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膽結石與膽汁流動有關 醫:有家族史勿嘗試斷食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7小時前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8日電)台灣約每10名成年人中,1人有膽結石。醫師今天提醒,膽結石的形成與膽汁流動有關,長時間空腹會增加膽結石風險,有膽泥、膽沙或膽結石家族史的人,切勿嘗試間歇性斷食。

根據統計,台灣約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身上有膽結石,由於平時沒有明顯不適,多數人往往都是在健檢或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意外發現。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症狀,但一旦發作,輕則右上腹悶痛、噁心、打嗝,重則可能引發膽管堵塞、胰臟發炎,甚至造成敗血症。

開業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膽結石的成因和「膽汁流動不良」有關。膽汁分泌是要來幫助消化油脂的,如果長時間不進食,尤其沒有攝取油脂,膽囊就可能不收縮或收縮減少,膽汁一直存放在膽囊裡,久而久之容易變濃、沉積,形成膽泥、膽沙,甚至是結石。

近年流行間歇性斷食、168飲食,也有不少人早上乾脆不吃早餐,但楊建華指出,國際研究證實,空腹超過12小時的人,膽結石風險高出30%。曾經有膽泥、膽沙、膽結石家族史的人,更千萬不要採取斷食等極端飲食模式,避免讓膽汁長時間處於靜止狀態,而導致膽結石風險增加。

除了空腹時間較長,膽結石高風險者還包括40歲以上、女性(尤其懷孕或荷爾蒙變化時)、有家族病史、肥胖、快速減重族群,還有糖尿病、肝病或長期使用荷爾蒙藥物的人。楊建華說明,這些人膽囊收縮功能較差,或膽汁成分容易不平衡,讓膽汁更容易滯留,因此風險較高。

楊建華指出,雖然8成膽結石患者終其一生都不會發作,沒有症狀時,大多只需定期透過腹部超音波追蹤,或採取藥物治療,不必太過擔心。不過,若有持續性腹痛、吃油膩食物後明顯不適、噁心、嘔吐、黃疸或發燒等症狀,就應該積極就醫。

預防膽結石的關鍵,是要讓膽囊有機會正常運作。楊建華指出,三餐規律進食、適度攝取健康油脂,讓膽汁保持流動性,是最實際的做法。此外,也應少吃高糖高油炸、保持規律運動避免久坐、避免極端減重或快速瘦身,並適度補充抗氧化營養素。40歲以上、家族有膽結石病史者,建議定期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編輯:管中維)1140728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本土女星兒罹罕病AADC 睡夢中驟逝!台大醫嘆:平均壽命5~6歲

三立新聞網
02

很多人中!豆腐最忌「這樣吃」:害人慢性發炎、反傷身

三立新聞網
03

《戲說》女星15歲罕病兒睡夢中離世 醫曝真相:活到10幾歲很不容易

CTWANT
04

「長照3.0」9月起分階段上路!服務對象、補助都變了?一次看懂

康健雜誌
05

這款「國民飲品」竟能穩血糖、補鈣、緩更年期!專家大讚驚人效果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研究:掌握「第二外語」或可延緩失智 3大助益讓大腦更靈光

健康醫療網

新竹福源花生醬遭驗黃麴毒素超標 業者致歉下架回收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電風扇吹整夜!男子起床竟面癱「嘴巴歪了」 醫警告夏日吹風3大禁忌

姊妹淘

偏頭痛新解方!宸華生技攜手台灣頭痛學會深入澎湖義診,助攻離島健康

潮健康

影/退化性關節炎上下樓有撇步 日常保養運動一次看

中廣新聞網

減重不只是吃多動少! 168斷食法為何容易失敗?醫:3原因讓體重不降反升

潮健康

當醫生只會開藥!明斯兄妹如何以《Good Energy》掀起美國健康改革風暴?

康健雜誌

青光眼點藥無效? 醫師揭「治療新解方」助穩壓保視力

健康醫療網

80歲免評新制 恐衝擊身障、罕病、失智、失能照護權益

NOW健康

乳癌治療新趨勢 科技助攻降低治療負擔

商傳媒

強化醫療教育交流,馬偕與烏克蘭文尼察區域腫瘤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華人健康網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 吃下肚恐誘發肝癌、肝中毒,營養師:4種食材也很危險

潮健康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外籍看護新政8月上路!免評美意變「仲介新藍海」,能否堵得住長照黑洞?

康健雜誌

打造哺乳支持系統,給媽媽最有力的支持!有泌乳顧問一路相伴,讓哺乳之路充滿愛與力量,持續前行無所畏懼

媽媽寶寶

不吃早餐、斷食減肥要小心 研究證實:空腹超過12小時增30%膽結石風險

聯合新聞網

B肝疫苗斷層危機!170萬人恐成「肝癌破口」 醫曝4大迷思

三立新聞網

這些食物別放進微波爐!專家揭8樣禁忌名單:動脈硬化、爆炸風險都有可能發生

造咖

每天都在減肥?研究驚揭:住在這種地方就能「瘦身防癌」

造咖

肥胖與心臟病的距離! 肥胖恐造成心肌損傷甚至心衰竭

NOW健康

麥當勞「可樂搭薯條」改善偏頭痛?偏頭痛權威揭「1情況」可能有效

優活健康網

網購酪梨與榴槤驗出重金屬! 北市公布7件蔬果農藥不合格

常春月刊

B、C肝免費篩檢8月起放寬!國健署:下修至「這年齡」新增200萬人受惠

優活健康網

不是流汗就沒事!醫揭熱傷害最危急真相:2小時不降溫恐致命

觀傳媒

臺大醫院打造全方位醫學級減重計畫 助你健康瘦、不復胖 30年臨床經驗系統整合,幫助民眾找回健康與自信

優活健康網

桃市推動全民護肝行動 鼓勵45歲以上免費篩檢B、C型肝炎

桃園電子報

減肥不必戒澱粉 教你聰明吃出好身材

中華日報

轉骨補錯恐害性早熟?中醫師:掌握3階段 助孩子長高不走冤枉路

中華日報

看起來正常卻快撐不住?專家揭「高功能憂鬱」求助困境

中華日報

樂生醫院助糖友與血糖機「破冰」定時量測預防併發症

中華日報

不吃甜竟得糖尿病!營養師公開「3地雷食物」 吃1口血糖狂飆

TVBS

40歲開始,補6種營養素避免「光速老」!免疫力下滑,感冒、胃痛都是發炎反應…醫勸戒除3壞習慣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媽罹帕金森症爸中風,看護累到喊跑…海外女兒「1鍵」盡孝:照服員、物理治療師到府救援「終於放心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感覺變遲鈍,就是老了嗎?

科技新報

控糖不是越低越好 醫籲:高齡控糖更要拿捏得宜

健康醫療網

新竹知名伴手禮出包!「福源花生醬」黃麴毒素超標 醫曝:恐急性肝衰竭

CTWANT

不吃早餐斷食減肥,小心膽結石找上門!醫揭:6大原則預防膽結石

華人健康網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胃鏡檢查卻沒問題?胃腸科醫揭恐是「1原因」造成

優活健康網

有效降低4癌症死亡率!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為健康儲值

NOW健康

腋下臭味是社交殺手?醫師曝「3招」出汗不臭術

民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