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暈了」竟是心血管危機求救信號!4大風險族群有高血壓也可能中招
隨著夏季高溫來襲,不只汗如雨下容易中暑,血壓可能也悄悄出問題!專家提醒,大家會記得提防高血壓,卻常忽略「夏季低血壓」這個隱形殺手。尤其是4大族群要多加留意,千萬別忽略低血壓「SOS的信號」,否則嚴重時可能導致跌倒甚至昏迷!
天熱頭好暈?醫示警夏天低血壓2大危險原因
日本心臟專科醫師布施淳解釋,人體為了為了調節體溫、透過排汗散熱時,會促使血管擴張、使血液集中於皮膚表層、加速散熱,這時便會導致全身循環血量減少,進而引發血壓下降與頭暈、無力等症狀。
因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想像一下把全身皮膚「攤平」,面積竟然可以有一張榻榻米那麼大,每分鐘能輸送多達3~5公升的血液,因此當大量血液湧向皮膚,就可能讓血壓往下掉。
此外,脫水也是夏天低血壓的主因之一。布施淳醫師表示,當體內水分流失3%,就可能出現血壓下降、頭痛、嘔吐等不適症狀。建議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而是養成主動補充水分或茶飲的習慣,若需在烈日下活動,則可適時補充電解質飲品。
高血壓也會中招?4類高風險族群務必留意夏季低血壓
別以為自己有高血壓就與低血壓從此無關。布施淳醫師強調,即使是高血壓患者,也可能因用藥等因素而陷入低血壓危機,以下是4大高風險族群與因應對策,幫助避開夏季低血壓的危險。
長時間戶外活動者:長時間處於高溫曝曬,身體容易因血管擴張與大量出汗導致脫水,引發血壓下降,可能會頭暈眼花、冒冷汗等症狀,需頻繁補充水分,非必要的話最好也避開夏天正中午高溫時段在戶外運動喔。
有吃藥的慢性病患者:包含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服用利尿劑的心臟病患者、服用排糖藥的糖尿病患,都要多加留意,部分藥物可能影響體液平衡、讓人比較容易脫水,若感到疲倦、走路不穩,應及時諮詢醫師。
定期量血壓是很重要的健康對策!布施淳醫師建議,若因不明原因,夏天血壓從平常約130mmHg左右掉到110mmHg以下,可以帶著相關紀錄就醫,與醫師確認是否有必要討論用藥與調整策略,由於個體差異和疾病狀況都不同,切勿自行停藥。
- 飯後容易頭暈的年長者:若飯後常感到心悸、暈眩,小心有可能是「飯後低血壓」惹禍。由於餐後血液集中至腸胃幫助消化,並釋放血管擴張物質,就可能導致血壓下降。
一般年輕健康族群可藉由交感神經系統調節血壓,但高齡者或自律神經功能較弱,可能難以應對變化。建議避免過熱與過量,盡量細嚼慢嚥,甚至可選擇涼拌、易消化、高蛋白質食物,幫助預防。
- 缺鐵族群:鐵質與造血功能有關。缺鐵不只讓人臉色蒼白、容易疲勞,還會加劇飯後不適感。想補鐵可多吃紅肉、豬肝、紫菜與髮菜等食材,但也要補對才有效,建議視情況諮詢營養師,量身打造自己的補鐵飲食方式!
若突發昏倒怎麼辦?正確應對方式別硬撐
若出現突發昏倒、站起來頭暈或視線模糊,可能與姿勢性低血壓或心臟疾病有關。由於部分攝護腺藥物與降壓藥,也可能產生這個狀況,有此困擾請諮詢醫師藥物資訊。
最後,若突發昏倒時,千萬不要硬撐甚至急著站起來,很可能又再度昏倒甚至受傷!應立即平躺並墊高雙腳,讓腦部血流慢慢回升。若運動中突然昏厥、或毫無預警失去意識後又迅速醒來,應視為警訊,請儘快就醫到心臟科做詳細檢查,以排除潛在心血管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