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幫「你的心」斷捨離,擺脫壓力內耗!心理師分享 5 個心理斷捨離清單

抱抱心身醫學

更新於 02月07日06:16 • 發布於 02月10日01:00

去年的你,過得如何呢?

回想這一年,或許你用盡了全力照顧身邊的人,努力經營每一段關係,也為了達成目標不斷奮鬥。

你是不是也因此感到有些疲憊?也許你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心裡裝著太多壓力,或者在關係裡努力付出,卻不小心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如果今年的你走得有些累,那麼現在,請先給自己一個擁抱!

無論如何,你撐過來了,這一切的努力,都值得被好好看見!

年末,是整理自己最好的時間

就像清理家裡的角落會讓空間變得明亮舒適一樣, 心理上的斷捨離也能讓我們的內在變得更輕盈、更有力量。

它不是逃避,也不是拒絕,而是選擇放下那些讓我們疲憊、消耗的習慣或思維,為真正重要的事物騰出空間。

心理學告訴我們,情緒和壓力往往與我們內心的「負擔」息息相關。有時候,我們背負了太多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或者在某些模式中無意識地困住自己,久而久之,這些都可能成為阻礙我們幸福的包袱。

透過斷捨離,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需求,設定健康的界線,找回與自己的連結。在這篇文章裡,我想陪你一起探索幾項可以練習斷捨離的心理習慣,讓我們在新的一年,有能力去創造更多屬於自己的幸福與健康關係

斷捨離清單一:總是矮化自己的你

你是否常在關係中讓自己退居幕後,覺得只要縮小自己,就能換來和諧與照顧?

或許,你常常在沒有犯錯的情況下,卻不自覺地把「不好意思」或「抱歉」掛在嘴邊;明明是對方的責任,或是一件需要合作完成的事,你卻習慣過於客氣地「請對方幫忙」,甚至擔心自己要求太多,會惹人不快。

這些看似無害的舉動,其實反映了一種自我矮化的模式,而這樣的模式,往往會讓我們感到辛苦與疲憊。

矮化自己可能源自於我們年幼時的經驗。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教導「要聽話、要順從,才能被愛」,於是小小的你,內化了這個信念

認為只有壓低自己的需求,別人才會留下來,自己才能夠被喜歡。

然而,這樣的習慣隨著我們長大,卻可能帶來更多的辛苦。你可能一次次縮小自己,卻一次次地發現,並沒有換來期待中的關懷與照顧,反而更常感到失落與受傷。

「關係中的愛與尊重,並不需要透過犧牲來換取。」我們可以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與他人平等地互動。

試著在下一次,當你感到「不好意思」脫口而出時,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道歉嗎?」或者,當你在合作中過於謙卑時,告訴自己:「我只是溝通,不需要比別人矮一截。」

你可以跟自己說:「我值得平等地被看見,我不需要縮小自己來換取關係。我值得被愛。」這樣的轉變,也許一開始會不習慣,但每一次對自己的溫柔對話,都是一次重建內心力量的練習。愛與尊重,會因為你真誠地做自己而來到。

斷捨離清單二:不敢表達需求的你

為了避免衝突或擔心給對方帶來壓力,你是不是也常常選擇壓抑自己的需求,甚至讓自己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小?例如,當你提出一個需求時,習慣在結尾補上一句:「這只是我的想法啦,不太重要,還是以你為主就好,不用有壓力喔。」

或者,每當別人問起你的意見,你總是說:「都可以,我都 OK。」表面上看似體貼,但內心卻隱藏著許多委屈,因為這樣的模糊回應,可能反而讓對方一再重複讓你感到不舒服的行為,而你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表達真實的感受。

或許你曾經想念伴侶,卻擔心打擾他的生活而壓抑想聯絡他的衝動;又或者在工作或生活中,你明明有不滿或需求,卻選擇沉默,因為害怕被誤解或破壞關係。

長久下來,這種壓抑不僅讓你感到疲憊,也讓真正關心你的人難以走進你的世界。

他們或許並不是不在乎你,而是缺少了解你的機會。練習表達需求,不僅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邀請。

當你願意真誠地表達自己,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才能有機會靠近你,了解你的想法與感受。

下次當你想表達需求時,可以試著直接說:「我希望我們能這樣做,因為對我來說這很重要。」而當別人詢問你的意見時,練習回應看看:「我比較喜歡這個選項,因為這樣我會感覺更舒適。」

表達自己的過程或許需要勇氣,但它是讓關係更真實、更有深度的第一步。你值得被了解,也值得被愛與支持,而那些真正珍惜你的人,會欣然接納你真實的樣子。他們愛的,是那個完整且充滿細膩感受的你。

斷捨離清單三:用討好換取愛的你

用討好換取的愛,會不會讓你感覺更安全、更被需要呢?

