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機還不夠!家中7種最易「養黴菌」的角落,這樣做脫離發霉地獄
夏天濕熱難耐的天氣不僅令人心煩氣躁,更讓黴菌有了絕佳的爆發舞台。別小看牆角一點黑點,它不只破壞家具、汙染空氣,還可能偷偷傷害你的肺部與皮膚,增加過敏、感染,甚至失智風險,特別免疫力較弱的族群更要提高警覺!
黴菌最愛的「夢幻組合」,就是濕度超過70%、氣溫落在25-30度間,再加上空氣不流通、布滿皮脂與灰塵的角落!日本家事顧問矢野菊乃(暫譯)特別點出「7大最容易被忽略的黴菌熱區」,並親授防霉絕招,提前阻擋這些不速之客悄悄上門!
1. 攤平的床墊:睡夢中的濕氣陷阱
習慣打地鋪嗎?矢野菊乃發現,高齡家庭最常見的黴菌熱區,就是鋪在地板的床墊。由於睡覺時會有汗水與熱氣,若床墊長期貼著地板,濕氣長期累積下來,等於天天在養霉菌!
澳洲營養師Amie Skilton曾分享自身經歷,她搬入新家後竟莫名過敏、體重飆升10公斤,甚至出現記憶混亂、被誤診為阿茲海默症,甚至有時連衣服怎麼穿都想不起來!最終才發現,元兇是家中床墊和地毯藏滿黴菌。解決霉害後,她的身體與大腦功能才逐漸恢復正常,可見黴菌的影響不容小覷!
【床鋪床墊防霉對策】打地鋪族群別忘了每天掀起棉被與床墊,讓它們呼吸新鮮空氣,並定期搬到戶外曬曬太陽。如果覺得搬動不便,可以在床墊下鋪竹蓆、除濕墊,加強防潮!
2. 浴室:黴菌的溫室
洗熱水澡超放鬆,但也無形中把浴室變成「黴菌溫室」!水氣、溫度,加上皮脂、汙垢,等於黴菌的大餐饗宴,尤其像天花板、牆角和矽膠封條等常被忽略的死角,簡直就是霉菌悄悄滋生的最佳藏身處!
【浴室防霉對策】洗完澡別急著離開,先用蓮蓬頭冷水沖一沖牆壁和地板,把泡沫與皮脂沖掉,同時能降低溫度、抑制霉菌生長。再用刮刀、抹布盡量擦乾水氣,搭配開窗、排風扇通風,讓濕氣散得一乾二淨。別忘了每月1~2次用專用除霉劑「大掃除」,使用前浴室務必要乾燥,效果才不會打折!
3. 鞋櫃:打開一股霉味的來源
回家把鞋子一脫直接收進鞋櫃?鞋子穿了一天又悶又濕,還帶著外面環境的黴菌,放進通風不良的鞋櫃裡,就是霉菌的VIP俱樂部。難怪不少人一打開鞋櫃時迎面撲來一股霉味。
【鞋櫃防霉對策】別忘了鞋子先在通風處放一晚再收納;鞋櫃內則可以擺放除濕劑、木炭來吸濕,並定期打開櫃門通風換氣。
4. 廚房水槽下方收納櫃:暗藏水氣的危機
水管容易冒冷凝水珠,未擦乾的鍋碗瓢盆放進櫃子,濕氣悄悄聚集,再加上陰暗悶熱環境,黴菌想不長都難!
【廚房水槽下方收納櫃防霉對策】廚具收納前別忘了擦乾水氣;水槽櫃可鋪上報紙吸濕或放置除濕包,同時盡量不要塞滿雜物,以免阻礙空氣流通,偶爾打開櫃門加強通風也有幫助。
5. 衣櫃:密閉衣物間的霉菌夾擊
衣櫃裡空氣不流通,加上衣物容易吸收濕氣、堆積灰塵,成為黴菌的溫床。尤其是冬天的厚衣或天然材質衣物更易受害,若心愛的毛衣發霉就太可惜了!
【衣櫃防霉對策】把衣服收進衣櫃前別忘了洗乾淨、晾乾,並每月打開櫃門通風一次,搭配防潮除濕袋等除濕產品也不錯。
6.洗衣機:看不到的黴菌黑洞
長年未清潔的洗衣槽會累積髒污與溼氣,成為黴菌的隱藏溫床。尤其若習慣洗完衣服馬上蓋上洗衣蓋,黴菌更容易在潮濕的內壁悄悄蔓延。
【洗衣機防霉對策】洗完衣服後,建議打開洗衣蓋讓內部風乾;每月用洗衣槽清潔劑深層清潔一次;洗衣時,使用洗劑與柔軟精時也別貪多,過量殘留反而成了黴菌的營養品。
7.冰箱的密封膠條:被忽略的「潮濕死角」
冰箱看似乾淨,其實一不留意食物的水氣、湯汁可能會會滲入縫隙,尤其是門邊的橡膠密封條、蔬果室、製冰盒等處,最容易成為黴菌溫床。
【冰箱防霉對策】發現冰箱內有食物水氣或滴漏的湯汁務必馬上擦乾!門邊密封條等細節也要定期清潔。還有,冰箱別塞太滿,保持通風才能真正「冷而不濕」!至於發霉的食材,當然也不要因為惜食放進冰箱,才不會危害健康喔!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