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與心臟病的距離! 肥胖恐造成心肌損傷甚至心衰竭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大家都知道,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這些疾病又會進一步導致心臟病。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肥胖本身不僅僅是心臟問題的「幫凶」,過高的體重可能會直接對心肌造成傷害甚至心衰竭。
12年追蹤研究發現BMI達到或超過35 出現最多心衰竭案例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指出,心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有效地滿足身體的循環需求,近年,心衰竭越來越常見,而肥胖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過去人們認為,只有在存在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等已知的心臟病危險因子時,才會導致心衰竭。但現在的研究顯示,即使沒有這些危險因子,單純肥胖本身也可能導致心衰竭。
郭志東醫師說明,受損的心肌細胞會釋放一種名為肌鈣蛋白T(troponin T)的酵素。當懷疑有人心臟病發作時,醫生會通過血液測量這種酵素。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9500多名年齡在53至73歲之間、沒有心臟病的成年人中測量肌鈣蛋白水平以及體質指數(BMI)。他們發現,BMI越高,與肌鈣蛋白水平越高有強烈的相關性。
在12年的追蹤研究中,那些最肥胖的人(BMI達到或超過35)出現了最多的心衰竭案例。同樣,那些肌鈣蛋白水平最高的人也是如此。而那些最肥胖,同時肌鈣蛋白水平也相當高的族群,比那些體重正常且肌鈣蛋白檢測不到的人,患上心衰竭的機會高出9倍。即使只是有一點過重,也會面臨更高的風險。體重超標越多,風險越高,這在肥胖和重度肥胖的人群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肥胖對心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發炎因子還可能導致心肌損傷
郭志東醫師強調,肥胖對心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過多的體重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心臟需要更用力地才能將血液泵送到全身,這會導致心臟擴張和心肌肥厚。長期下來,這種負荷可能會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增加心衰竭的風險。
其次,肥胖會引起慢性發炎。脂肪組織會釋放一些發炎因子,這些因子會進入血液循環,影響全身的代謝和免疫系統。慢性發炎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此外,發炎因子還可能直接影響心肌細胞的功能,導致心肌損傷。再者,肥胖與代謝紊亂密切相關。肥胖者往往會出現胰島素抵抗,這會導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高血糖會對血管和神經造成損害,進一步加重心臟的負擔。
如何控制體重?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菸限酒、管理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還會導致血脂異常,如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等,這些血脂異常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增加冠心病和心衰竭的風險。要控制體重並非易事,但有一些可行的策略可供參考:
▲體重控制4原則。(資料來源/郭志東醫師;圖/NOW健康製作)
▸健康飲食:均衡飲食是控制體重和維護心臟健康的重要基礎。建議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攝入,如油炸食品、甜點、含糖飲料等。增加蔬菜、水果、全穀物、瘦肉和低脂奶製品的攝入。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有助於控制體重、降低血脂和血糖,保護心臟健康。例如,每天吃五份蔬菜和水果,選擇糙米、燕麥等全穀物作為主食,用雞胸肉、魚肉等瘦肉替代肥肉,喝低脂牛奶或無糖優酪。
▸規律運動:運動是控制體重和改善心臟功能的有效方式。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這些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幫助減重。此外,還可以進行一些力量訓練,如舉重、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重量訓練可以與有氧運動結合進行,例如,可以在有氧運動後進行一些簡單的重量訓練動作。
▸戒菸限酒:吸菸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嚴重損害,增加心臟病和心衰竭的風險。戒菸可以顯著改善心臟健康,降低這些風險。此外,過量飲酒也會對心臟造成負面影響,增加高血壓、心律不整和心衰竭的風險。建議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兩杯,女性每天不超過一杯。一杯酒相當於355毫升啤酒、148毫升葡萄酒或44毫升烈酒。
▸管理壓力:長期壓力會導致身體分泌皮質醇,影響代謝和食慾,導致肥胖和心臟病風險增加。學習一些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瑜伽、深呼吸、聽音樂等,有助於減輕壓力,維護心臟健康。例如,每天花10到15分鐘進行冥想,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閉上眼睛,專注於呼吸,讓自己的思緒放鬆。
專家呼籲重視體重問題 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心臟健康
肥胖對心臟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即使沒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等明顯的心臟病等危險因子,肥胖本身也可能對心肌造成隱蔽的損害,增加心衰竭的風險。郭志東醫師呼籲,重視體重問題,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心臟健康。通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和管理壓力,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UCC如何緩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輕症分流助改善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