也許你總是很有儀式感地為他人準備生日或節日:精心訂餐廳、規劃行程,甚至主動為對方拍下好看的照片,留下珍貴的回憶;又或者,在對方還沒開口之前,你就早已洞悉並回應他的需求。這些用心的付出或許讓你感受到掌控感,讓關係看起來更穩固,卻也常常在你累了、失落了的時候,感到內心的空虛與孤單。

或許這種討好的模式,源於成長過程中那些被灌輸的信念:「愛是有條件的。」考試拿到滿分,行為聽話乖巧,或者成為一個能力超群的人,才能得到肯定與關注。

於是,你習慣用努力付出來換取愛,甚至相信,只有不斷迎合、討好,關係才會穩固。可是這樣的模式,是否也讓你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又是否讓你感到,無論付出多少,對方似乎都沒有真正看見你?

健康的關係需要親密與自主並存。當你總是透過討好來維繫關係,你可能會失去自我,而對方也失去了真正了解你的機會。

愛,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條件。真正的愛,是因為你是誰,而不是你做了什麼。

試著練習告訴自己:「我值得被愛,不是因為我做得多好,而是因為我就是我。」

下一次,當你準備為他人付出時,也別忘了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是我真心想做的,還是我害怕失去才這麼做?」允許自己把愛分一些給自己,因為你本身,就足以被珍惜與擁抱。那些真正愛你的人,會愛你真實的樣子,而不只是你為他們做的一切。

斷捨離清單四:害怕錯過的你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你是否也常常感到焦慮,害怕錯過什麼重要的事情?習慣對所有邀約一概 say yes,參與各種聚會、活動,或是忙著追逐各種新目標,哪怕身體已經累得不行,心裡卻還是害怕慢下來。

你的社交行事曆滿滿,但回到家時,內心卻依然空空的,甚至感到更多的焦慮。這樣的模式,或許是因為

我們從未真正停下來了解自己的需要,於是在探索的過程中,先匆忙地用各種事情塞滿日常,彷彿這樣才不會被遺落在他人之外。

社群媒體的動態不斷更新,彷彿告訴我們每個人都過得更好、更充實、更有趣。可是,這些看似精彩的比較,真的適合你嗎?或許你需要的,並不是更多的行程或經驗,而是一個停下來的機會,好好問問自己:「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嗎?這讓我快樂嗎?」

例如,有沒有發現自己在參加一場聚會時,心裡卻在想著下個活動該去哪裡?或是明明對某個邀請提不起興趣,卻還是答應,因為不想錯過。這些害怕錯過的情緒(FOMO),常讓我們疲憊又困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我們究竟想要什麼?

年末是個好時間,給自己一點空間去覺察現在身體與心理的感受。允許自己對不需要的邀約說「謝謝,但我目前想先緩緩」,留些時間與自己獨處。

當你願意貼近自己的內心,停下來傾聽自己的感受,你會發現內在的安全感會慢慢建立,取代那種害怕錯過的焦慮。生活的節奏不需要跟著他人,而是屬於你自己的步伐。學會在自己的時區裡行走,才能真正安頓身心,找到屬於自己的自在與平靜。

斷捨離清單五:用他人的評價定義自己的你

從我們降臨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我們便開始透過與他人的互動來認識自己。別人對我們的反應、評價、甚至是一句隨口的評論,都悄悄地在我們心裡留下印記。

當我們對自己不夠肯定,甚至感到迷失時,這些來自外界的聲音更容易被我們當作「真相」。

可能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工作上遇到挫折,便覺得一定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當感情中感到吃力,便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久而久之,我們把外界的評價全都收下,即便有時候這些聲音讓我們感到不舒服。

同事或主管的一句「你怎麼會問這種問題?」會讓你反覆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不足;或者當朋友建議你「應該更開朗一點」,你便開始逼自己做不擅長的事,只為了回應別人的期待,或許藉此收到一些肯定。

內心深處的那份不安,讓我們無法輕易放下這些評價,甚至讓它們成為對自己的嚴苛標準。

但,外界的聲音真的那麼重要嗎?世界總是喧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與標準,但這些標準真的適用於你嗎?對你來說,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你又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呢?

當你開始傾聽自己的聲音,你會發現,內心的力量遠比外界的認可來得強大。

真正的平靜,來自於認識自己的核心,而非他人的評價。請相信,你並不需要透過他人的眼光來定義你的價值。當你學會以自己的標準為導向,你會發現,原來不需要所有人的認可,你就足夠好了。

給每一位在關係中努力的你

親愛的你,今年辛苦了。無論你是為他人付出,還是在關係中受傷,這些經歷都值得被看見與珍惜。你依然努力著,這樣的你,非常值得驕傲。

讓我們用年末的時間,好好整理自己,溫柔地告訴自己:「我值得被愛,被尊重,我不需要依靠犧牲或討好來換取這一切。」

讓這份心理斷捨離清單,在新的一年陪伴你更有力量地照顧自己,也讓那些真正愛你的人有機會更加靠近你。

(文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馬佳歆

延伸閱讀 /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02

喝咖啡防癌!深焙vs.淺焙哪個好?醫:「它」是關鍵

三立新聞網
03

2個月減重16公斤「不是靠運動」!林右昌瘦身祕訣是戒2物 專家曝正確進食順序

健康2.0
04

08月10日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Heho健康
05

即食雞胸肉直接冷吃!專家示警產生1毒素 嚴重恐危及生命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7

