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昭軍專訪1/「人工生殖法」任內尚未定案 確定與「代理孕母」脫鉤
明天是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任期最後一天,卸任前夕,國健署公布加熱菸解禁,有條件通過審查,未來將可合法在國內販售。消息一出,反菸團體指此時通過加熱菸是圖利菸商、送大禮。卸任前夕,吳昭軍接受聯合報專訪,他強調,審查嚴謹,依法行政,人都有道德底線,他「減菸減害」的立場始終一致。
八月一日起,國健署長將由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沈靜芬接任。吳昭軍卸任後轉任顧問醫師,即將於部立台北醫院服務。吳昭軍說,醫師是真正志業,很高興能重回第一線。說起缷任前通過加熱菸,吳昭軍語氣溫和解說冗長的審查過程,他說委員會經歷約60次審查才得出結果,「如果圖利的話,我就被抓去關了啊。」
吳昭軍擔任國健署長4年3個月,他謝謝各部會支持,「人工生殖法」修法在他任內尚未定案,但已確定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希望能有好的結果」。加熱菸審查通過雖有不同聲音,但自認做了該做的事,一切都有專業審查。
吳昭軍來自雲林農業大縣,考上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的公費生,畢業後不留戀大城市,回到故鄉發展,分發到衛生所。服務屆滿後,選擇在家鄉附近開業,一方面回饋鄉里、一方面就近照顧父親。在基層單位貼近民眾需求,而開業過程也累積了扎實的經驗,心中種下「公共衛生服務」的種子。
「我在雲林鄉下,看見台灣偏鄉醫療照護的現況樣貌,反思民眾到底需要什麼、政府應該挹注哪些資源。」吳昭軍說,除了在診所看病,也會到病人家中,甚至社區活動中心、村里辦公室、宮廟等,時常聆聽長者訴說自己的掛心事。日以繼夜為鄉親看診,看見雲林醫療缺乏的困境,居民跨縣就醫竟高達四成多。
吳昭軍觀察,雲林縣早已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醫療照護資源長期不足,要達到「健康老化、在地老化」是一大難事。因緣際會,時任縣長蘇治芬邀他擔任衛生局長,「那時已晚上11點,縣長親自來訪,當下一口允諾。」自此踏上公職這條路,希望為鄉親努力。
一上任,吳昭軍就與雲林台大分院、成大斗六分院、雲林基督教醫院、雲林長庚醫院、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的院長聯繫,希望整合資源,朝特色醫療邁進,不要相互競爭、醫療設施過度重複。「雲林的醫療資源雖然不足,卻有五大醫學中心的分院設在此,應該好好運用。」後來,居民跨縣就醫比例降到一成多,互助政策奏效。
除了整合在地醫療資源,吳昭軍也超前部署長照藍圖,當時正執行「長照十年計畫」(長照1.0),中央原本希望資源布建畫分為三區,他認為不足以滿足在地老年人口需求,於是與衛福部長照司溝通,按照長照6個分級畫分4區,奠定後來發展基礎。
吳昭軍縝密的心思與拼命三郎的精神,被其他縣市看見,108年離開雲林縣衛生局後,沒多久便受新竹市政府之邀擔任衛生局長。他在新竹的成績,是建立兒童醫院,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正式揭牌,再度打下成功一役。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肯定成果,延攬擔任國健署副座。
「從基層開業醫師到地方政府,再進到中央,我從來沒想過,人生永遠趕不上變化,但很高興走了這一遭。」吳昭軍說,進入部會,並接下署長一職,把地方看到的、資源待補足的,全部銜接起來,尤其是婦幼健康、高齡長者照護,要做的事情雖然複雜,但目標只有一個:國民健康促進,朝這方向做就對了。
回憶剛接下署長時,正值新冠疫情爆發,但台灣歷經SARS、H1N1新型流感,民眾自主管理、配合政策的態度令人動容,雖然過程有紛爭,但終於挺過這場世紀大流行。不過,疫情之後,國健署要加倍宣導慢病管理,著實費了一番功夫,而危機也帶來轉機,健康促進導入AI,提供了個人化照護方案。
未來的路,吳昭軍為自己加油打氣,他說:「醫學是我的專業、醫師是我的志業。」會繼續為全民健康而努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