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吃太多怕壞了血管又傷腦?一餐改吃「糙米抗老餐」糖尿病也受益
白飯軟Q香甜,搭配滷肉、咖哩等「白飯殺手」總讓人放不下筷子,但作為精製澱粉的一種,白飯攝取過量可能造成血糖波動、增加代謝負擔。日本預防醫學專家山田知世醫師推薦,以「涼糙米」取代白飯,搭配一碗味噌湯,成為他口中的「究極吃法」,有助穩定血糖、幫助抗老、改善腸道健康。
不用怕「吃飯」,只怕吃過量壞了血管又傷大腦
山田知世醫師指出,精製白飯中的膳食纖維與營養素大幅流失,且過量攝取精緻澱粉,由於進食後血糖會快速飆升,讓多餘葡萄糖變成脂肪囤積,對心血管與代謝系統形成長期隱憂,包含可能演變成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糖尿病名醫牧田善二還指出,醣類攝取過多還可能與阿茲海默症風險相關。
然而,對於愛吃米飯的亞洲人來說,飲食當中實在很難不吃飯。事實上米飯並非完全禁忌,例如中醫觀點認為,白米飯溫和好消化、又可以補養脾肺之氣,適合容易脹氣或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認為,適量攝取米飯反而有助恢復胰島素的敏感度,如果都不吃飯、卻吃更多麵條或糕餅等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倒容易讓糖尿病發生率上升;台灣兒科醫師吳其穎(蒼藍鴿)也認同吃飯仍優於吃麵或精緻麵包。關鍵在於米飯的份量,同時搭配蛋白質和蔬菜,達到健康均衡。
一天一餐改吃糙米就有感!糖尿病友也受益
為穩定血糖、加強代謝,份量控管絕不可少。山田醫師建議,每天可以至少一餐用糙米取代白飯。糙米保留完整米糠與胚芽,富含礦物質、植化素與膳食纖維,有助控制血糖、降低脂肪吸收,許多糖尿病患者就嘗試糙米飲食,血糖指數果真明顯改善,還降低了對炸物和高脂食物的依賴,血管與腸道狀況都好轉。
醫師公開「究極吃法」冷糙米套餐,抗老營養更升級
想進一步提升健康效果,山田知世醫師更推薦吃「冷糙米」。因為熱飯放涼後會產生抗性澱粉,不易被人體吸收,卻能成為腸道益菌的養分,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增強免疫力,當腸道環境變得更將康,甚至有助於降低大腸癌風險。
雖然冷藏最有助抗性澱粉生成,但畢竟這種溫度通常難以下嚥,山田醫師建議把糙米放到常溫吃就可以了,容易入口又不易有糙米特殊氣味,或是把白米混糙米,循序漸進調整口感,更容易接受。
此外,她也鼓勵搭配味噌湯、納豆等發酵食物,幫助提升腸道與免疫力。味噌湯可加入裙帶菜、豆腐、蜆,把冰箱裡的蔬菜一起加進去,纖維和抗老營養補好補滿;納豆則可佐亞麻仁油,補充Omega-3脂肪酸,營養加倍的一餐搞定健康需求!
要注意的是,糙米雖然升糖指數稍微比白米飯低一點,但本質還是澱粉,吃太多一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別忘了控制總份量才是控糖的關鍵。另外,就算糙米好處多,但對腸胃虛弱的人來說,可能出現脹氣、胃痛等不適。中醫師李琪也建議,如感到不適,應暫停吃糙米,並諮詢專業醫師意見,不宜勉強進食,避免加重不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