.Aaron_Kuo_嘉
提高自身免疫力, 健康, 智慧 最重要~ 分享_提早10年退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S0vHvLEI
02月11日07:27
全台步踩雷~~
02月11日05:09
我的名字可以找到我
02月11日02:02
介紹女友給你
02月11日03:30
介紹女友給你
02月10日13:14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基因中 8% 是古病毒?「垃圾 DNA」翻身 研究揭早期發育關鍵角色

CTWANT

抗癌路選擇勇敢活出生命韌性 癌症希望基金會陪病友走出低谷重拾生活力量

台灣好新聞

喝咖啡有益健康!適量飲用可防糖尿病、中風 醫揭「每日最佳杯數」

CTWANT

他「背痛到失眠」竟是高血糖惹禍!醫揪意想不到症狀 止痛藥也無法壓制

常春月刊

髖關節骨折一年死亡率逾2成! 專家籲:「整合式照護」刻不容緩

健康醫療網

蛋別亂煮!醫曝「這種烹調方式」恐害壞膽固醇激增 授護心正確吃法

常春月刊

聽損恐增5倍失智風險!專家授「搓手聽篩法」揪前兆 聽不見一聲音要小心

聯合新聞網

醫起看/英男戒菸仍罹喉癌!醫揭元兇是40年前「這行為」感染HPV

EBC 東森新聞

夏天食物中毒禍首3成是生食!「2類食物」易胃痛腹瀉 8大症狀一次看

三立新聞網

不是蛋白飲、雞胸肉!醫揭「1物」最能增肌:還能補鈣

三立新聞網

她器官老化不同步!「心臟28歲」但大腦已35 醫曝「10大器官時鐘」迷思

三立新聞網

猛爆性肝炎、白血球數異常增高! 醫示警血癌可能風險

NOW健康

他酗酒、不運動,別等80歲困坐輪椅才悔憾:好好照顧身體,就像照顧還要再住70年的房子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78歲嬤陷憂鬱,靠種花草變園藝人氣王!亞東醫院開「綠色處方」療癒長輩:找回「活著的理由」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中和死亡車禍「運將吸氣喘藥」有酒精反應 名醫解答了

CTWANT

濃度提升超過十倍 今非昔比的大麻大幅提升精神病風險

信傳媒

夏天運動為什麼體力流失快?研究揭影響因素!營養師推訓練補給3策略

健康醫療網
影音

瘦子也有脂肪肝 比"游泳圈"更可怕

大愛新聞影音

「中毒者無法吞嚥」營養師曝冷吃雞胸肉恐致命 真空包裝不等於安全!加熱少送一次醫院

鏡週刊

心跳不規律=健康警訊?醫師揭心律不整警示與治療新趨勢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影音

單孔機器人手術 不必再開四個洞

大愛新聞影音

美國關稅打亂市場!專家憂缺藥潮 台大院長籲強化學名藥產業

自由電子報

慢性發炎越吃越胖?營養師:5大抗發炎食物幫你甩掉體內慢性火

信傳媒

雨季濕到長菇! 北榮示警「手機APP辨識易誤判」:誤食毒蕈恐致命

CTWANT

不要討厭它!這「便當配角」抗癌又護心 一週吃3次最棒

壹蘋新聞網

研究揭糖尿病患吃飯加「3寶」 每天血糖穩定多1.2小時

TVBS

保健品吃錯反而有負擔!醫師親授5大攝取關鍵

健康醫療網

即食雞胸肉直接冷吃!專家示警產生1毒素 嚴重恐危及生命

壹蘋新聞網

夏天消暑必喝!綠豆湯1成分保護腸道 「這樣煮」加碼降血糖

TVBS

你有為自己獨活過嗎?賴佩霞揭30年靜心經驗:獨活是讓自己體會當下

優活健康網

守護青少年性健康! 性教育和性傳染病防治是2大重點

NOW健康

心腦活化防失智海嘯 五力共振對抗衰老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深蹲後頭暈、胸悶喘不過氣?別忽略可能是貧血警訊!

常春月刊

精準抗癌新思維:中西醫共治 打造「全人醫療」新藍圖

常春月刊

張善政參觀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盼長輩在桃園安享晚年

桃園電子報

酪梨幫助減重又抗癌是因為這「成分」?營養與好處一次看

Hello醫師

綠拿鐵新手別亂配!營養師教你健康喝對不踩雷

常春月刊

「即食雞胸肉」別打開就吃!專家喊「1劇毒」會奪命:麻痺神經、肌肉

三立新聞網

年輕梅毒續升「今年通報已破千」 疾管署免費快篩1個月256人受檢

ETtoday新聞雲

擺脫頻尿與急迫感困擾,讓年長女性重拾夜間好眠與日常自信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