都被建議過應該少吃碳水化合物,並且多攝取其他營養成分。但張醫師提醒,只是一味想著要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會導致人精神變差、沒有力氣:「比起極端地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患者更應該做的是聰明選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來源。」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包含了醣類與纖維素,其中纖維素因為人體無法消化、產生能量,通常不會導致血糖上升,反而對於控制血糖穩定有幫助;而在醣類之中,又可以再細分成結構簡單、應該要少吃的單醣及雙醣(由兩個單醣分子聚合而成),以及結構相對複雜、可以多攝取的多醣。
張醫師補充,根據對血糖的影響,應該要減少攝取的是糖分,尤其是單醣及雙糖,而不是單純認為只要減少碳水化合物就好,而是應該盡量選擇以多醣類為主。因此,包括富含纖維素、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蔬菜,以及同時含有蛋白質的豆類,都是推薦多加攝取的食物。幾個重要的飲食原則整理如下。
聰明攝取碳水化合物 這些準則要注意!
1.吃蔬菜「打底」減緩血糖波動
同樣看起來是蔬食,纖維素和醣類的比例其實需要注意。一般來說,每一份蔬菜(100公克)大約含有5公克的醣類與1公克的蛋白質,屬於不容易影響血糖的「低醣」食物;張醫師也推薦多吃海藻類,同時可以攝取豐富的纖維素與礦物質。
另一方面,被稱為「金黃色蔬菜」的玉米、蓮藕、皇帝豆等,由於醣類比例較高則屬於五穀根莖類,應該特別注意。儘管屬於五穀根莖類,吃的時候也會覺得有甜味,但張醫師表示,「南瓜」其實也是糖分偏少、富含纖維素,適合糖尿患者攝取的食材之一。
2.豆類豐富蛋白質幫助控血糖
再來則是豆類!因為豆類比起一般穀物通常含有更多蛋白質,能夠減緩消化的速度、幫助控制血糖,同時也能提供纖維素與多醣類,包含豆腐與豆漿,也都具有同樣的效果。
3.每天適量一杯牛奶 攝取鈣質、蛋白質
第三種是牛奶,因為含有鈣質、維生素及各種豐富的營養素,只要適量攝取就能夠有著糖尿患者促進健康。張醫師補充,牛奶中含有蛋白質與脂肪,及少量的醣類,每天建議可以喝一杯。
碳水化合物吃多少?醫:約總熱量的一半就好
「雖然推薦上述的食材,但意思不是只能吃這些,就算藉由其他食材獲得碳水化合物也沒關係。」張醫師補充,重點在於控制總量:「根據統計,糖尿患者在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上,大約佔總攝取熱量的70%,但根據各國的資料建議,應該控制在40~60%比較恰當,也就是大概一半多一點就好。」
除了控制總量,張醫師也建議,在食材的選擇上,應該以上述的蔬菜、豆類、海藻類、牛奶與南瓜等為主:「當然,米飯及五穀雜糧也要吃,但最好不要超過整體攝取量的一半,同時也應該均衡攝取海鮮、白肉等蛋白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