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智新招?研究證實「按摩臉」幫大腦排毒,4部位讓腦袋好靈光
明明沒感冒、睡眠也不差,卻總覺得腦袋不清楚、反應變慢、記性變差,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在門診中常有病患抱怨「腦袋不清楚」、「整個人像卡住一樣」,但就是查不出明顯問題。而最新登上國際期刊《Nature》的研究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大腦的代謝廢物排不出去」,就像水管卡住油垢,腦袋自然也不順暢。
腦袋卡住,可能是「排毒管路」堵住了
根據《Nature》期刊研究,腦脊髓液(CSF)除了保護中樞神經系統,也負責清除像β類澱粉蛋白、tau蛋白這類代謝廢物。這些物質如果堆積在腦內,可能與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有關。
這項研究也發現,大腦的「排毒出口」之一,其實就藏在我們的臉和脖子。研究團隊追蹤腦脊髓液流動路線,發現它會從顱底開始,經過眼眶、鼻腔、硬顎,最後流向下巴與脖子間的表層淋巴管,進入下頷下的淋巴結。
為了驗證這條通道是否能被日常刺激啟動,研究人員特別設計了一款模擬洗臉、塗保養品等動作的裝置。結果發現,輕輕按摩臉與脖子 5 分鐘,腦脊髓液的排出量就提升兩倍以上,延長到20分鐘,效果更加明顯。此外,像是洗臉、塗保養品、刮鬍子等,針對臉與脖子輕柔按摩,都能產生同樣效果。
張家銘醫師指出,這項研究最令人振奮的發現之一是,即使在高齡狀態下,透過正確的方式刺激臉部與脖子的淋巴區域,仍然能有效促進腦脊髓液的循環與排出。這代表著,就算年紀漸長,只要方式正確、大腦通路順暢,就不必將腦袋「卡住」視為理所當然的老化現象。
按摩這4個位置,幫大腦排毒更有效
張家銘醫師建議,想要促進腦脊髓液循環、幫助腦袋排毒,可以透過簡單的日常按摩完成。建議按壓以下區域,包含:
眼角到臉頰下方:從內眼角沿著鼻側輕滑,延伸至臉頰中段,路徑會經過眼眶與鼻側周圍的淋巴網絡。
臉頰往下到下巴:從顴骨下方開始,順著臉型往下推至下頷(下巴),刺激的部位包含硬顎與口腔上方相關淋巴。
下巴中心往兩側與耳下、脖子兩側:從下巴中央向兩側打開,延伸至耳下,再順著下頷骨緣滑到脖子側面。
脖子兩側往下到鎖骨:從耳下起點,沿著脖子兩側向下撫推至鎖骨,經過的就是「淺層頸部淋巴管」,是清除腦部廢物的重要通道。
按摩時不需要用力按壓,保持手法溫和、滑順就好。建議能在洗臉或保養時進行,就能為大腦注入「流動感」,幫助頭腦清明、思緒更順暢。
讓大腦「慢點老」,還有哪些排毒保養方?
除了張家銘醫師提到透過臉部按摩能幫助腦部「清潔」之外,平時的好習慣也能加強保養、延緩失智到來,甚至有機會一輩子不失智!對於如何幫助大腦延緩衰老,營養師郭家伶曾提醒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建議,包含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腦脊髓液順利代謝廢物;多吃天然抗發炎食物,如花椰菜、薑黃、綠茶,幫助清除毒性蛋白,利用亞麻仁油、魚油等優良的油脂,有助神經傳導與細胞修復,都能幫助大腦永保靈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