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甜仍血糖狂飆,這包涮嘴鹹食藏超多糖!5種鹹食小吃都是糖分炸彈
為了健康,戒掉手搖飲和甜點,卻發現血糖仍居高不下,究竟為什麼?營養師提醒,其實日常生活中許多吃起來不甜的鹹食,隱藏的糖量可能超乎想像,一位患者就自認不吃甜的,血糖依然長期偏高,想不到元凶竟是鹹口的「牛肉乾」惹禍!
他不吃甜卻血糖飆高!營養師揪隱藏禍首竟是牛肉乾
營養師李婉萍在節目《健康零距離》分享案例,一名病友自認平常不吃甜食,血糖卻一直控制不好,仔細了解才發現他的飲食當中有兩大陷阱!首先,他雖然沒有在喝奶茶這類普遍被認為又甜又胖的,卻喜歡喝「蜂蜜愛玉」,看似口味偏酸好清爽,其實含糖量極高!
畢竟,蜂蜜雖然常被視為天然甜味劑,比普通蔗糖多了維生素和抗氧化物,甚至有些研究指出蜂蜜的升糖指數(GI值)比蔗糖低,但它終究是糖的一種、同樣含有熱量和糖分,攝取過量當然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
另外,他自認個人口味不嗜甜,零食不是蛋糕餅乾,卻很喜歡吃牛肉乾,然而,鹹甜交織的牛肉乾最容易讓人誤判,一包牛肉乾的含糖量約等於15顆方糖,幾乎和一杯手搖飲料的含糖量不相上下!
原來,牛肉乾在製作過程中其實會添加不少糖分,除了平衡滷汁或醃料的鹹味,也能提供甜味增添口感層次,不少人偏好這樣鹹中帶甜的滋味,越吃越涮嘴、不知不覺當然就攝取過量!
血糖長期控制不良,不僅增加代謝與內臟的負擔,影響肌膚、頭髮,加速動脈硬化,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風險,甚至還與牙周病、失智症息息相關。
眼科醫師陳瑩山同台提醒,眼睛就像是人體的「血糖偵測器」,務必當心高血糖導致微血管阻塞,引發視網膜病變,一旦視力出現模糊或異常,可能早已發出高血糖警訊而你卻不知道。
台式小吃要小心!5種鹹甜料理好吃卻有陷阱
有層次感的美食最讓人難以抗拒,台灣人偏好鹹甜交織的口味,日常值得注意的遠遠不只牛肉乾,生活中還有很多吃起來很涮嘴的食物,其實也可能是隱藏糖分陷阱!
加工製品:營養師余朱青曾於臉書提醒,香腸、魚丸、甜不辣等加工小吃,為了增加口感和色澤,製作時經常會加糖。雖然吃起來是鹹的,實際上糖含量並不低。
台式小吃:滷肉飯、肉羹、蚵仔麵線等料理,滷汁與湯頭多加入糖調味,再搭配太白粉勾芡,喝起來滑順甘甜,卻也讓糖分與熱量雙雙爆表。小心一天吃上兩餐,不知不覺中糖就超標囉。
常見調味料:番茄醬、沙拉醬、醬油膏等,為了提升風味與延長保存,也含有不低的糖分。雖然每次使用量不多,但各式菜色累積下來,糖的攝取量也不容小覷。例如魚香肉絲、糖醋排骨、塗烤肉醬的串燒等料理也要多加留意,還有像酸甜帶鹹的梅粉,其實也藏有超多糖分。
炸物:炸芋丸、炸肉餅、炸薯條……酥脆撒上胡椒鹽更是讓人食指大動。但這類油炸物裹上厚厚的粉,其實也相當於吃下大量澱粉,不僅含有隱形糖且熱量高,經過高溫油炸更是增加自由基都吃下肚造成的發炎風險。
火鍋湯頭:例如壽喜燒、麻辣、泡菜、番茄等火鍋湯頭,常會加糖來改善酸味或提香。
衛福部建議,每日「總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以2000大卡換算大約是50公克糖,一杯正常甜度的珍珠奶茶就已經達到門檻了。想有效穩血糖,減重專科醫師許芷瑜也提醒,不妨先確認食品成分與營養標示,並盡可能選擇原型食物,避免加工與調味過度,更能減少無形中糖分攝取過高喔。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