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感覺變遲鈍,就是老了嗎?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身體可能比想像老更快。以色列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對聲音、氣味或觸覺等刺激反應較遲鈍的中年人,「生物年齡」往往高於實際年齡。換言之,感覺變遲鈍,可能不只個性或習慣問題,而是身體開始老化的警訊。

以色列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所主導,以血液與生理指標精準計算受試者生物年齡,發現「低感覺反應性」(low sensory responsiveness)與老化速度高度相關,不僅增進人們對老化的理解,也為早期健康預警開啟新方向。論文 7 月 18 日刊登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生物年齡:判斷老化速度的新指標

人們常以「實際年齡」衡量生命的階段,但不能完全反映身體健康狀態。現代醫學已發展出「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指標,整合血壓、血糖、三酸甘油脂、BMI 、腰圍、胰島素等多項生理與代謝數據,客觀反映器官老化程度。這類生物年齡估算模型經多項研究驗證,是更客觀的健康評估工具。相較實際年齡,生物年齡更能靈敏反映疾病風險及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感覺反應性:感官回饋度

另一個焦點是「感覺反應性」(sensory responsiveness),是對日常感官刺激的感知與反應程度。本次研究評估參與者對聲音、味道、氣味、觸覺等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高反應性者對聲音或光線容易反應過度,可能認為是「神經質」;低反應性者較遲鈍,往往顯得「遲緩」或「不在意」。

研究共招募 96 位年齡 30~59 歲以色列成年人,平均年齡 45 歲。團隊根據 11 種血液與生理參數計算生物年齡,受試者還協助填寫感覺反應性評估問卷,團隊還測量受試者步行速度、腿部肌力、心肺耐力等,以評估可能影響生物年齡的變因。分析數據時,排除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交參與和體能等可能的干擾因素。結果顯示,感覺反應性低者的生物年齡明顯偏高。

感覺變遲鈍,代表身體老更快?

有幾種假設可解釋。首先,感覺反應性低可能是大腦與感覺神經系統退化所致,連帶影響身體機能;其次,低反應性者對健康變化覺察性較低,忽略飢餓、疼痛、疲勞等身體警訊,並延遲就醫及治療。

此外,反應遲鈍者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壓力荷爾蒙長期升高。反應性低也會妨礙社交,使人逐漸退縮孤立。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慢性發炎,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化相關疾病。因此,感官遲鈍可能以「壓力累積、慢性發炎」等機制,悄悄加速身體老化。

訓練感覺反應力,是抗老新趨勢?

過去學界聚焦運動、飲食與壓力等因素對老化的影響。但新研究顯示,感官功能同樣與老化有關,應更重視。未來若能發展有效提升感覺反應性訓練,有潛力成為延緩老化、幫助逆齡的新策略。對中年族群而言,這項發現也提供辨識身體老化的新指標,有助人們更早啟動預防與保養。

(首圖來源:Unsplash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中!豆腐最忌「這樣吃」:害人慢性發炎、反傷身

三立新聞網
02

雨彈狂炸中南部!醫喊:淹水恐引爆11病 「這4種」會奪命

三立新聞網
03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胃鏡檢查卻沒問題?胃腸科醫揭恐是「1原因」造成

優活健康網
04

每天都在減肥?研究驚揭:住在這種地方就能「瘦身防癌」

造咖
05

媽罹帕金森症爸中風,看護累到喊跑…海外女兒「1鍵」盡孝:照服員、物理治療師到府救援「終於放心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07月29日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Heho健康

蚊子怕什麼?家裡2處最容易藏蚊子!滅蟲職人授無毒殺蚊妙招

健康2.0

櫃姐眼睛過敏不只因花粉!「這東西」也是元兇 醫揭正確眼睫毛清潔方式

健康2.0

泡茶防癌還可淨化水中重金屬!研究揭:這種茶效果好 隔夜冷泡更強

健康2.0

先吃飯會血糖失控?吃完菜才能吃飯?正確吃法公開

健康2.0

吃優格降「大腸癌風險」研究證實!每周至少2次 營養師建議選這種

健康2.0

女性要在乎身體年齡還是實際年齡?專家給答案 這樣保養可「逆齡」!

健康2.0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不只花生!6大類食材藏黃麴毒素 保存撇步一次看

三立新聞網

健身男連吃半個月蛋白粉 突全身無力「檢查竟是肝衰竭」

CTWANT

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呼籲民眾參加B、C型肝炎篩檢

中華日報

年輕人心臟病人數漸增!醫親教三招調整壓力荷爾蒙

健康醫療網

空污是失智症風險因子,研究:Pm2.5 危害最大

科技新報

【蕭其航醫師】2種情況下建議割包皮 相較其他手術,包皮槍如何做到迅速切割

問8健康諮詢網

醫起看/作息不規律恐加速老化 中醫曝2招提升睡眠品質

EBC 東森新聞

研究:掌握「第二外語」或可延緩失智 3大助益讓大腦更靈光

健康醫療網

新竹馬偕搶先布局地端生成式AI 破解醫療人力荒與資安危機

中華日報

世界肝炎日/老人機構染肝炎比率高!醫籲:合併「這 2 項檢查」將提高篩檢率

Heho健康

新竹福源花生醬遭驗黃麴毒素超標 業者致歉下架回收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電風扇吹整夜!男子起床竟面癱「嘴巴歪了」 醫警告夏日吹風3大禁忌

姊妹淘

偏頭痛新解方!宸華生技攜手台灣頭痛學會深入澎湖義診,助攻離島健康

潮健康

影/退化性關節炎上下樓有撇步 日常保養運動一次看

中廣新聞網

減重不只是吃多動少! 168斷食法為何容易失敗?醫:3原因讓體重不降反升

潮健康

當醫生只會開藥!明斯兄妹如何以《Good Energy》掀起美國健康改革風暴?

康健雜誌

青光眼點藥無效? 醫師揭「治療新解方」助穩壓保視力

健康醫療網

80歲免評新制 恐衝擊身障、罕病、失智、失能照護權益

NOW健康

乳癌治療新趨勢 科技助攻降低治療負擔

商傳媒

強化醫療教育交流,馬偕與烏克蘭文尼察區域腫瘤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華人健康網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 吃下肚恐誘發肝癌、肝中毒,營養師:4種食材也很危險

潮健康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外籍看護新政8月上路!免評美意變「仲介新藍海」,能否堵得住長照黑洞?

康健雜誌

名人都在喝!盤點西芹汁的六大優點,除了消水腫、抗氧化還有神奇「1功效」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打造哺乳支持系統,給媽媽最有力的支持!有泌乳顧問一路相伴,讓哺乳之路充滿愛與力量,持續前行無所畏懼

媽媽寶寶

不吃早餐、斷食減肥要小心 研究證實:空腹超過12小時增30%膽結石風險

聯合新聞網

B肝疫苗斷層危機!170萬人恐成「肝癌破口」 醫曝4大迷思

三立新聞網

這些食物別放進微波爐!專家揭8樣禁忌名單:動脈硬化、爆炸風險都有可能發生

造咖

每天都在減肥?研究驚揭:住在這種地方就能「瘦身防癌」

造咖

大腦生病恐失智?醫生揭「1食物」護腦防失智,但這樣吃才有效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肥胖與心臟病的距離! 肥胖恐造成心肌損傷甚至心衰竭

NOW健康

假日不再只能衝急診!石崇良:10 月起廣設 UCC 專看輕症

Heho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