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睡前喝牛奶助眠?新研究揭「3食物」竟是惡夢製造機!4招還你熟睡體質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7月19日04:00 • 發布於 07月18日04: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不少人以為「睡前一杯牛奶」有助安眠,但最新研究發現,這樣的飲食習慣對某些人反而可能帶來反效果,甚至增加做惡夢的機會,也就是說,有些人喝杯牛奶可以助眠,卻也可能沒辦法加速你入睡,反而變成你翻整晚都睡不著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睡前吃錯東西會做惡夢?3個原因打亂你的睡眠節奏

一項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的研究,針對1,082名大學生的睡眠和飲食做調查,發現有約32.2%的受訪者每週至少都會做一次惡夢,尤其是習慣吃宵夜或進食時間過晚的人,做惡夢的機率更高。特別的是,患有乳糖不耐症、麩質過敏等食物不耐症的人,通常夢境內容也更容易帶有負面情緒,比起一般人更常做惡夢。

那為什麼睡前吃東西會做惡夢呢?跟喝牛奶又有什麼關係呢?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醫師在臉書撰文分享,科學家推測飲食影響夢境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成三種,包含負面症狀、生理時鐘、以及腸道影響因素。

腸胃不適症狀滲入夢境

睡前吃「奶製品、辛辣、甜食」等類型的食物,容易產生腹瀉、腹痛等腸胃不適,而這種感覺會被大腦「轉化」為夢中的負面情節,造成惡夢連篇。

宵夜打亂生理節律

吃宵夜容易影響副交感神經運作、打斷深層睡眠,增加睡睡醒醒與做惡夢的機率。

腸腦軸影響情緒與夢境

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因為無法好好消化乳糖,容易使腸道菌相改變、引發消化不良,這時候連接腸道與大腦的腸腦軸就會受影響,干擾夢境和睡眠品質。

也就是說,如果經常做惡夢睡不好,又不知可以從何改善,或許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睡前是不是有吃東西的習慣,而且是否有喝牛奶、吃甜食、或吃辛辣重口味的宵夜,也許這些飲食就是問題所在喔!

想要安穩睡到天亮快記好!5種營養素幫你打造好眠體質

有句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不想「日有所『食』、夜有所夢」,就要選擇對的食物、戒掉睡前吃宵夜的習慣,加上保持規律作息與適當放鬆,也能實現一夜安穩、夢境美好的好眠生活。鄭淳予醫師也以專業角度建議,想要擁有安心好眠,睡前三小時最好不進食,如果晚上會餓,可以選擇有助放鬆穩定的食材,但不要依賴酒精助眠,因為反而影響睡眠品質,同時也應避免大量喝水。

睡前三小時避免進食

無論是吃得太晚或是吃宵夜,都是健康大敵,特別是高油、高糖、乳製品、甜食和辛辣食物,容易對腸胃造成負擔、干擾深層睡眠,而長庚醫院消化系統專家謝安民醫師也曾分享,愛吃宵夜或進食過晚的人,罹患大腸腺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46%。

夜間飢餓時選擇有助放鬆的食物

少量堅果、燕麥片或花草茶,有助於安神、穩定情緒、幫助入睡,但避免大量飲水以免夜間醒來。

不靠酒精助眠

酒精會影響睡眠深度與品質,增加夜醒和夢魘的風險,長期依賴更可能導致睡眠障礙。

提升睡眠品質的5大類營養素

營養也是改善睡眠不可忽視的關鍵。營養師李立慈指出,適量攝取特定營養素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穩定情緒、減少惡夢發生。例如色胺酸、茶胺酸,能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分泌,幫助入睡、提升睡眠深度。還有像是鈣、鎂、維生素B群,幫助神經安定、肌肉放鬆,並促進色胺酸轉化為褪黑激素。

當然,許多常見食物本身就同時富含多種有助於睡眠的營養素,像是牛奶、黃豆製品、深綠色蔬菜、酸櫻桃汁、雞蛋、鮭魚以及各類堅果與種子,平時都可以適量攝取,幫助打造「好眠體質」!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睡前喝牛奶助眠?新研究揭「3食物」竟是惡夢製造機!4招還你熟睡體質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