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變遲鈍,就是老了嗎?
身體可能比想像老更快。以色列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對聲音、氣味或觸覺等刺激反應較遲鈍的中年人,「生物年齡」往往高於實際年齡。換言之,感覺變遲鈍,可能不只個性或習慣問題,而是身體開始老化的警訊。
以色列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所主導,以血液與生理指標精準計算受試者生物年齡,發現「低感覺反應性」(low sensory responsiveness)與老化速度高度相關,不僅增進人們對老化的理解,也為早期健康預警開啟新方向。論文 7 月 18 日刊登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生物年齡:判斷老化速度的新指標
人們常以「實際年齡」衡量生命的階段,但不能完全反映身體健康狀態。現代醫學已發展出「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指標,整合血壓、血糖、三酸甘油脂、BMI 、腰圍、胰島素等多項生理與代謝數據,客觀反映器官老化程度。這類生物年齡估算模型經多項研究驗證,是更客觀的健康評估工具。相較實際年齡,生物年齡更能靈敏反映疾病風險及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感覺反應性:感官回饋度
另一個焦點是「感覺反應性」(sensory responsiveness),是對日常感官刺激的感知與反應程度。本次研究評估參與者對聲音、味道、氣味、觸覺等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高反應性者對聲音或光線容易反應過度,可能認為是「神經質」;低反應性者較遲鈍,往往顯得「遲緩」或「不在意」。
研究共招募 96 位年齡 30~59 歲以色列成年人,平均年齡 45 歲。團隊根據 11 種血液與生理參數計算生物年齡,受試者還協助填寫感覺反應性評估問卷,團隊還測量受試者步行速度、腿部肌力、心肺耐力等,以評估可能影響生物年齡的變因。分析數據時,排除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交參與和體能等可能的干擾因素。結果顯示,感覺反應性低者的生物年齡明顯偏高。
感覺變遲鈍,代表身體老更快?
有幾種假設可解釋。首先,感覺反應性低可能是大腦與感覺神經系統退化所致,連帶影響身體機能;其次,低反應性者對健康變化覺察性較低,忽略飢餓、疼痛、疲勞等身體警訊,並延遲就醫及治療。
此外,反應遲鈍者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壓力荷爾蒙長期升高。反應性低也會妨礙社交,使人逐漸退縮孤立。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慢性發炎,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化相關疾病。因此,感官遲鈍可能以「壓力累積、慢性發炎」等機制,悄悄加速身體老化。
訓練感覺反應力,是抗老新趨勢?
過去學界聚焦運動、飲食與壓力等因素對老化的影響。但新研究顯示,感官功能同樣與老化有關,應更重視。未來若能發展有效提升感覺反應性訓練,有潛力成為延緩老化、幫助逆齡的新策略。對中年族群而言,這項發現也提供辨識身體老化的新指標,有助人們更早啟動預防與保養。
(首圖來源:Unsplash)
留言 0