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洗澡邊尿尿害你老了膀胱無力、尿失禁?泌尿科醫師點出3大警訊
你有邊洗澡邊尿尿的習慣嗎?曾有調查發現,約8成的人都幹過這檔事。有人認為一舉兩得、省時又省水,有何不可?過去卻曾有專家指出,邊洗澡邊尿尿可能讓大腦養成習慣,以後一聽到水聲就會忍不住想上廁所,甚至容易膀胱無力?泌尿科醫師程威銘在YouTube影片中以3種醫學角度專業解析,趁洗澡時尿尿到底可能有哪些壞處?以後真的會讓人頻尿或漏尿嗎?
邊洗澡邊尿尿,以後聽到「水聲」就頻尿?
有美國專家認為,如果習慣在洗澡時小便,可能讓大腦誤把「流水聲」和「上廁所」劃上等號,讓膀胱變得敏感,日後就連洗手、洗碗等日常用水聲都會讓人想上廁所,甚至有漏尿風險。
泌尿科醫師程威銘對此持反對看法,他認為大家可以先自我辨別,洗澡時是因為有尿而「順便尿一下」,還是「聽到水聲而突然尿急、不得不尿」,若是後者可能與「膀胱過動症」有關,因為膀胱過度敏感,才會在碰水後忍不住想排尿,不應倒果為因。
到底什麼是膀胱過動症呢?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資料說明,膀胱過動症典型症狀包含頻尿、夜尿、尿急、甚至尿失禁。危險因子如年紀大、糖尿病、感染、抽菸、神經性疾病、及骨盆器官脫垂等,形成原因很多,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聽到水聲就立刻忍不住想尿」,建議盡早就醫釐清病因比較安心。
邊洗澡邊尿尿,容易有殘尿、尿不乾淨、泌尿道感染?
通常邊洗澡邊尿尿,不管男女都可能會是以站立姿勢排尿,但對於泌尿道健康來說可能未必很理想。波士頓的骨盆底專家Alicia Jeffrey-Thomas認為,女性站著尿尿時,骨盆底肌難以適當放鬆,代表膀胱可能無法完全排空。
其實男性也是如此,站著小便時,膀胱括約肌較為繃緊,需要更多的力量來排尿,甚至肚子還需出力才能順利排尿,尤其攝護腺肥大患者更容易有殘尿問題,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就曾提出,坐著尿尿更有助於減少膀胱括約肌壓力,讓排尿更順暢,坐著小便能減少殘尿量,有助於排空膀胱,如此一來可尿得比較乾淨、進而降低殘尿對泌尿道造成的感染風險。
同樣道理,因為洗澡時一邊站著尿尿,肌肉無法好好放鬆,網路有謠言以這個觀點延伸出,當膀胱需要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排尿,久而久之可能容易造成「膀胱無力」、甚至用力過度導致「膀胱脫垂」?不過泌尿科醫師程威銘認為這樣的敘述過度誇張,因為只要排尿時能適當放鬆骨盆底肌肉、姿勢正確,就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蹲下來排尿,排尿更輕鬆且不會影響膀胱功能。
邊洗澡邊尿尿,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洗澡站著尿尿難免讓人擔心尿液噴濺到腳上,萬一有傷口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美國泌尿科醫師Jamin Brahmbhatt對此說明,由於洗澡時流水會持續不斷地將尿液沖掉,這類小習慣不會帶來重大的衛生風險。
不過,想當然,長期這樣的習慣下來可能讓淋浴間產生一層黃黃的尿垢,自然不利衛生和健康。程威銘醫師也說,尿液除了水分外,還含有尿素、礦物質、含氮廢物等物質,直接尿在浴室難免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習慣,最好每天把浴室好好沖乾淨,最少一周認真打掃一次浴室廁所,維持乾淨整潔的沐浴環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